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圖斯特拉為什麼上山又為什麼下山?

時間 2021-05-10 01:17:11

1樓:目成

想分開來作答叭,雖然其實上山和下山是具有同乙個邏輯的,兩者也都是「永恆輪迴」上的一環。

下山:1.蘇魯支本身對人類是保有大愛的,因為這份深沉而熱切的愛所以想要人們告別舊有的奴隸道德。

他認為在上帝已死的時候,「人類可以沒有上帝,但不能沒有未來」,他的心裡仍然有一種責任。所以他選擇下山,如同太陽一樣將智慧型送給人類。

2.蘇魯支的下山看似是一種「墮落」,但這種「墮落」並不就是世俗意義上的縱容和放棄自我,相反的,這樣的下降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上公升。在通過上公升而追尋到精神之後,蘇魯支也需要通過下落來返回身體、回歸「人」的生活,只有這樣他的智慧型才不是輕飄飄的、虛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是有著更多視角的更完整的智慧型,更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所以,蘇魯支的下山也是一種自我的實現和對其智慧型的豐富和發展。

3.蘇魯支是希望通過下山來尋找到真正的同伴的,他和太陽一樣是會因其所照耀的人們而感到幸福的。蘇魯支將自己的超人理論傳遞給人,不是單純處於同情而做出的贈予,蘇魯支和感受到其智慧型的人猶如太陽和受到太陽照耀的人,他們不是上帝和教徒,他們是相互成就又相互汲取的。

蘇魯支從「照耀」本身中收穫幸福,他期望自己的理論能真正促進超人的誕生。而如果只待在山上,他最終會沉淪在一種「山上的優越感」中,並不會收穫真正的幸福和滿足,反而會被環繞在「寂滅的悲哀」之中,他因而選擇下山。

上山:1.蘇魯支上山是為了汲取智慧型,讓杯子重新裝滿。

因為只有上山以後,才能達到更高的高度,擁有更加超脫的、巨集觀的、甚至是形而上的視角,因而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真相,也才能獲得更高層次的智慧型。所以他需要不斷上山以使得自己始終保有智慧型,更加明晰事實。

2.蘇魯支的上山同樣也是要「洗去」一些自山下沾染的東西。在下山的過程中,蘇魯支接觸到了很多人,比如肉體的蔑視者、虛偽的宗教捍衛者、和「羊群」,在與這些對抗的過程是會讓其也產生損耗的,他需要通過上山來消化山下的內容,來「澄清」自己和自己的理論,來保持自己的「跳舞」的狀態,而不是一昧被山下的東西所束縛。

3.蘇魯支的上山和下山是一體的,有下山就一定需要有下山,以此形成一種「永恆輪迴」,兩者本就不可分割。蘇魯支的下山其實就預示著他終將回到山上,而上山也同樣是下一次上山的開始。

2樓:蜜煉川貝枇杷膏

查拉圖斯特拉乙個人在山上待久了,下了山,看清了世人,又帶著一眾高人回到了他的山洞。

為什麼下山,因為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繼續留在山上,要麼下山。前一種選擇其實就是不做任何改變,後一種是改變目前的現狀,產生變化。

當你忍受痛苦的時候,擺在你面前的也是兩個選擇,要麼繼續忍受,要麼做點什麼。

任何乙個人都會抱著僥倖心理做點什麼。

哪怕查拉圖斯特拉終於帶著信徒回到了山上,他還是最終選擇再次離開山洞。

3樓:黃琨

我最愛兩種孤獨,一是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

二是查拉圖斯特拉式的,因孤獨而豐富,因豐富而愛分享。就像蜜蜂採集了太多的蜂蜜,希望將蜂蜜送給他人。

於是,就像樓上大神說的,查拉圖斯特拉認為自己擁有了太多智慧型,就要下山,將他的智慧型分享給別人。

所以他要的不是信徒,而是朋友。------查拉圖斯特拉是我見過最最「自我中心」的人。

他想修行,便上山享受孤獨和靈性,一修十年。

他想將智慧型分享,就下山「交友」。

他下山是為了分享智慧型,出發點是「自我」。而不是因為世人需要拯救(出發點是他人)。

查拉圖斯特拉對走鋼絲的人怎麼理解?

蜜煉川貝枇杷膏 查拉圖斯特拉對走鋼絲的人在言辭上冰冷,但是行動上熱切。在走鋼絲者臨死前,查拉圖斯特拉打碎了他心中的幻想,向他展示了純粹的現實,沒有魔鬼,也沒有地獄,人死的時候,靈魂 意識 便消散了,而肉體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腐爛。走鋼絲者說,如果是這樣,那我跟動物又有什麼兩樣?查拉圖斯特拉用或安慰或冰...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裡的一句翻譯

歸伶昌 我覺得這個詞就是超越或者戰勝的意思。你們做了什麼來超越人?就是 你們做了什麼來超越作為海德格爾意義上的常人的狀態?這是一種內在的自我的超越,就是對自己的戰勝,戰勝內心的軟弱與對權威的屈服。 Dawn 有老師講過玉了。我再添點磚好了。berwinden 在 漸舊 擊敗,戰勝 苦難等 Nitzs...

怎麼看待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原來是果殼兒吖 誠如上面幾樓所說的,這本書囊括了尼采的大部分思想,包括,超人,崇高,婚姻,性,國家,權利,慾望等等零零總總各個方面的思想,文章的寫作方式像是隨手記下的思考片段,其中有各種巧妙的隱喻借喻,值得慢慢玩味的閱讀。不管是真正理解還是誤讀,我相信專業與非專業,不同年齡職業的人都能收貨品味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