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兩個物質在方程式中可以發生反應?

時間 2021-06-02 11:37:23

1樓:

首先,常見的無機反應分為兩大類:

復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

酸鹼中和易發生,氧化劑與還原劑易反應。

還有總的原則:放熱、增大混亂度的反應容易發生。

當然,「化學事實是頭等重要的。」就算有什麼規律,也需要對常見物質的基本性質有所了解。一方面是舉一反三,一方面是理論也需要事實支撐,或者說推理的起點。

我介紹一種我自己覺得比較好用的思路如下:

首先,幾乎所有化學反應都是可逆的,只是我們一般把K>10^5的視為不可逆的。既然化學反應一般都有其限度,那麼我們可以從正反應和逆反應兩方面考慮。所以我們考慮的不只是反應物,更應該考慮如果發生反應生成什麼。

在高中階段,常有以下規律:

強氧化劑+強還原性→弱氧化劑+弱還原劑

強酸+強鹼→弱酸+弱鹼

溶解度大→溶解度小

沸點高(難揮發)→沸點低(易揮發)

……這些過程容易進行,但只是粗略定性的規律。另外,上述性質中的酸鹼性、氧-還性等強弱都是指相對強弱。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如何從物質的性質著手去分析它的變化的原因?

2樓:言靜九如

先看一下物質是否會發生反應,首先要判斷物質的基本性質,氧化還原性,酸鹼性、金屬性,非金屬性等等。就是在平常中老師講課時積累和書本上有的。

3樓:viper

初中的就是背吧, ,整理,記住,對付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重複,我記得當年方程也是背的,每天早上語文完事就是化學,而且初中的題型很固定,做幾套卷子就跟流利,對付初中化學說白了就是拿題目去懟,量變引起質變,當時我中考太激動了,有幾個單位沒寫,給整了97(滿分100),加油,啥也別說了就是做題,背方程,多看,

高中至少有幾百個方程式,判斷方法就是氧化還原反應,一般的放大就是知道元素常有的價態,然後用得失電子守恆來配平就可以,很簡單,知道基本的原理就可以做的很快,

4樓:夜光

預習九年級化學,不知道你們的進度,所以也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四大基本反應型別

①化合反應

②分解反應

③置換反應

④復分解反應

對於①和②,你能判斷乙個反應是否屬於這兩種反應型別就可以了

對於③和④,第一,你要能判斷出乙個反應是否屬於這兩個反應型別,第二,要有能力判斷出兩個物質能否發生這兩種反應

判斷能否發生的思路

第一步,先不管能不能反應,都假設能反應,這樣我們就能按照反應型別的定義寫出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觀察化學方程式,看是否符合反應的發生條件:

置換反應發生條件:符合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前置後」原則

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這個要求比較多,首先,所有復分解反應都要遵守的原則,「生成物中必須至少含有氣體或水或沉澱三者中的一種」。在特殊條件下還要附加一些條件。

*「酸與鹽」反應時,還要額外遵循「不能用酸性弱的酸生成酸性強的酸」的規則。

*「鹼與鹽反應」以及「鹽與鹽反應」時,還要額外遵循「反應物必須可溶」的原則。

如果寫出的方程式可以滿足上述所有要求,則反應可以發生,反之則不能發生。

如何判斷兩個Deep Learning 資料集的資料分布是否一致?

OLDPAN 我不知道如何通過統計的方式去判斷兩個資料集是否分布一致。有時候我會肉眼觀察,不過感覺不是很保險。所以我一般在訓練的時候把兩個分布差距大的 乙個通過指令碼邏輯自己造的,乙個真正現實生活中的資料 資料集,乙個當訓練集訓練,乙個當驗證集去驗證。然後施加自己認為可以將生成資料分布隨機轉換為真實...

如何判斷兩個浮點型資料能否「整除」?

陌上花開 給你一套教程,有時間可以看一下 完全整除是不存在的,類似於比較大小 在浮點數中比較大小很多時候是允許 偏差值 如if 1.00000001 0.000002 0.0000001 這樣 對於整除應該使用 偏差值 處理,允許偏差值的產生 Catelleya 只知道最簡單的常規方法,判斷a是否能...

感覺如何定義?如何判斷特定環境中的兩個人的感覺是否相同或者不同?

宇文 想起來一句在神經生物學上非常經典的話 我不知道 紅 在你眼中是什麼樣子。個體感覺在神經生物學上一直是乙個很複雜也僅僅得到初步研究的問題,不過我最近也沒有關注最新的研究動向,不知道有沒有進展。如果非要在不同個體中造成 同樣的感受 這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哪怕是同樣大小的神經衝動也同樣多少的神經遞質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