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華傳統文化和國學就是儒家文化,中華傳統美德都來自儒家,是這樣嗎為什麼

時間 2021-05-10 19:11:57

1樓:一十爾玉

中國傳統文化,上下五千年,從黃帝開始,就已經有了悠久的傳統文化,儒家文化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而已,當然儒家文化是對中中國人影響比較深遠,傳播更加廣泛的中國代表性文化。

2樓:莫閒時

可以叫做「新儒學」文化歷史是不斷發展的所謂傳統就是後人對先人的繼承

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到兩晉玄學到佛教本土化陸王心學都算是傳統

等過個幾百年我們現在的網路段子說不定也成了傳統

3樓:撩人

中國文化很廣,並不是一家代表主流,理當是雜家。這跟先秦不一樣,上面說中國文化主流是儒家我都被笑抽了!請問春節是儒家的嗎?更別扯其他

4樓:言必有證無情緒

讀過四書五經的,嫌麻煩唯讀過四書的,甚至唯讀過論語的,同時他也讀過其他諸子百家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儒家對比百家,就是主幹對比各種枝條。忠孝仁義信禮,儒家主要倡導的內容,道德制高點儒家已經佔據了。讀書就是要參與政治(學而優則仕),平時也可以風花雪月,但歷代的讀書人都是忘不了要「幹點政績的」,比如柳永,情詩詞寫得那麼好,那麼多,最終人家還是想做個好的地方官。

所以傳統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傳統美德就是儒家道德,這話糙但確實是對的。歷代佛家改革,硬往佛家裡新增儒家的東西(比如禪宗惠能的壇經也相當於小半部孝經),道家也一樣做派,然後他們就能存活得較好。

5樓:徐曉鋒

這個說法狹隘。

先秦諸子百家,都有精華。幾千年歷史,江山輩有人才出。儒家治世之學,精華很多,但絕對不是全部。開放,學習,是人生的基本態度

6樓:霄霄

當然是不然科學思想是來自西方嗎?這個問題你怎麼回答?

不是。因為所有科學思想都是本來就有的,西方人不過就是總結,教育,提倡的。所以科學思想不是來自西方。。。

誰總結,發展,提倡,這個思想就是誰的。同樣你認同儒家思想你也才會認同所有中華美德。並且學習這些美德,發展傳揚這些美德。

如果不是這樣,你打算怎麼做?新瓶裝老酒,把這些東西都說成是中華美德,打死不承認是儒家文化。

你不承認他就不是儒家文化了嗎?你怎麼費事有什麼用?新一代長大之後閱讀古籍追根溯源,他還會知道這些都是儒家思想。

知道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王安石,也會知道春秋三傳,知道三禮。然後他們也會像你們一樣,反抗你們的權威,據理力爭為儒家文化正名。

個人覺得搞思想閹割,就憑你們純屬瞎胡鬧。放棄吧!

7樓:長風

這種問題顯然是在引導乙個負面和否定的回答的。也就不用回答了,反正設問者也知道回答應該是什麼、會是什麼。

不過,有個引申題目其實挺有趣的。其實還有個類似正規化的問題,但是並不會被以設問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已經固定好了的陳述句的形式出現,對比起來看,可就有意思了。

那就是:

「現代文明」都是來自「西方」、「西方的philosophy/religion」。

8樓:人不三俗枉少年

1、是這樣嗎?不是。

2、首先,中華傳統文化與國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國學的範圍目前還沒有明確劃定,不能與中華傳統文化劃等號。

其次,儒家文化屬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真子集,是被包含而非等同。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都來自於儒家。這句話犯了常見的「肯定」錯誤。在做文綜類問題時,凡出現「都」、「全部」等字樣,如無意外,大多錯誤選項,因為只要有乙個特例,這句話就不成立。

以上這段話,如果改為「有人說中華傳統文化和現在所稱的國學大多數是儒家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基本上是儒家由儒家倡導」,則此句話成立。

裡面涉及到幾個問題,

1、什麼是國學?這點搞國學的人自己都不清楚,就別隨便來蹭概念。國學自清末提出以來,定義一直在變動,目前出現的國學雜而又亂,打著國學名號賣私貨的多如牛毛,我一般都視為割智商稅。

2、中華傳統文化包含了儒家文化以外的諸子百家,道家、漢傳佛教等等等等,這些都不叫文化了?

3、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範圍太廣,且定義不明。舉個例子,忠君愛國是傳統美德麼?君不正臣投外,譬如伍子胥。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嗎?父不正子奔他鄉。

傳統美德是個筐,什麼理念都能裝。

9樓:喵星掃地僧

所有向你推薦儒家又不告訴你這玩意兒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混官場(國企大公司等於官場)、騙下屬的,都是壞人。

傳統美德大部分來自儒家沒錯,論語就是部美德詞典,不過你要全按美德辦事,恭喜你成了理想的下層工具人,上層聰明人都是嘴上說著美德,實際上緊盯利益二字的。

10樓:趙冬

儒家,是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的乙個學派。儒家和其他學派都有交集,辯論,取長補短,集百家之所長。估計將來的新儒家,是可以包容像科學,哲學的世界級學派。

儒家對社會的理解,對人類發展的理解,對人的理解,對教育的理解……等,是全面的的和和有相當深度的。

11樓:巍嘯

說這話的,是儒家的黑粉吧。或者是,真腦子瓦特了,又或者類似釋迦的波旬。

儒家的歷史功過是非,人云亦云,各有各的看法。

但在這件事情上。

老子在孔子先。先有道德經,再有儒家

上善若水。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還有黃帝四經,出書時估計孔夫子都沒落地呢

大堇氏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靜,柔節先定,良溫恭儉,卑約主柔,常後而不先。體正信以仁,慈惠以愛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

說回來,莊子記載孔子說,天下有三種美德。

第一,長得帥;第二,聰慧過人;第三,領袖氣場。

孔子曰:「丘聞之,凡天下人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說之,此上德也;知維天地,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眾率兵,此下德也。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而名曰盜蹠,丘竊為將軍恥不取焉。將軍有意聽臣,臣請南使吳越,北使齊魯,東使宋衛,西使晉楚,使為將軍造大城數百里,立數十萬戶之邑,尊將軍為諸侯,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收養昆弟,共祭先祖。

此聖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願也。

12樓:嘉亮字覺

中華傳統文化,是儒釋道的混合,是根植於,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發展出的定居的農業文明,和北部的游牧文明,南部的原始文明(春秋時楚國傳統上就崇尚巫蠱),以及與沿著海上與陸路商路傳播的不同文明交匯產生的結果。儒家文化,是其中的主流文化,但並不能說兩者相等。

打個比方,中華文化是一棵成長了萬年的大樹,而儒家文化,可以說是樹幹的主要部分,但是樹根、樹皮、樹葉,才組成了完整的樹,甚至Sunny、雨露、泥土,也在大樹的成長中持續融合入了大樹。

再舉個例子,儒家文化從孔子始,而《論語》中記載孔子見老子,執師禮,那麼孔子是把老子當做老師學習的。再者,現在的考古證明在五千年前就已經有了《河圖、洛書》的應用痕跡,也就是孔子說的「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安徽含山龜腹玉片上的洛書影象,距今五千多年,要比孔子早了一兩千年。這正是中華文化的深深根系,種植在這片土地上,浸潤在先民們的汗水、血水、淚水裡。

2. 國學和中華傳統文化,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學校裡講授國學、大概率會講四書、五經等古人著作。

而如果講中華傳統文化,大概率會講各種歷史故事,如頭懸樑、錐刺股讓我們知道應該努力學習,如岳母刺字讓我們知道應該熱愛國家。所以,國學更多的是講所謂實用的處世、做事的經驗,而中華傳統文化,更多的是講這個民族底蘊裡的價值觀、道德觀。

3.說中華傳統美德都來自儒家,我覺得是不準確的。

首先傳統美德在當今未必是美德,比如男主外、女主內,這在傳統的農業文明、甚至採集文明中,是合適的,由於生理原因,男性應該更多的去體力輸出。而在當今的文明中,腦力的重要性要大大重要於體力,而如果讓人口中1/2的女性都主內、在家,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其次,正如前面所說,中華傳統文化,是一種相容幷蓄、持續發展的文化。如果說中華傳統文化有唯一的乙個核心,那麼平等、包容、持續進步是我認為的核心。而儒家,是由於農業社會的特性、包括各民族共融的特性,包括在歷史發展中,由於佛學、佛教、道家、道教的競爭,儒家也有自身的持續變化。

所以儒家本身就沒有乙個標準、確定、唯一的概念。對一件事情對錯的判斷標準本身不夠一致,當然不能說中華傳統美德都來自儒家。這不準確、也不全面。

下面我來說一下,為什麼我說平等、包容、持續進步是我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

平等——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是陰陽文化,儒家之前,陰陽概念夏商時代就已經開始,陰陽理論戰國時代就已經成型。這根本上是由於,中華傳統文化是農業文明,太陽重要、但是光曬太陽地就會旱死,夜晚重要,但是不出太陽禾苗就不會長。我們早就知道,太陽、月亮同樣重要,世間萬物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

雖然隨著文化發展,會有對周邊文明的鄙視鏈出現,比如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說法。但隨著民族逐漸融合,朝代持續更迭,我們民族的基因裡,始終有乙個根植其中的平等觀念在。萬物生靈與人平等,人與人之間平等,

包容——這一點不用多講了,無論是從漢唐進入中華文明的佛教文化;以及元、清融入中華文明的商業、游牧文明;包括從近代融入中華文明的希臘、西方文明,雖然總是伴隨著鐵與火、血與淚,但是這種種文明,都逐步的融入中華文明血脈。這當然說明了外部文明文化的強大與先進,更說明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我們會放下自我去聽取,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我們會把過去的自己全部拋棄掉去聽取,但是環境還在,我們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基因還在,我們還在用方塊字交流;血脈還在,先賢的書還放在書架上。

所以,我們最終,是會包容一切,運化一切。當然,包容不是放棄自我,水泡了茶葉,叫做茶水,不再是水,也不只是茶。

持續進步——《周易·易經·乾卦第一》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我們從自己骨子裡知道,付出總有回報。這還是由於我們是農業文明,土地是聰明的,他對得起我們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雖然有可能有狂風驟雨、冰雹暴曬,但長期來看,十年、二十年來看,土地是聰明的。

所以,我們的文化中,持續努力帶來持續的進步,是我們堅信的。

以上,是我對題主問題的回答,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為什麼說中華傳統文化的目的是培養君子?

wyxygmx 我明白題主想表達的意思了,不過嚴謹來說,這樣表達的話,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了。君子人格,是儒家文化為中國文化做出的重要貢獻。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但,這是乙個前者為後者子集 後者包含前者的,層層遞進的關係。君子人格不是全部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也不是全部的中國文化。所以,中...

傳統文化和國學文化一樣嗎?

扭筆 肯定不一樣的。傳統文化,一般是指某些活動或者行為方式長時間按照約定俗成的做法去做,逐漸形成了一種類似風俗習慣的東西,其實風俗習慣,習俗就算是傳統文化吧。如今,在中國,傳統文化很多都已經變了味了,特別是在城市,都成了形式化的東西。如果想要見識真正的傳統文化,去農村吧,有大把多。國學文化,既然帶有...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用「科學」來批判中華傳統文化?

ycyjr 科學用區區二百年時間創造了遠大於數千年之總和的生產力,科學使大部分人類遠離了饑饉,科學使人類平均壽命提公升了兩倍不止,科學使不同語言不同地區的人可以共同研究乙個問題,科學使人類種種幻想變成現實,而經過了科學檢驗的東西,基本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受批判的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往往是那些已經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