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水滸傳》裡的故事三觀不是很正?

時間 2021-05-11 01:49:07

1樓:力保半壁馬士英

不要天天就會扣「三觀不正」一頂帽子,下面還有這麼多帽子呢,可以對號入座。

具體說說吧,欣賞文藝作品有一忌:道德評判。這是審查部門的工作,是出於維護社會整體道德理念的需要。

《水滸傳》這部書,既然公開出版了,就證明它沒有大的問題,所以沒必要緊抓著某些「槽點」不放。(因為這根本不是槽點)

《水滸傳》要傳達的無非是一點——亂自上作。

第一回「洪太尉誤走妖魔」已經隱喻得很清楚了,是洪太尉放走了108個魔君。正文也是先寫高俅發跡,因為朝有昏君奸臣,所以野有巨寇大盜。

有人說108人裡只有林沖等少數人才是逼上梁山,大多數人上山前就是賊寇。這話不錯,但也要看到,很多人原本是個山賊水賊,結果上了梁山成了反賊,從搶劫殺人變成了顛覆國家政權,這是一種「逼上梁山」,不知道提問者能否理解?

有人說孫二娘開黑店吃人肉包子,黑的要命,請問她再黑,有「殿陛之上,朽木為官;朝堂之上。禽獸食祿」黑嘛?

她不過開了二十來個黑店,請問大宋朝的趙官家在四百軍州又開了多少家黑店呢?

至於李逵的問題……但凡覺得李逵有問題的讀者,基本都是缺乏文學常識的。作者之所以賦予李逵「嗜殺」的特點,恰恰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種末世情節。天下大亂,禽獸橫行,孰之過歟?

施耐庵是不懂階級分析法的,他說不清楚這個問題,只能看到一點只有破壞才能重建。所以塑造乙個天殺星,讓他去完成破壞的任務,才能迎來乙個清平世界。話說回來,108個魔君降世不都是完成這個任務的嗎,只不過分工不同,讓李逵當了這個天殺星。

東西方文藝作品裡都不乏這種例子,不論是《殘唐五代史演義》裡的黃巢殺人八百萬,血流三千里,還是《聖經》裡的上帝毀滅索多瑪,都是這種末世情節的體現。

所以殺人只是李逵的工作而已,乙個象徵性意義罷了。如果你是乙個打卡上班的劊子手,能不能說明你是個帶惡人?

李逵作為上天(作者)欽定的屠戮世間的劊子手,他就是個工具人啊,有啥可指責的。(攤手)

2樓:尤娜Yuna

跨時代談三觀,本來就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

水滸傳裡的人,估計也會覺得現代這群日常被資本家996剝削,下來卻還在自己階級同胞中玩性別對立、地域歧視、飯圈文化還有鍵盤政治的人們三觀不正

3樓:倉鼠隊長提莫

你的感覺是對的。

李逵劉唐殺無辜之人如同殺雞;白勝心安理得的讓他老婆出去賣來養活他;宋江做官卻放走罪犯藐視法律當保護傘;梁山入夥要乙個無辜的人腦袋做投名狀;滾刀面餛飩麵弄死了多少渡江的人;張青夫婦開人肉包子店……

然後他們統一被稱為「替天行道的好漢」。

是不是好漢我不知道,但這天絕不是平民百姓的天。

4樓:小雨的名著時光

相比於高俅,宋徽宗等人對金國軟弱,對內小人,作者更欣賞這幫有血性,團結的強盜,但所有的」必要的偏向」也僅止於此了:你可以把他當成一顆最頂級而公正的紀錄片鏡頭,他的最首要任務是呈現,哪怕梁山人員的惡舉,他也一樣不落。

但是:作者在寫作中,是有所突出的,就是梁山的兄弟義氣,這是真傢伙,沒半點假的,也是那個時代國家最需要的元素:血性與團結,這是作者想傳達的精神,大宋大明最需要的精神,國家的骨血氣概。

所以作者會寫盡李逵們之惡,但他又不能明說,硬是忍著,一句不批判,否則會影響到這一精神的突出(所以才說是必須的偏向),但他是公正的,所以他也必須詳盡寫下他們的殘暴:否則他專寫魯智深見義勇為的事蹟不就行了?

有些以為寫李逵就是作者的心理扭曲,卻根本不知道李逵這個符號有多重要,作者在裡頭又花了多少苦心。

這是種極為難把握的平衡與兼顧,作者面對了這個難點。

施公比你想的要負責任得太多了,也要心正得太多。這是乙個無以倫比的敘述大師,天人之筆力,閱世之深度,故事掌控之穩辣:

他直面並且解決了書寫這種題材所有的難點,為了什麼?

稿費?一分沒有。名氣?至今生平都還有很多迷。

一句話:作家對蒼生最大的責任感就是呈現,更高階的還能賦予現實功用。絕對零度只是必要的寫作技巧,各種障眼法也是必要的寫作技巧。藏住自己的內心同樣是技巧。

但是沒有一顆火熱的心,靠什麼支撐他去寫下這樣的傑作?

比如余華,莫言,現當代這些作家,寫作上都有生存和成就上的追求,但古代不是,虛名薄利,百分百的純粹,一生寫一部,然後死去,沒有傳記,沒有榮耀。

懂了沒:這是他留給世界的禮物,告訴你蒼生的痛苦,醜惡,悲哀,引以為戒。

還是那句話,水滸是說書人,歷代作者群體創作,這沒錯,但是直到施耐庵寫下江湖毫客傳,就如同一座山坡生生拔成一座泰山,然後由能夠接得住他內涵的羅貫中寫完。

一百回本的水滸傳,四個字:後無來者。

這樣的作者,不是你能用一句什麼三觀不正,歧視女性之類的來總結的。

5樓:Fuast

這就是《水滸》的經典之處——砸爛一切喜劇,摧毀所有美好!

放眼望去只有那骯髒髒世道與赤條條的人,

絕望之際,又於灰暗血腥深處湧出那一線光明,到以為萬劫得復之際,又將這光明殘忍熄滅!

6樓:Atticus桐舒

我是覺得,如果我們的文學都是用來歌頌美好,那還有誰去指出這個世界的黑暗呢?那政治家們又要怎樣改革呢?

作家在這個世上,是最敏感的一批人,如果這批人都對不正義不公正,黑暗的事物熟視無睹,那麼這個世界,很難變得更美好。

名著能成為名著都是有理由的,但但靠三觀正不正去評價一本書是片面的。比如卡夫卡的文章消極悲觀,芥川龍之介筆下很多極端的人,然而他們的作品都是有意義的。

我的看法而已。

7樓:瓜瓜

用現代人的三觀,來評價水滸傳三觀正與不正,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你認為的三觀正,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愛崗敬業,誠實善良.....

《水滸傳》是一部現實主義著作,很現實、很殘酷,他揭示的本質是「社會對於人性的影響」,是不是人心壞了?是,但是人心的壞,起點是「天下壞了」,我常常引用李逵在書中說的一句話,

條例,條例,若還依得,天下不亂了!

失序,是一切「惡」的起點

朝廷和官場的失序,高俅,乙個街頭混混,靠踢球能位極人臣,為非作歹

家庭倫理失序,嫂子勾引叔叔,不遂後又和破落戶西門慶搞在一起,害了自己的丈夫,上司看上下屬的老婆,勾引不得手,就陷害下屬

僧不僧,道不道,俗不俗,施耐庵甚至毫不客氣的說,和尚是色中餓鬼,潘巧雲和裴如海,飛天蜈蚣也要懷裡抱著美人,乙個賣豬肉的,也敢自稱鎮關西,也敢包養二奶,還不給錢。

我們細細的閱讀水滸傳,就會發現作者不吝筆墨來描寫社會的失序。而開篇第一回「洪太尉誤走妖魔」,其實就是隱晦的寫出了主旨,在乙個失序的狀態下,乙個偶然就可以觸碰人性之惡,108位妖魔降世,實則代表了人性「惡」的一面被激發出來,人性的善念、惡念,實則在一念之間。

所以,當你讀到「孫二娘十字坡賣人肉包子」,可能會反問,為什麼作者非要讓他賣人肉包子,而不是豬肉包子,那樣不是能改善一下梁山好漢的形象?也不影響整體情節嗎?我也這麼想過,可是後來思考,覺得這才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就是要用人們極度不適應的描寫,來反映「人性的扭曲」,而這個扭曲就是來自「天下的扭曲」

面對這樣乙個失序到混亂的天下,你要指望一幫人正能量滿滿地去說服別人,可能嗎?一點可能都沒有,建立新秩序的唯一手段,就是推翻他,然後秩序重建,必須依靠「武裝力量」,我想這也是當年偉人思考的過程,他為什麼如此喜歡水滸傳。

少不讀水滸,因為充滿正能量的世界觀,會讓你極度不適應,甚至帶偏了自己的世界觀,當你社會閱歷豐富起來,是時候去讀讀水滸傳,然後思考一下,作者的眼光和視角為何如此「冷酷」,一支筆就是一把刀,完全不留一點客氣的去解剖乙個現實社會的醜陋,然後如何把人一步步推向萬劫不復的暗黑世界。你可以討厭他,唾棄他,但是作者就是要告訴你,那就是現實,那很殘酷。

以上,是自己對前71回的理解,後面部分不管是文字水平,還是思想水平,都有較大的差距,個人覺得有續書之嫌,所以大部分精讀也就放在了前71回。

8樓:湘江邊上一閒人

很正常啊。

你要是覺得水滸的三觀很正的話,我們就要覺得你的三觀不正了。

水滸並不是艷陽天,也不是中國合夥人,它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讚歌。

它描寫的是乙個過去的時代,英雄也只是過去的英雄。

過去的英雄,只是天生有比別人強橫的力量,又不甘居於人下而奮起,在謀取自己利益的同時,又對別人略有同理之心,或許就是在準備砍死三個人的時候,因為某人對母親的孝順就放過了其中乙個.....這就是舊時代的英雄了。

不是乙個時代的東西,三觀正才奇怪了。

9樓:艾寒松

在那個亂世裡,腐朽的枯木中,生出了這些長滿爪牙的毒蟲,他們靠摧毀和破壞而活著。

三觀端正,和他們沒有關係,因為支撐他們的動力,就是為了自己活著而去殺戮。

10樓:SNVI

醒酒湯都是拿新鮮人心做還習以為常的故事你要怎麼三觀正,電視劇集和部分版本那屬於美化過了,其實四大名著各種黑深殘的細節數不勝數……

11樓:儒雅隨和黑旋風

三觀這回事,每個時代都不一樣。

古代死了老公,女子守節不嫁就叫三觀正,改嫁就叫三觀不正,若是自殺殉葬,朝廷要立牌坊表彰的,牌坊一立,那就是鄉里聞名的道德模範。

前朝的劍斬不了本朝的官,現代人的三觀也管不了古代的好漢。

12樓:wangzh

拿現在的三觀套過去的故事,都會有問題。

本來三觀正與否,和故事關係不大。

即使現代當代人物,也套不進三觀裡。

四大名著裡的三觀都有問題。

姚雪垠寫過乙個三觀很正的作品:李自成。但那個作品你有興趣看嗎?

人物都假模假式,跳出歷史而拔高人物,就差乙個現代的革命口號。而且,有此正的三觀,結局卻如此不堪。是歷史錯了還是三觀錯了?

13樓:松人

上樑不正下樑歪,朝廷都那個樣了,你能指望一群各種被生活社會逼成山賊的人去遵行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矮子裡拔高個梁山已經是古人心中道德奇高的軍事團體了,古代哪有那麼多打完仗秋毫無犯的軍隊,還是山賊。何況這群人都拉去抗擊外族保國安民了

14樓:談天口

並不覺得

因為首先,作者並沒有站在旁白的視角上贊同這些行為,作者寫了武松鴛鴦樓殺人,毫不避諱,除了首惡之外,還殺了丫鬟婆子家奴院工,其中很多人是無辜的,作者毫不避諱。

而且作者也藉著書中人的口,認定某些行為是錯誤的,罪惡的,比如李逵殺了小衙內,朱仝為此要和李逵拼命;宋江他們為了收服秦明,殺了青州城外幾百戶人家,害死秦明全家,作者也是用秦明的口對這個行為進行譴責。

說白了,作者並沒有打算把梁山好漢都打造成道德標兵,甚至有時候都近乎為黑而黑了

比如董平的婚姻,後文書並沒有介紹這個程小姐婚後多麼幸福,也沒說多麼不幸福,沒說她是不是給董平生了兒子,也沒說有沒有殉節而死。總之這個程小姐沒有台詞、沒有相貌、沒有後續故事,也不影響之前的故事,說白了就是刪掉這一段對整個劇情毫無影響!

作者為啥要如此生硬的給董平加上這個黑點呢?

我的看法是,作者就是寫了一群土匪的救贖,這幫人之前是打家劫舍(沒有什麼劫富濟貧)、殺人放火、吃人肉、劈小孩……

但是他們在這些獸性之外還有人性,他們最後還進行了救贖,消滅了另外乙個造反的方臘,可是這些回頭的浪子不被主流社會容忍…………

這個故事是立體的,相對而言,很多評書、影視劇等等對水滸進行了和諧的改編,梁山好漢全都是正義之士了,青州城下是誤會,吃人肉是嚇唬人,喝心肝醒酒湯也是嚇唬人…………

這種改編反倒讓水滸失去了味道

參考美劇《絕命毒師》、《毒梟》、《大西洋帝國》、《教父》、《紙牌屋》,香港的《跛豪》、《五億探長雷洛傳》、早年的《古惑仔》,裡面的主角按照正統眼光看都是壞人,可是這些並不影響這些是好作品。

再有一點就是古今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共和國建國之後,一直是把所有的農民起義都當做正面來宣傳的,因此中國的讀者天然的就認為所有的起義軍(包括書中的土匪)都是正義的

可是在作者成書的那個年代,起義軍都是大逆不道的,斧子劈乙個小孩在那個社會中的惡,還不如當個山大王,山大王都當了,王英他們在清風山過路的都要捉上山,女的啪啪啪,男的吃肉,這不比劈乙個小孩殘忍多了?

因為文學作品,現在的老百姓你問他對土匪、海盜、黑澀會是什麼看法,很多人會說,土匪一天到晚大碗酒大塊肉,劫富濟貧;海盜們劈風斬浪,尋找寶藏;黑澀會的重義氣,行俠仗義。

這個一來是文學作品的宣傳,二來是我們身邊沒有真正的土匪海盜黑澀會,葉公好龍而已。

為什麼水滸傳,三國裡的人很容易投降

讀書的小猹 我只說 水滸傳 裡的人物為什麼投降?當然,這個投降的群體,肯定就是官軍將領了,他們為啥會投降,可以分兩個原因 第一是明面原因 那就是宋江許諾他們招安。比如最早俘虜彭玘後,宋江就是這麼說的 某等眾兄弟也只待聖主寬恩,赦宥重罪,忘生報國,萬死不辭。我們就是等著招安的,等招安後,我們就能洗白,...

為什麼水滸傳裡有多出吃人肉?

冷看星空2 依我看這個情節純屬為黑而黑,乙個再好的人,如果無故殺人吃人,甚至吃孩童之肉吃其心肝,無論其他方面多麼好,也立刻變得十惡不赦了。關鍵是說某人有如此怪癖作為此人的黑點簡直0成本 尤其是對難以考證的古人或者虛擬人物,只需要說一句他吃人就足夠了 化學老師千策 瀉藥看了大家都回答,感覺沒有答到正題...

《水滸傳》裡最讓你心酸的畫面是什麼?

龍城飛將 梁山徵方臘前駐紮在江邊,派石秀阮小七出去偵查 石秀 阮小七來到江邊,殺了一家老小,奪得乙隻快船,前到焦山寺內。看到這裡,我的心情應該可以用心酸來形容,只不過不是為梁山心酸,而是為這一家老小。 帶著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是林沖初上梁山,被迫交投名狀的時候。這個時候林沖已經豁出一切了,他以前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