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時間 2021-05-05 13:18:17

1樓:

戰亂且政治鬥爭激烈的背景下,陶淵明他入仕途之後能明白自己的站位會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審時度勢之後選擇放棄官職,隱退。

一方面他是想為官的,但是時局不好,統治者也不是他認為的明君,於是不做官,退隱後也有機會再次為官,他也不去。

另一方面他的本性是崇尚自然,這種自然是老莊崇尚的自然,順從本心、順應自然,他認為為官過於世俗與他的自然本性相違背,一次又一次的官職公升遷貶謫中他下定了決心,選擇退隱。而且退隱之後他沒有壯志未酬這些遺憾,很享受歸隱生活,一邊勤於務農、安貧樂道,一邊寫詩作賦,確確實實的快活。所寫的作品無論是詩賦散文,都與當時流行的繁雜詩風不合,顯得平淡樸素,看似不講究,用字措辭實際講究,難以更換,顯得「自然」。

等他死後,他的作品的文學價值才被挖掘出來,宋朝的蘇軾、朱熹等人對他作品的弘揚,陶淵明這顆明星才真正在文學界裡閃耀,直到今天。

中國士大夫精神的歸宿也是陶淵明,因仕途不暢,轉而隱逸,在陶淵明身上尋找新的價值。但是我認為這些人崇尚隱逸只是厭倦官場為求得精神的解脫,不像陶淵明那樣真的本性如此。

這也是我喜歡陶淵明的乙個原因哦。

2樓:尹伊

粘乙個自己在類似問題下的回答。

私見,不能認為陶淵明的歸隱是消極避世。陶淵明的歸隱應當有多重因素起作用,而其中最小的就是消極避世。這個因素甚至比不上避難。梁啟超先生就曾在《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中指出:

淵明是極熱血的人,若把他看成冷麵厭世一派,那就大錯特錯了。

陶淵明曾祖陶侃有從龍之功,都八州官司馬,煊赫一時,父祖也都曾入仕,算得上官宦之家(雖然沒落了)。陶對其先祖是很敬佩的,這一點在他早期乃至於中期詩文中都可窺見。此外,其也在外祖父家裡受到了儒學薰陶,亦曾發出渴望伯樂的呼喊(參見《停雲》)。

早期陶淵明受家世和儒學影響有一股入世的俠氣。

但也要看到,儒學在兩晉算不上顯學。佛、道乃至於玄學的影響都比儒學大。從陶淵明少年在江州,思想必定也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觀察陶淵明詩文,結合當時的歷史,可以推知陶淵明的思想中,有混雜著佛儒道玄的影子。其中佛較少,儒學、玄學在前期最明顯,後期道則慢慢佔了上風。

再者陶淵明性情使然。他應當是個崇尚自由的人,這一點在他第一次入仕經歷和前中後期詩文中均可明顯體現。他並非天生有出世心,只是其個性本身就不那麼適合官場。

再看他三進三出(主要指前面幾次,後面相對不重要的原因下文也會說)的經歷。第一次是嘗試,「不堪吏職」,第二次是正兒八經入桓玄幕,兩年,努力做了卻不理想,丁憂去職。這次陶淵明大概是不甘心的,他在桓玄那做的並不理想,而桓玄的所為可能與他想象的也去之甚遠,乃至於他詩文中的歸隱意味越發明顯了。

但丁憂後,其田園生活過的也不好(參見其給從弟敬遠的詩詞),明顯對仕途有憾,對田園則自嘲更多。第三次則是出任劉裕(此處存疑,個人採信朱自清先生的考證)參軍,迅速致仕。這次經歷本身不順暢;再考慮到他的政治背景(陶淵明曾言其外祖與桓的關係,而桓劉為敵,且其第二次離職後在桓玄稱帝、桓劉之爭的一系列事件中仍有表明出偏向桓玄),被徵召時(對他這次不是主動去的)他心裡也一定不平靜。

我猜,任職劉裕那甚至有一定的無奈和作戲的成分。即使一開始沒有政治考量,劉裕後來對非嫡系的殺戮也會讓陶淵明有了。於是辭職。

再後面兩次相對而言就是很小的兩次事件了,彭澤令那次更是自己明說了是權宜之計、為的是「足以為酒」,《建威參軍》詩和五斗公尺事件都體現了他徹底消了為官從政的想法。這時候的陶淵明已經確定會歸隱了。

縱觀這些經歷,其心理上,則應當經歷了試探、失望(第一次)—希望、懷疑(第二次)—主動變被動、再次失望、堅定歸隱(第三次)—愈發堅定、徹底失望(第三次後)的過程。

總的來說,陶淵明的歸隱不是因為其本身的「出世思想」,他其實是偏向於入世的人。歸隱,是其自由個性、混合思想、曲折經歷和政治考量共同導致的最終結果。

多說一句,日本學者的《陶淵明新論》之前也有一定影響。個人認為其觀點有點矯枉過正了,總體持保留態度。

3樓:靜靜的

人生目標的不同 ,不過大多數人只是想活得更好一點,並沒什麼明確的目標。

有目標的人有些想大富大貴,有些想子孫滿堂,有些想拯救世界,而陶淵明追求心靈的自在。如果隨心而行,這些追求其實並無高下之分。做乙個比喻:

心靈的自由是他最愛的菜,沒有它,就吃不下飯了,功名利祿是一道挺好吃的菜,但是不吃也沒什麼關係,他自然點心靈的自由。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對於有些人功名利祿才是每頓必點(另外,功名利祿是很多人都會點的,這道菜是酒店的招牌菜強烈推薦,所以大多數沒什麼目標的人也都點這道)

乙個人的性格氣質決定了他的人生追求,上面有人說他沒有才華,嗯,陶淵明就是淡泊的性格,與他的有無才華無關。即使他知道怎麼樣能在政治上有成就,他也不會想去做的,因為當官就要和人打交道,少不了勾心鬥角,這些會讓他覺得違背了自己的心意,吃了這道菜,就要放棄真愛,是我我也不高興。

再補一句,知「道」,比如莊子,他們就是明白所有的菜都是由原子構成

4樓:

對陶沒有深入了解僅根據眾所周知的故事發表看法不喜可以不看

個人認為陶的歸隱是在社會生活的失敗特別不喜歡比如語文老師說他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才選擇歸隱不願同流合汙的前提是的有資格若陶真是如先祖般才華橫溢(不否定其文學成就)而又個性清高為何做不上朝廷重臣再談世俗汙穢不願再入世? 明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尚未見識社會黑暗就早早退出是否是人生失敗? 不過彭澤縣令遇了五斗公尺的問題就毅然退出官場不斷感嘆好黑暗強調自己個性清高是否太虛偽?

那為何又不斷入世做幕僚等 「入塵網三十年」?

即便歸隱也是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地尚且難以種好生活都難以保障又何談個性夢想? 如此五柳先生最後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蹭親戚酒喝喝罷便走家裡也是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這只能說明陶是個入世失敗衣食難保的仕人經濟基礎都沒有談什麼上層建築先吃飽飯再說世俗汙不汙穢現實黑不黑暗自己清不清高

5樓:

——————正文———————————再答—————

隱居代表的不是完全的消極避世,它也包含了一定程度上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與反抗。不是一定要上書直諫、憤而拆檻才算是反抗,「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不為」也是一種反抗,一種堅守。

另外,淵明歸隱,一部分原因當然來自現實的無奈,再者如上所述是別種形式的抗爭,我們也不妨認為,歸隱本乃是淵明心之所向。

以下,引自我的本科畢業論文【注:2015.11.14移除】

——————Bonus—————

沒想到自己為了給淵明爭一口氣,用了三天的下班休息時間寫了這一長篇,我真是好較真吶……

【11.14更新】Bonus來啦~~

寫兩個將隱居當作「終南捷徑」,求富貴名望之詩人——

一,王維。

王維兼擅詩畫,長於音律,精通佛學,是難得的全才。他過著半官半隱式的生活。其時,寫了很多描繪山川美景,歌頌自然之樂的詩歌,曾被君王譽為「一代文宗」。

他因少年成名,故以自己的才能遊於公卿之間,權貴對他可是「虛左相迎」啊。

他以重金購得宋之問的藍田別墅,與好友在裡面過著觥籌交錯的安逸生活。

更可笑的是,王維對於政治局勢可謂見風使舵,堅貞少缺。

王維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拘於普施寺,迫以偽署,祿山宴其徒於凝碧池,維作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賊平下獄。

或以詩聞於行在;其弟刑部侍郎縉,請削官以贖兄罪,肅宗乃特宥之,責授太子中允。……今有顛沛之餘投身異姓,至擯斥不容,而後發為忠憤之論,與夫名汙偽籍而自託乃心,比於康樂右丞之輩,吾見其愈下矣。——顧炎武《日知錄》

二,林逋。

end.

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隱居?

慕容垂 最近偶然看到了一小段文言文 東晉末年的 戴延之 西征記 曰 塢在川南,因高為塢,高十餘丈,劉武王 東晉豫章郡公劉裕 西入 後秦首都 長安,舟師所保也。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戴延之是東晉末年的一位作家,與王弘 裴松之等名士都做過東晉豫章公劉裕的幕僚,他們與著名詩人陶淵明和著名畫家顧愷之是同乙個...

留下歸隱詩的古人是真正想要歸隱嗎?如果真想要歸隱,為什麼會留下歸隱詩?

林寒澗肅 許多因隱逸而稱名的名士,半是天性疏淡,半是現實失意所致,兩下裡因緣交錯,便蹉跎了。唐時的張志和便是如此,或許許多人不知道張志和,但應該聽過他的詩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 近來浮世狹,何似釣船中。盛世不再,竹笠蓑衣也擋不住這秋江冷雨的侵蝕。當世...

陶淵明的詩好在何處?

hi guys012 要我說,就是乙個字,淡吧淡淡的鹹淡淡的甜淡淡的苦淡淡的酸就是一直吊著你的胃口,回味不絕,但是他自己又並不在意你是否喜歡,他就是他!我喜歡陶淵明! 晗松 陶公其人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 陶公其詩 一語天然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