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後後四十回中是否有曹公親筆

時間 2021-05-09 22:53:37

1樓:秉正

我覺得肯定有。

許多紅學家都認為曹公應該是寫有後幾十回的,即便沒有修改完善。但這幾十回的殘稿由於不明原因丟失了。可是遺留下來一部分是肯定有。

後四十回現在看法變成無名氏續,高鶚,程偉元編纂。但我不管是誰續,看到八十回以後,很難找到之前妙語連珠,使人眼前一亮,語言縝密的文筆了。最直接的體現,我看的過程中,前八十回被我畫了好多有文采有意思的語句,但是到了八十回以後,幾乎沒有了能畫下來的地方了,乙個普通的讀者都很容易感覺到二者的區別。

但是直到我看到了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文中黛玉試寶玉:

「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

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麼樣?

」這樣的話,即使不難寫,沒有一種行文習慣也是難想到要寫的,而對比一下,比如第三十一回:「寶玉見寶釵淡淡的,也不和他說話,自知是昨兒的原故.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 也只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沒好意思的,越發不理他.林黛玉見寶玉懶懶的,只當是他因為得罪了寶釵的原故, 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懶懶的.鳳姐昨日晚間王夫人就告訴了他寶玉金釧的事, 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說笑,也就隨著王夫人的氣色行事, 更覺淡淡的.賈迎春姊妹見眾人無意思,也都無意思了」。對比這兩段,感覺文風,都是縝密細膩的文筆。

也許這兩個對比一下說服力較小,可是九十一回冒出的這一段給人的感覺確是眼前一亮。——因為從八十回開始到這,再也沒見過這種寫法了。

接下來就更高潮了,還記得讀到這我興奮的拍桌子,那是真理解啥叫「拍案叫絕」了。

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是看到林黛玉以寶釵試自己,自己回答不管寶釵怎麼樣,我只要你。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說瓢是會被水帶走的,寶玉說,水流水的和瓢沒關係,瓢本身是不動的,我不會走。

黛玉又說:水止珠沉,奈何?,意思是我死了呢?

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你若死了,我的心也就像沾了泥的柳絮飛不起來了,誰再招惹也沒用)黛玉道:

佛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

(三寶,佛法僧。)(我就是那老和尚,堅決不打誑語,我跟定你了)。

黛玉低頭不語。拍案叫絕呀!

老夫讀到這覺得。八十回後呆呆地文筆怎麼又活了,寶黛二人又變得和從前一樣機靈活動了。我是絕對不相信這是續者寫的這段。

正如提者所寫,結合後面的一些文筆也能看出一些。所以我覺得紅樓後四十回中必有曹公殘筆。

2樓:

有一些曹公的殘筆,比如第九十回中一小段描寫穿著,賈雨村進破廟和一老僧的對話前段,還有最後以甄士隱和賈雨村結尾的前段看來都是曹公的手筆

《紅樓夢》後四十回有哪些好的片段?

金秋 一日,行到毘陵驛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乙個清靜去處。賈政打發眾人上岸投帖,辭謝朋友,總說即刻開船,都不敢勞動。船中只留乙個小廝伺候,自己在船中寫家書,先要打發人起早到家。寫到寶玉的事,便停筆。抬頭忽見船頭上微微的雪影裡面乙個人,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一領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向賈政倒身下拜。賈...

《紅樓夢》後四十回曹雪芹原本寫了嗎?

高廷貞 世上數以萬計的人關心 紅樓夢 的結局,由此關心八十回後原著的下落,其心可嘆,其情可憫。依我看大可不必,因為從內容上來說,前八十回已是全本,殘本只是形式上的,只要讀懂了前八十回,也就沒有這個不該有的遺憾了。僅舉一例。人們都關心正冊十二釵的結局吧?前八十回都已交代清楚了,九釵死於非命,只有三釵僥...

《紅樓夢》後四十回有沒有讀的必要?

非常有必要,這是培養審美意識和甄別好文的一種途徑。舉例 黛玉之死 尤三姐之死 尤三姐是自刎而死,曹公憐其剛烈,一句詩概括,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黛玉之死就比較慘了,落到高鶚手裡,沒有詩,而是細細描寫乙個病人的屍體變僵硬死去的過程。如,翻白眼,身子漸漸冷了。水公尺不進,準備後事,擦洗身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