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的完美境界是什麼

時間 2021-05-05 18:16:40

1樓:小錦蓮蓮

孔門三樂

世界上那麼多學說,唯有孔子說修行的過程是快樂的,修行的結果是快樂的。

也只有儒家經典裡才會跟我們提顏回之樂。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當然,儒學還有另外乙個特點:不是自己說自己有多高尚,而是做了什麼讓周圍的人安心信任尊敬。

2樓:欲知

孔子曰:食色性也。

承認本性的存在,認為本性可疏導,可塑造,走了一條以美促善為主線的路子,附帶懲惡揚善。

完美,正如數學一樣,你在現實世界永遠找不到任何乙個點,任何一條線,任何乙個面,那些完美的點線面從來只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而不存在於現實中,所以完美是目標,是燈塔,追求完美的過程使人更優秀。

儒學的道德從心起,而不是從腦起,不用去思考為什麼,用心去感受,用感受器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內省而外觀,己欲達而達人。

3樓:趙冬

循大道,而使天下所有人有其德。就是聖人。

古人有道生萬物。這萬物無所謂好壞,善惡等。德者,得也,物得以生生,知得以值道之精。道與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

明明德。就是通過學習,獲得,發現,至善的德。

4樓:孔家歷史愛好者

儒家的倫理思想以道德問題為核心,是一種典型的倫理型人文主義學說。其中,「仁」是儒家道德理論的基本原則,是各種道德規範道德要;求的基本出發點,儒家的道德規範體系正是以仁」為核心展開的。

儒家提出過很多的道德範疇,在具體的道德方面提出過某些特殊的要求,除了「仁」,還有義、禮、智、信、忠、恕、孝、悌、溫、良恭、儉、讓、寬、惠、敏等,這些德目都是「仁」的體現,都是從「仁」的基本原則下派生出來的。與之同時,它們反過來又可以歸結為「仁」,或者說貫穿著「仁」的思想和要求。

5樓:王止修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孔子明確指出「聖」是在「仁」之上的道德境界,連堯舜都不能說是做到了聖。

6樓:DaRenXin

至誠如神。

也就是比如今天有人要去撿狗屎。

然後不出門就知道這個人的撿的是什麼狗屎。

狗是什麼顏色的……

其孰乎不差矣。

也就是說煞筆想什麼,君子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了。

而更至誠如神的是,就一眼望過去,天下縱橫多少年都知道了。

所以儒學說平天下就一定平天下。

這就是天命與天運。

說了你也不會懂的。這就是至誠如神。

儒學正統,保留其解釋權。

千年儒家道德薰陶的華人社會為何會拿「媽」來做最日常的罵人髒詞

之乎 人的道德素質,口德,和教育關係不大,只能是聊勝於無。人會罵娘這筆賬更算不到儒教上。關鍵還是在於人,受了傳統教育,能自律,不能自律者,隨便你怎麼教也沒用。罵人者最好的教育,不過與給他吃精神,或肉體上的苦頭。苦頭吃都了,他會想辦法改的。至於首先罵娘,一般情況都是歸結於你娘沒好好教育你。 雋維 原因...

曖昧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我暗戀他 我會因為他讓自己不斷變好,他是我努力的動力之一我知道我也是被他偏愛的女生 不過感覺和普通的暗戀不一樣,我沒有什麼得失心,不太會因為他吃醋他是我的老師 高考加油 這段灰暗的日子,幸好照進來一束光 以前會想象期待在一起,曖昧時間長了,可能沒那麼喜歡了,突然覺得這種各取所需又相對自由的狀態也很自...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學問中醫 養生的四個境界 黃帝說 我聽說上古時代的 真人 他們洞悉自然界的規律,掌握陰陽變話的機理,吸收吐納精氣,獨力修道,精神內守以養精氣,全身內臟肌肉協調一致動,所以他們與天地同壽,沒有終結之日,這就是 與道共生 中古時代除了 真人 外,還有 至人 他們敦厚淳樸,養生方法齊全,能夠契合陰陽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