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到底應該怎麼解釋?

時間 2021-05-11 12:27:59

1樓:深度思考

這就是個很簡單的處世哲學問題。也是乙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

要是道德經那麼高深,學它就無用。

第一。兩個人爭,我要是不爭了,你跟誰爭去?矛盾的一方不存在了,那矛盾也不存在了。這樣解釋,這個不能,就是不能夠。

第二。不爭就是爭。為什麼要爭?

因為不確定。確定的事情還需要去爭嗎?不確定就是說誰要都可以。

那你不爭,你謙讓。反而讓爭的人無地自容,反而讓旁人覺得你道德高尚。相比較於爭的東西,這些都是長期的、穩定的投資。

爭還是不爭?當然是不爭。這樣解釋,這個不能,就是沒能力。

2樓:春哥佑我

乙個人,當他手裡沒有刀時,不代表他選擇當乙個善良的人,而是他沒有能力選擇不善良。

只有當他手裡拿起刀來,有能力不善良了,他才可以選擇當乙個善良的人。

然而這時,他還需要選擇當乙個善良的人嗎?

這就是「夫唯不用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3樓:樊小小

先說觀點不爭實際是無不爭這是遵循天道的自然規律的,換句話說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之力所以沒有誰能與之爭,原文裡有句無為無不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道德經通篇都勸解領導者做人做事要遵循天道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那麼天道是什麼?即世界最根本的運作規律,打個比方就拿食物鏈來說狼要吃兔子,如果人們喜歡兔子那他可能會殺狼,最後導致兔子無限繁殖吃光了所有的植被,對人生活環境造成影響,最終不是被餓死就是被人殺死,如果某人們喜歡狼,那麼就會讓狼數量劇增導致兔子被吃光最後跟上面兔子的結局一樣不是被餓死就是被人類殺死,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讓狼和兔子都生活的好好的跟人類和平相處?

答案很明顯就是不要干擾破壞他們食物鏈的平衡,讓他們自己相互制約,控制他們的數量達到平衡,而不是人為的干擾它們,這不就是看起來天道什麼都沒做,其實天道卻什麼都做了,所以說天道是無為無不為,不爭無不爭也沒有什麼能爭得過它!

4樓:篠丶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巨集觀層面,君主要愛戴百姓,不要有私心,百姓也會擁護君主,所以天下都是君主的,就不需要去爭什麼。通俗點說 「你都是我的,所以你的就是我的」。

在個人層面,「不爭」乃順勢而為。「爭」必然導致利益的相沖,衝就需要利與利的碰撞,所以有輸有贏,有得有失,不相沖則無「爭」。把自己化為乙個中心,將事物看作流動的,我們能做的只是推波助瀾。

舉個例子,過馬路,綠燈時走是「不爭」,而紅燈時走就是「爭」,闖紅燈遇到危險的概率要遠遠大於走綠燈,所以一般來說我們都會等到綠燈時再走,與來往的車輛起到乙個「不爭」的狀態。

而如果有非常緊急的事,想要去闖紅燈,這就與車輛「爭」了,「爭」必然要有代價,承受被車撞的可能,但人在闖紅燈時又會左右看,不會直接閉著眼向前走,這就是「爭」中的「不爭」。

自己也知道,人是撞不過車的,自己能控制的只是自身的移動,在車衝過來時,只會想怎麼避開,而不是衝上去碰一碰,這就是順勢而為,「爭」必然損失慘重,「不爭」,不去闖紅燈,不去和車正面剛,自然就能保全性命。

以上只是一件事中的「爭」和「不爭」,假如司機酒駕了,這又是另乙個「爭」與「不爭」,它們交織在一起,構築了現在的世界,時刻都在「爭」與「不爭」中。

5樓:步社行悟

作為乙個最近跟帛書《老子》較勁的人勉強作答一下。

首先《道德經》是通行本先後有多人刪改做釋,所以受儒學倫理教化觀的影響較重。個人僅以帛書《老子》做解但並不意味著對通行本的否定,切記。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唯」甲骨文中由表示鳥的隹和口組成,鳥會說話麼?

不會,所以唯指應聲。「故」反文旁在甲骨文中多是由手持木棍演變而來指小擊,個人理解為對古事的訓誡。「莫」是刪改最重的字,原字形在甲骨文中指日隱沒在草叢之中,個人理解指暮時。

「能」甲骨文中指熊,個人理解引申為有力之勢。「與」甲骨文中指交予,引申為與之。

綜合釋為:大丈夫隨聲應和著不去爭取,而自古來看如此到了終了之時必然也受形勢使然相互爭奪。

當然通行本就說的沒這麼現實,圓滑了許多。

6樓:

過去農村的紅白酒席,菜量不怎麼充足。頑童們比較饞,愛吃的菜一上桌,筷子林一伸一縮,就只剩空盤子窘在那裡。

搶不過怎麼辦呢?

跟爺爺們坐一桌,爺爺們喜歡聊天。

跟叔伯們坐一桌,叔伯們只顧勸酒。

跟奶奶們坐一桌,奶奶們牙口不好。

跟老姨老姑坐一桌,老姨老姑不好意思敞開了吃。

跟大姐姐們坐一桌,大姐姐們比較淑女。

坐下慢慢吃,吃累了抹抹嘴,瞄一眼別桌的頑童們,看他們唆筷子,看他們勾著脖子等下一盤菜。

夫唯不搶,故頑童莫能與之搶。

7樓:十五

把這句串起來看,就很明白了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8樓:內心漫步人

看了熱門的回答,沒乙個說到點上的。

夫唯不爭和六祖壇經裡的「於相離相」「於念離念」乙個意思,同一所指。

指的是我們的本體本自無爭,本自無為。

魂魄合一,與本心一起,故是個無心道人,天人魔神都找不到你,怎麼爭?

魂魄合一,與本心一起,即是佛,怎麼爭?

另,不爭也可以理解為,不染六塵,不取,不同流合汙乙個道理,乙個結果,硬幣的兩面

9樓:鹽選推薦

《道德經》第八章中把「不爭」說的很清楚: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話意思是最高的品德和修養就如同水一樣,水善於滋養、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老子認為,人類的一切罪惡、一切痛苦,無不起源於人與人的相互爭鬥。人生在世,爭的是什麼?無非是爭兩樣東西,一是爭氣,一是爭利。

爭氣,值得,但不可太盛;爭利,不值得,也為人瞧不起。古人說:「處利讓利,處名讓名。」名也好,利也罷,一切都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然而太多的人為了實現各種人生目的,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相互爭鬥,結果釀出了不少悲劇。在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人們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以成敗論英雄。。一些人做事過分強求,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一味追求成功,總是強求硬幹、強作妄為。

因此老子提出了「不爭」。在老子看來,最好的人應該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同萬物相爭,處在人人都厭惡的低下地方,所以水與道最接近。

立身處世就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甘於居後,心胸保持深沉,待人仁慈,做事隨順天時。 爭強好勝的人正因為其「爭」,所以必然成為眾人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刺,從而遭到眾人的非議、毀謗、嫉妒、攻擊和陷害,常常導致失敗。

不爭者處於卑下的地位,不會引人注意,可以避開世俗的各種是非、爭吵和糾紛,過著安靜怡然的生活,反而是一種勝利。歷史上的不少想出人頭地稱雄天下的人,結果非常悲慘;而一些從不爭強好勝之人因力量弱小,遇事不先,結果延年益壽。

《莊子·山木》中的「意怠鳥」就很能說明這個道理:有一種名叫「意怠」的鳥,總是擠在鳥群中苟生,飛行時不敢在前邊,也不敢在後邊;飲食不爭先,只揀殘剩食物,所以它既不受鳥群以外的東西傷害,也不引起鳥群中的排斥,保身遠禍。

不怒自威,不言自重,不名自名,不爭乃爭,這是一種高階的生命感悟,又是一種大智若愚的生活方式,是對道家文化的深層體驗和悟解,與西方那種以張揚自我、表現自我為中心的文化主旨迥然有別。

我們不難看出,老子所說的「不爭」是不爭功名利祿,不爭高下,不爭是非等。這種「不爭」,並不是一種自我放棄,也不是逃離社會或遁入山林。他的「不爭」觀念,乃是為了消除人類爭端而提出的。

他仍要求人去「為」,而是所「為」要像水一樣能「利萬物」,但所得來的成果,卻不據為己有,更不居功自誇。

10樓:雲不飛

我覺得所為不爭,就是放棄眼前利益,處於一種高尚的豁達的平和的精神狀態。這樣的至高境界之後,天下人的爭名逐利,在他眼中已經沒了意義,故此則莫能與之爭。簡單說就是,我不在乎你爭的那些東西,所以你不能與我爭。

11樓:巴黎上的黎明

人活著,沒必要凡事都爭個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察則無友。

跟家人爭,爭贏了,親情沒了;跟愛人爭,爭贏了,感情淡了。跟朋友爭,爭贏了,情義沒了。爭的是理,輸的是情,傷的是自己。

黑是黑,白是白,讓時間去證明。放下自己的固執己見,寬心做人。捨得做事,贏的是整個人生;多乙份平和,多一點溫暖,生活才有Sunny。

人是活給自己的,別奢望人人都懂你,別要求事事都如意。苦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沒人心疼,也要堅強。

12樓:道一居士

理解這句話需要知道前面還有一段。

不自見(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

這是老子的修身四德,這是借用儒家的術語,老子是不講修身的,而是講修德,關鍵是修無身

不自見,故明。

這是修身第一德。見讀為現,要隱藏自己,不顯露自己,更不應該佔據高位,就是有德無位。世人總是以顯露自己為要務,顯示自己的存在感。

修道士正好相反。俗人以別人的讚美為榮,修道士以別人的讚美為恥。

修道士修無譽之德,所以莊子說「至譽無譽」。明,明白四達,天地間無所蔽者,德性明也。

不自是,故彰。

彰就是明,顯著,耀眼,就是彰德性。這是修身第二德。河上公注:

「不自以為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世。」修道士不能把自己的內證工夫強加於人,包括其他的修道士和普通的世人。那怎麼辦呢?

只有讓他人同樣實修實證,聽自己的自由心證。這是內證工夫上的態度。

對於世俗知識,修道士更加傾聽世人,即使知道世人的誤解,也只是循循善誘,「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讓世人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只是知識的乙個助產士,起幫助的作用,學生應該自己得出結論,與老子的教導一致。這樣,修道士反而更加彰顯了自身的價值。這只是方便說法,修道士追求真理和深刻的思想,從來不會考慮自身的價值。

《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你認為自己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嗎?」須菩提答: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道德經》此處的境界與《金剛經》的境界很一致。

孔子說:「毋意、毋固,毋必,毋我」,這是孔子的四毋修法,其中毋我與老子的修身第二德很相近。

不自伐,故有功。

這是老子修身第三德。伐就是誇耀,炫耀,企圖獲得他人仰視。河上公注:

「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聖人以德化人,使內心殘缺之人達到全德之人,功德無量。但聖人心中並沒有功德之想,實際上聖人對天下最有功德。

老子玄德四要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修道士深入精神世界,洞察宇宙妙理,幫助世人脫離濁世羈絆,功德不可謂不大。但切不可居功,而應該向道學習,道生萬物,功德最為第一,但道從不居功

所以聖人「事遂身退」,踐行「天之道」。

故有功。

天看來有功,不是人看來有功,更不是自己感到有功。這個區別很重要。

不自矜,故能長。

這是老子修身第四德。矜,自重,居高臨下。河上公注:

「矜,大也。聖人不自貴大,故能久不危」。河注長為長久。

聖人不把自己看的高於他人,以平等心待人,無欲無求,可以長久而不危。釋德清注:「恃己之能曰矜。

長,才能也。」長釋為一技之長。

長久是老子的一貫追求,「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三十三章)。但老子也可能使用了雙關語。聖人引導世人,但始終保持平等利他之心,在天看來,聖人是世人之長(引路人)。

老子修身四德玄德四要義暗合,皆出於道,聖人踐行不息,修道士當追隨聖人之跡,弘揚「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聖德。釋德清注:「此上四不,皆不爭之德也,唯聖人有之也。

上面四不,都是不爭之德的具體描述,只有聖人才能完全做到。蘇轍說:「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是不爭之餘,故以不爭終之。

四不,都是不爭的引申,所以最後歸結為不爭。修身四德也就是修身四法。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此章從「曲則全」開篇,終於引出最重要的教誨,就是不爭才是大德。河上公注:「此言天下無論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天下無能與不爭者爭也!

後文「天下莫柔弱與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七十八章),第三章、八章、二十章、七十八章一直宣說不爭的教誨,這是人間的福音,不得不申之再三。

天地的無私與水的不爭構成老子的人間和諧的核心架構,可以窺探《道德經》的現實價值指引。

老子的「無為而無所不為」和「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間的邏輯是什麼?

宋乃 老子的 無為無不為 指的是不要可以有什麼作為,順氣自然的法則就行。縱觀整本 道德經 講的物件就是給老大聽的,可以理解為老闆不要可以對員工有什麼作為,放任自有,讓其自生自滅,下面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好了。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諸侯國相互之間在混戰著,百姓困苦不堪。而老子...

歷史上有那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典型?

獨孤逸風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不爭,不是不努力不爭取。這裡的不爭是不簪越,不妄想,不妄為。在古代,你是長子本來就該繼承家業,爭什麼?在古代,你是次子本來就不該繼承家業,怎麼爭?你好好學習本來就會是班級第一,爭什麼?你不好好學習還要爭班級第一,怎麼爭?這樣你就明白了,該是你的不用爭,不是你的,一爭就要...

老子有句話說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哪位大神可以幫忙解讀一下。

最近在看 道德經 說說自己的理解。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根據曹魏時王弼的注釋 蔽,覆蓋也。我想這裡的 蔽不新成 是指覆蓋或指保護 儲存 緩緩生成的東西 就是指那個靜下來才能看清的東西,安以動而緩緩生成的東西。古今雖異,其道常存 我想就是那個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