大陸人日常使用繁體字是一種什麼心態?

時間 2021-05-11 12:50:35

1樓:無顏之月

我是西安人。心態就是傳統文字應該被存續發揚,繁簡共存的和諧狀態亦為大勢所趨。簡體字作為通用文字書寫起來便利,但繁體字在詞義的細化區分上卻更有優勢也更能代表中國的文化根基。

我現在一般自己記錄東西都是寫繁體,寫需要給別人看的東西的時候考慮到對方不一定習慣讀繁體會改用簡體。以後在教育我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也一定會要求他/她掌握繁簡兩套系統。

2樓:純一

初三的時候語文老師讓寫日記,然後我就想著用繁體字寫,讓老師看不懂。當時寫日記是先寫一遍草稿,然後再翻字典乙個字乙個字的去查,記筆記什麼的也是用繁體字去寫,基本上日常用的繁體字都會寫了,這個習慣我保持了四年,後來上大學玩遊戲就沒寫日記了。現在畢業四五年了 ,筆都碰的少了,不要說繁體字了,簡體字我都快忘記怎麼寫了。

3樓:廿六

日常不使用繁體字。但寫繁體字。並沒有刻意的去寫繁體字,只是因為在日本留學一段時間後,沒有寫簡體字的機會,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下筆是繁體,但不用手寫的地方都是用簡體。

在更新簽證的時候總是把自己名字繁簡寫混,令人無語。不過回國待一段時間就能改變過來了。

4樓:Kendrick

我的手機系統設定為簡體中文,但安裝的字型是繁體字(華為主題裡的方正中楷繁體)。每次我和朋友們互發文字訊息,我手機上顯示都是繁體,他們手機上全顯示簡體。只有我發截圖他們才能看出來我在用繁體。

簡體字繁體字各有優點,個人認為簡體書寫簡便適合日常使用,但是繁體應當有所了解,畢竟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5樓:一顆松子Sylvia

哈哈除了地區慣用問題其他的我都覺得他們在裝逼不接受反駁

少跟我講說「用繁體字就是裝逼?我只是熱愛漢字文化」

拜託少來!! 語文考試都不及格的人歷史都不看的人少在那扯裝逼就是裝逼

我再回答一句哦其實你們用的繁體字鍵盤但是現實中你們根本就寫不出繁體字

6樓:liuhl6

首先問一下你覺不覺得漢字是中中國人的偉大發明,那些拼音文字和漢字比起來簡直弱爆了,和外星人介紹地球文化時都不得不拿出來炫耀一下?

如果你回答是,那麼作為中中國人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什麼不學習下真正的漢字是什麼樣的呢?除非你認為簡化字才是中中國人最偉大的發明,就是真正的漢字,我認識簡化字就足夠了。肯定有人會說真正的漢字是甲骨文。

我想說甲骨文和繁體字是一夥的,篆隸行楷草構成了完整的漢字,也是漢字從幼年到成年的過程。所以,只認識甲骨文是不完整的,並不等於認識真正的漢字。

漢字從甲骨文到楷體再到現在的簡化字(嚴格說是簡化楷體),前兩者是一脈相傳自成體系的,是一夥的,是漢字的本來面目。簡化字只是對楷書做了簡化,其字型變化是斷裂式的,比如護到護,膚到膚,獵到獵。你永遠不能拿著簡化字去分析字理,思考先人的智慧型。

即便你看字源的書,沒有繁體字的功底你也做不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所以,雖然簡化字也是楷體,但不能說它和其他字型一脈相傳,連文字變化中的訛誤都算不上,它就是為了簡化才這麼寫的,你分析它的字型有什麼用?因此認識繁體字是認識真正漢字的必須,認識簡化字只是生活的必須。

所以,我認為正常的繁簡之爭就是希不希望認識真正的漢字是什麼樣的之爭。實在覺得認識真正的漢字是有所謂的人,就是生活中那些愛用繁體字的人。

7樓:D3f4ult

如果記的東西只是給自己看,那用繁體我沒有意見。

但如果在網路上吹水發言,求你用更多人能接受的簡體吧。我們沒法用讀簡體的方式來讀繁體。讀簡體時,文字辨識讀高很多,眼睛掃視一遍就可以獲知一段話的大概,到了繁體得逐字逐詞地看,還會有少數的文字讀不懂,很影響閱讀效率。

那些要顯示自己獨特之處的,大可以從人的氣質上開刀,沒必要換一種文本來寫。

那些認為繁體字才是主流,簡體字是歪門邪道的,出門左轉。

8樓:被子飛了

鄙視鏈最底層的,大概是為了裝逼,成本也就是把輸入法切換到繁體模式罷了,如果再用某些只支援 GB2312 的字型,那顯示效果可以說慘不忍睹。如果輸入法不那麼智慧型,還會發生「一」被「壹」替換,「後」、「後」不分,「發」、「髪」不分等錯誤,以及各個異體字混雜讓人分不清到底在用香港繁體還是台灣繁體。

還有的人是出於各種目的使用個別繁體字,比如用「漢」用於各種指代漢民族的地方,用「於」而不是「於」,用「霪雨」而不是「淫雨」。

研究考古和古文本、歷史的學者,因為工作需要經常使用繁體字,我贊成使用相應的繁體字版本引用文獻資料,這也是 @成湯鹹 所做的。

9樓:

用甲骨文更"溫柔",更能體會文字的優美

漢字一直在演化,從沒聽說繁體就是漢字的根這種說法,說白了,就是為了裝b。

10樓:子十

我是因為專業和古籍打交道,但一般不會把社交軟體的字型改為繁體。因為社交軟體是搞社交的,寫出來的字是給別人看的,文字本來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我既不想用繁體來炫耀,也不想讓別人承擔我炫耀的後果。

當然這只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別人用簡、用繁,我一概支援。

與其通過社交軟體學繁體,不如自己寫來得快。我私下裡用繁體寫筆記,不到乙個學期就基本掌握常用字了。就是考試的時候麻煩點,切換成簡體模式開始會有些彆扭。

11樓:Z-prion

個人覺得繁體字更有靈魂,包含的資訊更多。

更能留下這個字的意思。。

如果中小學階段讓我使用繁體字我是拒絕的,

語文作業時間被迫延長50%,

但是鍵入的話

我們只需要開啟繁體輸入就可以了。

而且閱讀起來其實並沒有特別多的障礙。

12樓:張諶

1.復古心態。此處的復古並無貶義,亦並無褒義。

在研究古代文獻、語言時繁體字十分方便、在「國學熱」時代順應所謂的潮流、在國家強盛時文化自信之所需,自以為會繁體字為博學多才而炫耀……這幾種情況或褒之、或貶之,大多是這個時代背景所帶來的效應。類似漢服熱、古籍熱等亦頗類此。

2.炫耀心理、搞怪心理。炫耀者在上一則已經提過,在此便不再贅述。搞怪則是或以繁體字為奇者,以其吸引諸顧客之目光。如諸公司的商標圖案、各門店的招牌等。

3.文化繼承、研究需要、文化交流。港、澳、台及海外華人、日本多用漢字,無論是交流的需要、抑或文化的傳承,或是如第一則所言滿足研究需要,繁體字,至少在現在,還是中華民族(並非指每個人)不可或缺的。

4.對簡化字的不滿與批評。如又(雞、漢、僅等)、乂(趙等),確實是簡化字乙個很大的問題。

但竊以為如切換聲符、以一部件代替全部等簡化行為,未必不可;又如金、馬、食、車等偏旁的簡化,不可不說是一著妙棋。

13樓:

換個有意思的角度,去微博上找李醫生的微博,隨便找幾個繁體字的回覆,翻翻它們的動態,除去那些出於專業和職業需求的,或者自身的文化追求的,剩下的都是這些貨色。

14樓:

難道沒有人從小被長輩教導的是注音和繁體字嗎?

我小時候還以為簡體字只是學校用一用的,沒想到就這樣普及ㄌO_o...

所以我乙個可憐的小孩子,被抽掉玩耍時間,終於學會了注音,一上學妳tm告訴我「喔,徘ㄙㄝ啦,我們改學拼音了啦~」我tm……

只能說還是注音打字快啊,然後注音出來的就是繁體字。

讓我寫?不存在啦!簡體都提筆忘字。畢業後不用咬文嚼字ㄌ,又開始混淆簡體繁體...

15樓:Charon

我一般打字用繁體或者先簡體在轉成繁體(因為有些人看不懂正體中文版我就給他們發簡體看得懂的我就會選擇我更喜歡的繁體字)

我不同意在手機上使用繁體字在日常生活中用簡體字是很膚淺的想法

除了正式場合(如對正式機構填表面向某國/地區製作產品包裝說明書等用到文字的地方)一定要用該國標準文字以外其餘地方用字都是個人自由因為在手機上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發什麼樣的文字(簡體/繁體/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都是是我們的自由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尤其是在大陸就會有很多不方便大陸考試不可能寫繁體字答題合同不會用繁體字來寫甚至和不認識繁體字的人聊天我們都不能用繁體字這已經「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了我現在和朋友剛認識或者頻繁聊天給他發繁體字的時候都會問一下你你看不看得懂繁體字然後會通過他的回答決定我是用繁體還是簡體聊天

不能說大陸人用繁體字都是裝*吧真的有像我一樣喜歡的人嗎如果我們用會被別人認為裝*從而與大家格格不入?也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得到的吧

還有一些人說用繁體字別只在手機上用日常生活中也用我手賬或者一些地方也都會用我的繁體字可事實上更多的是考試我們沒辦法用繁體字(畢竟我們也要分)但不能因為我們在考試中或者其他地方不用繁體字就說我們是為了裝*吧以及那些說用繁體字就不用標點符號的我之前的回答問題都用了標點符號但我寫這個回答回歸了我的日常我一般不怎麼用標點符號可我是用標點符號是為了讓人們更直觀的斷句以及更加清晰的知道我的語氣(我這樣之間只打空格的話是體會不到語氣的)如果我連在一起發給你一段沒有邏輯的繁體字寫的話你應該都看不懂吧

16樓:

沒有任何心態就是單純對漢字大一種喜歡

喜歡研究字典裡大簡體字繁體字甚至異體字

平時寫作業還是用的簡體字但是練子或者其他狀況都是繁體都是漢字都是中中國人一定要用字來區分好與壞嗎

17樓:Mr.zhang91

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筆記基本上是繁簡相摻的。日常在手機上使用社交軟體使用的是簡體字。一些簡體字簡化的太不好了,不知道當時的專家怎麼想的。

比如趙簡化為趙。本來是形聲字,右邊為肖,發音與趙相似。現在右邊變為一撇一反捺,簡化的不形聲了。

如果為了減少筆畫而簡化,那我也會簡化漢字,為什麼走字右邊加一橫或走右邊加一點不念趙,非要走字右邊加一撇一反捺念趙?專家這麼簡化有什麼依據?我憑什麼用專家簡化的字?

日常生活中的簡化字,凡是由草書楷化而來的我都正常用,比如「會」簡化為「會」,事實上,「會」字草書字形與「會」非常接近。「書」的簡體字「書」與草書非常接近。「雲」字最早時候本來就寫作「雲」,後來人們為了區分子曰詩云的「雲」和巫山雲雨的「雲」,在雲字上加了個雨,所以在繁體字裡自然界的「雲」寫作雲,當說話講寫作「雲」。

這種情況使用簡體字只不過是返璞歸真,回到最初時候的寫法。這種簡化字我欣然接受。但是像趙這種硬生生造出的字,強制推廣讓我使用我心裡是不服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是拒絕寫這個「趙」字的。

18樓:悅林

可能是專業課逼迫的心態。學文的很多舊的參考文獻都是繁體的,必須認識繁體字,當然也不至於日常使用。但我的很多同學為了盡快熟悉都把輸入法改成了繁體,可以理解。

大陸人日常看繁體字沒什麼障礙,那麼海峽對岸的同學們看簡化字有障礙嗎?

雯小喵 相對於我們看繁體來說他們看簡體的難度要比我們大,像我們交作業的話一般都是在電腦上寫簡體做完直接轉換繁體就好了,像我看繁體,有些字可能單獨寫出來你不認識,但是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你就能猜出來啊,並且繁體你可以根據偏旁部首猜啊,之前問過乙個台灣的同學,她說簡體有些字太簡化了,讓她猜也猜不出,並且我們...

大陸人手機用繁體字輸入法,是一種什麼心態?

心態的話,沒什麼心態。我覺得應該就是樓裡說的那些理由,或者單純想用用看。真的很不理解那些因為別人用繁體字就說別人裝逼的人的心態,就因為用的和你不一樣就就是裝逼?我的理解是裝逼是裝的比較高階,那麼覺得別人裝逼的人是不是覺得明明差不多卻要裝的比我高階?那麼為什麼對於繁體簡體要有這種不平等的看法呢?如果是...

作為大陸人,你是否介意別人使用繁體字,為什麼?

公孫駟 不介意,大陸也用繁體字。我小時候寫字臨的玄秘塔碑,現在寫字也習慣寫一些繁體。但是對他們發檔案總用 格式非常有意見。我二十年前在廣東台資企業上過班,檔案總要轉成 再發郵件,因為那個時候網速慢,郵箱容量有限,轉成 會比較小。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網路快了,大檔案隨便發,發3 都沒問題,為啥港台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