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擁有義大利後為什麼不還都羅馬?

時間 2021-05-10 07:14:20

1樓:

刺客信條2:兄弟會裡邊有很詳細的介紹。貝利撒留收復羅馬後,羅馬被羅馬兵破壞和劫掠了;在義大利被收復後不久更野蠻的倫巴底人來了,羅馬始終沒有控制義大利全境,政局不穩。

根據刺客信條2:兄弟會的描繪來看,哪怕是16世紀的羅馬其實都殘破不堪,除了梵蒂岡這種好地方。

2樓:

因為根本就沒必要。

對於當時的帝國,或者自共和國時期、統一帝國時期到希拉克略時代為止的羅馬帝國來說,富裕的東部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的硬體條件均要遠遠優於同時期貧窮落後的西部。

優士丁尼大皇帝治下的羅馬帝國絕大部分的田畝賦稅來自希臘、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敘利亞,糧食來自北非,兵源也大多來自人口稠密的東部,這也是一百多年前康斯坦丁大皇帝遷都到新羅馬的真實原因。

西部不僅貧窮落後,且地緣格局惡劣,時常遭受來自各個不同方向、不同部落的日耳曼夷狄的巨大軍事壓力,是不折不扣的四戰之地。事實上,即使是帝國分治後的西部也已經很久不再以羅馬作為政治中心了,皇帝絕大部分時間待在靠近前線的公尺蘭或拉文納,軍隊也大多駐紮在義大利半島北部靠近阿爾卑斯山陰的公尺蘭或公尺蘭附近的幾個據點,便於隨時集結以發動對日耳曼等夷狄的軍事行動,或至少用於遲滯其對帝國本土的衝擊。

當然,雖說:

這些夷狄對於帝國來說威脅並不大,充其量也就是肌膚之患的水平,本來也不足為懼;

但在東部毗鄰的波斯就不一樣了。這是乙個真正的心腹大患,擁有與當年希臘一樣的高勢能文明和強大的軍事實力,處理不好完全有可能動搖帝國的根基;出於能夠快速集中兵力、糧食和軍費開支等戰略資源與波斯死戰的考慮,新羅馬的地理位置極端重要,需要重兵把守,有時甚至需要皇帝本人親自去統領;

貧窮落後的西部入不敷出已經一百多年了,無論是重建羅馬城還是恢復經濟都需要朝廷調撥大量財政補貼,曠日持久,且產出遠遠低於投入,幾乎等於純粹在燒錢;

西部還需要大量軍隊常駐,而東部同時也需要同樣數量的軍隊駐防安納托利亞以防範波斯,無論兵力還是財政壓力都十分巨大,且後疫情時代羅馬損失了大量成年人口,而這對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帝國來說,分兵駐守根本就不現實

自收復失地運動後期羅馬與波斯翻臉,撕毀互不侵犯條約之後東部的軍事壓力驟增,羅馬甚至一度陷入兩線作戰的極其危險的窘境,根本就自顧不暇,再調撥部分兵力去防守西部實在是有心無力。

最後附上萬能的尼基弗魯斯二世皇帝在給教宗約翰十二世的回信,我覺得皇帝本人的觀點已經能很好地能解釋這個問題了:

「你們都來聽聽啊,這個沙雕教宗難道不曉得先帝聖康斯坦丁早就把帝國的道統、元老院和朝廷所有的美德都搬到(新羅馬)這兒來了嗎?舊羅馬城裡除了一幫子打漁佬、販夫走卒、抓雀人、私生子、庶民和奴隸之類的粗鄙村夫之外啥都沒留下。」

3樓:Frank

因為兩百年前的君士坦丁統一羅馬之後,就遷都君堡了,君堡在這200年越來越發達,羅馬越來越衰弱。

包括後面西羅首都先是公尺蘭後是拉文納,羅馬那個時候都200年沒做過首都了。羅馬人在考慮首都方面也一直是實用主義,君堡論交通發達,論易守難攻,論市容市貌,論吸錢能力,都比已經半廢墟化的羅馬強太多了

查士丁尼西征導致了拜占庭帝國的衰落嗎?

OptiamoPrinc 不是是帝國財政崩潰吧 雖然東羅馬帝國的財政狀況好一些,但是整個東部也變得不穩定。西征期間有時候連軍餉都發不出來,迦太基守軍還因此譁變。然後就是大量的自然災害,天災人禍一直不斷,火山爆發,瘟疫 這都算是到了大黴。但是我比較反對 如果沒有查士丁尼大瘟疫的話,拜占庭帝國會更加穩定...

查士丁尼一世西征的過程中為何忽略了高盧南部(納爾榜西高盧)?

magetronforeve 1法蘭克那時候在貝利撒留打東哥特時是比較支援的 趁火打劫北意 和東羅關係本來也沒破裂。2法蘭克不比汪達爾和東哥特,汪達爾弱雞,東哥特內部不穩。更不說此時東羅也無力再出兵 東哥特叛亂都是靠貝利撒留反覆拉扯機動才守下的 3南高盧也不是查士丁尼的戰略目標,意義完全沒有北非和羅...

為什麼查士丁尼恢復古羅馬帝國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再征服是比較成功的,6世紀 不單單是這個時期 的戰役的勝負是捉摸不定的,它的戲劇性後果致使很多戰爭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個提問本身就有問題。一件事情實際上失敗了,並不意味著這件事當初是不可能成功的。舉個例子,一枚硬幣我擲出了反面,我能不能說這枚硬幣當初就不可能擲出正面呢?當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