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特高壓?

時間 2021-05-10 22:02:01

1樓:

用最簡單的物理理論講特高壓的必要性。

輸電要用電纜,電纜有電阻,所以輸電有損耗。

中學物理電學部分的基礎公式之一,焦耳定律公式,Q=I2Rt,此處2為平方。

耗電量=電流的平方x電阻x通電時間。

這個公式適用於純電阻電路,比如輸電網中那長長的電纜。

此時引入第二個中學物理電學基礎公式,P=UI。

輸送電能P,等於輸電電路中電壓U和電流I的乘積。

綜合這兩個最基礎簡單的電學公式,你就會發現,在輸電網中,當想輸送定量的電能從A點到B點時,電網中的電流越小,則整個輸電網的輸電損耗越小。

而且由於焦耳定律公式中「電流平方」的存在,這個通過減小電流從而減小損耗的比例,是指數級的。

這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遠端輸電需要電壓高,越高越好。

因為電壓越高,就意味著輸送同樣電能時需要的電流越小,輸電過程中的線路損耗就更小。

所以從高壓-超高壓-特高壓,電力工作者們在研究低損耗輸電技術上,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

提公升輸電電壓。

至於遠端輸電用直流電還是交流電,哪種電方便變壓,哪種電網造價低,哪種輸電方式更合適,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最終的結果是,中國選擇了特高壓直流遠端輸電,這是綜合考慮技術水平、建造成本、實際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的最優解。

從經濟、發展、環保、對外交流等方面理解特高壓。

特高壓對我們最大的價值,意味著用電中樞和發電中樞,不必再因為顧慮到傳統輸電模式時的高損耗,而被迫在地理上互相靠近。

中國的地理和經濟分布大家應該有數。

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密集,用電量大。

中西部和西北部地區產煤等能源,水力資源、風能、太陽能等資源較豐富,地廣人稀,比較適合做發電和能源中樞。

但中國的能源中樞和用電中樞之間,短則大幾百,長則數千公里的距離。

在傳統輸電模式下,這個距離足以造成不可忽視的巨大損耗,導致遠端輸電不經濟,甚至不可用。

所以在以前,東部沿海地區建設了很多火電設施,通過幾條過載運煤專線鐵路,把煤炭從中西部地區運出來,再通過陸路或海運分配到沿海各地,供當地的發電設施消耗。

而雖然中國水電資源較豐富,但有能力建設大型水電設施的位置,也基本上遠離東部沿海地區,所以要麼忍著高損耗把水電送過來,要麼就只能供水電站周邊較近地區使用。

至於新能源,不管是風力還是太陽能發電,對環境和土地的要求都很高。

風電需要風大而穩定,光伏需要極大的占地面積(對土地性質倒是無大所謂,荒地鹽鹼地甚至沙漠都相對可用)。

這些在東部沿海地區都很難做到。

所以,中國雖然在風電、光伏、水電等相對環保的發電方式上都有相當投入,也興建了相當規模,但苦於發電地區和用電地區的地理距離遙遠,所以之前發生了很多棄水、棄風、棄光等尷尬情況,因為電發了也送不出去,本地又沒有足夠的消耗,只能放棄。

而特高壓技術的發展,則終於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手段,將遠在中西部和西北地區的電,送到急需電能的東部沿海地區去。

從此,東部沿海地區將空餘出更多土地資源(火電廠、運煤專線、儲煤基地等),並極大的減少火電汙染。

中西部和西北地區的光伏、風電資源,從此可以賣個好價錢,有助當地的經濟發展。

一些建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半閒置水電設施,也可以順利併入全國電網發電,當初的投入終於有了更多的價值。

更進一步的考慮。

當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後,可能全國範圍內就只需要有限的幾個到十幾個聚變能電站就足夠了,剩下的光伏和風力作為補充,水電設施在作為後備發電設施的同時,更專注於水利作用,火電和裂變能全面淘汰。

環保目標順利實現。

到時候真就能源自由了。

2樓:姬晏

特高壓拯救世界。

看劉振亞院士的《全球能源網際網路》

一道一極

你晚上用美洲那邊的光伏電,人家晚上用你的。

已知的能解決全球化石能源汙染的辦法。因為一步步做下去可以實現。

核聚變也是好辦法,目前的技術看還實現不了的。

3樓:Jamkay

通俗的講,就是目前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距離最遠同時也是輸電成本最低的輸變電方式。

1.電壓:直流±800千伏或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對比:居民用電通常是220伏或空調的380伏。

2.距離:目前投入執行的最遠的輸電距離,是新疆到安徽,一邊乙個換流站,中間只有線路。對比:居民用電的變電站通常離小區都不遠。

3.成本:變電站(換流站)+線路,及相應的徵地,不管哪個電壓等級的輸電方式,都會有,但送同樣電量,電壓等級越高,需要建的數量越少,同時輸變電過程中損耗的電量也越少。

另外,輸變電只是直接影響,擴大的影響還有發電和配電。對發電,能源地直接發電,能省掉運輸成本,減少發電廠建設數量,等等。對配電,特高壓沿途的城市配電網路只要缺電,都可以在不增加電力建設的基礎上,提高供電可靠性,別的不說,江浙滬的人,這幾年是不是不拉閘限電了?

4.擴大影響:對能源地,大型建設專案的全週期,都能帶來經濟助力;對電網,現在建的特高壓雖然主要用於火電,但只要技術成熟,隨時可以接入太陽能發電和風電,投資並不浪費。

對用電地,不用新建發電、輸電、變電,就能解決缺電問題,甚至隨著不再缺電,還能關停部分發電量低、汙染大的發電廠。

4樓:dc lin

特高壓用在什麼地方呢?主要在電能的傳輸上,一般要把發出來的電傳送到幾千公里外的地方,中間的電阻會很大,電能會有很大一部分被消耗在傳輸上,相當於落差不大的河流,水流就很平緩,慢慢的流的水被蒸發、滲透最後到目的地就消耗了很多;

而特高壓就相當於非常高的落差的河流,河水奔騰洶湧,快速通過,很快就到目的地,中間的限阻就沒什麼用了,平均起來,到達目的地的損耗就少了很多。

5樓:周饅頭

對於中國電力系統:

380V-35kV為中低壓配電網

110kV-220kV為高壓

330kV-750kV為超高壓(西北地區330kV和750kV,中東部500kV)

800kV以上為特高壓(常見為±800kV,±1100kV特高壓直流,以及1000kV特高壓交流)

6樓:

咱家那水管子看見了吧?電線就像那水管子,想要多用點電就得讓那管子流的多一些。想要流的多,要麼管子更粗,要麼在另一邊把水往裡面擠。

電線就那麼粗,只能想辦法讓電在另一邊被狠狠地擠進去。這擠的力氣,專業術語就叫電壓。特高壓就是擠的力氣特別大,電線裡流過的東西就特別多,咱們老百姓就用的方便。

(雖然某些表述並不是非常準確,但是給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老人小孩科普是足夠夠了的)

7樓:zanxas

就是電壓特別高。

啊你問電壓是什麼?

電壓就是電荷的勢差,電荷的勢差就是電荷從多的地方流向電荷少的地方。

特高壓就是電荷從電荷特別多的地方流向電荷少的地方。怎麼做到的呢,變壓器原理,這邊線圈多電壓就高那邊線圈少就電壓低。

P=UI 功率等於電壓乘以電流。發電站功率一般比較穩定可以認為是功率恆定。

用了特高壓就會減小電流。又因為p=IR傳輸損耗在傳輸線路上的能量會因為電流的減小而減少。

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光錐?

半路殺出的辰妖精 過去光錐 和 未來光錐 以 現在 為點對稱,所以 過去光錐 內發生過的某事件一定會影響 未來光錐 內的某事件,也就是說 未來光錐 內的某事件一定有 過去光錐 內與之對應的某事件 是為 因果 所以有句話說 光錐之內都是命運 看圖意會太陽系運動,然後腦補剩下的 雲天明 以下敘述來自 時...

怎麼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斷點回歸?它與DID的區別是什麼

Luciano RD的目的是選取其他特徵相似的組,考察臨界值區間上下不同 例如,考察進入清華與否對於收入的影響。考試成績為687的人無法上清華大學,而考試分數為689的人課可以進去。僅僅2分之差,這兩類人的基本能力其實沒什麼差別。兩組人,圍繞著688分的分界線,對於研究工資差異都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

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解釋dw和ods的區別麼,城商行體量的銀行建立哪個更合適?

鄧昳軼 這個問題我先佔位了,過去幾年剛剛經歷了這個過程。先說結論ods要建 dw慎行 資料標準化得在這個基礎上落地,越早越好。現在是爪機,有電腦再來更新。如約更新 ods,所謂操作型資料儲存,其特點是面向應用 需求驅動 自頂向下建設的,沒有成熟的經驗模型可借鑑,完全是終端應用需要什麼建什麼。上下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