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陳戌源當選新一屆足協主席,杜兆才 孫雯 高洪波擔任足協副主席?

時間 2021-05-07 02:39:13

1樓:張平

時間2023年4月,大批中超中甲中乙足球俱樂部退出,在前任蔡振華治下可曾出現過?球迷都曾罵過蔡某人,但他治下,是近十年中國足球政績最好的幾年

2樓:啃泥周公子

希望幾個懂球的趕緊把團隊班子產業政策按足球規律理都清楚。 不懂球的也要有所擔當,沒事時做好吉祥物角色,有事要幫下屬扛一扛,給他們創造更良好的發展環境。

kpi什麼的可以先放一放, 攘外先要安內。 我們能夠接受十年內進不了世界盃,但無法接受十年都看不到一點進步和希望。

3樓:KKPAN

談振興足球太遠了,陳戌源上任至少有一點能保證,職業聯賽正常化了,一些從啼笑皆非到難以想象的政策暫時不會有了,能做好這一點,我認為就比之前幾任強多了。

也不用擔心他曾經是上港的老總,申花的球迷,所以上海就會受到什麼關照,姚明之前還是上海隊老闆,也沒見上海隊有什麼照顧,上海人在這方面是全國最規矩的。

國家隊層面太嚴峻了,之前欠下的債太多了,著手青訓說都會說,但真的去做了,發現要下的各種成本是天文數字,一些中國足球出人的地方人才開始斷檔,青訓看著熱鬧看看幾屆國少的成績慘不忍睹,弄虛作假現象尤為嚴重,作為陳戌源來說,他最多讓這方面有所改善,沒人做的到徹底改變。

有關歸化,陳戌源是極力反對的,但是歸化已經操作起來了,不可能憑個人意志就不做了,特殊時期,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爽一把就行了,這是最合理的,也是各方相對最能接受的,如果歸化作為國家隊的長期策略,我實在不知道我看國家隊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決定也會徹底掘了中國足球少數留存的根,中國足球完蛋了。

4樓:草根達斯

乙個為了逃生買票上船的搖身一變成了船長,儘管大副,二副,輪機長還是專業人士,但是還是不敢看好,你們敢坐這膄船嗎?我是不敢。

5樓:成東燊

中國足球過去風氣不正,成績不行,此次換屆主要是上層對老足協那幫人很不滿。這次給了陳很大的權力,擁有重大事務決策權、人事任免權、財務權,覺得誰不行可以清理出足協,要是都不行甚至可以全部換人!看得出上層對這次人事安排的魄力和對陳的信任。

另外名單裡出現了不少專業人士的影子,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中國足球回歸本源才有希望。目前來看除了A股和國足,zf下定決心想辦的事還幾乎沒什麼辦不成的,這兩件未遂之事現在也都提到了很高的高度,還是看好未來!

6樓:柯夢南

這是改革的第一步,去行政化,完全按照市場化職業化來運作這都是好的現象。不過,話說讓上港的前董事長來當這個主席,以後有啥不太公平的決策不怕被噴嗎?

7樓:舊人隨風飄散

改革是新的長征,改革也是一套組合拳,我一直認為中國足球的深化改革是整個教育體系的改革,他牽扯到了考察方式、體育教學、社會氛圍多個方面,因此走歪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走歪路和不走路。從多重政策的研究、磋商、試點以及實施,國家對於校園體育的研究推進一直在進行,體育教育的從業者也在利用有限的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在時間保障的基礎上讓孩子們有興趣去運動,去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

改革向來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專業人士的大量加入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有多大能量,其他的各方能做到什麼程度的配合,以及我們的社會能不能給改革時間和氛圍。中國足球的改革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撐,或者說它是建立在社會基礎改革之上,這種改革是浩大而又精密的,一不小心就會適得其反半途而廢,我們要給足夠的包容度也要給到足夠的監督和反饋。

總而言之,不能本末倒置,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可剩下的一半路,每一步都將無比艱辛。

8樓:Elmer

陳戌源個人能力出眾。

已經功成名就退休了來足協玩玩足球挺好。

而且中國足球本來就是死馬,治不好不怪他,治好了又功成名就。

而且能用的方法前任都用過了,中國足球本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唯一沒試過的辦法讓他趕上了,

就是歸化球員,把那幾個一天佔著茅坑不拉屎的踢出去。

好比給病人直接換肝換腎。說不定還有得救。

9樓:老朽的朽

天亮了。

其實不管他們有多大的實權,只要他們真的懂足球真的懂中國足球就可以。

相對於謝亞龍、南勇、閻世鐸、蔡振華這些壓根不懂球的人來管理,我更想看陳戌源、孫雯、高洪波、孫葆潔、沈祥福、邵佳一他們的管理。

當初年維泗在擔任足協領導時,為中國足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徐根寶、戚務生、沈祥福、賈秀全甚至於後來的王俊生都是他引薦上來的,也是在王俊生擔任足協領導的時候,中國足球進了世界盃...

中國官僚主義下我不期待他們會有什麼大動作也不會期待國足立馬就變得很好,我只希望他們能為中國足球帶來點新東西,一些先進的東西。

10樓:學術審醜打垮一切

沒有意義,首先足球這麼大的工程,不是這幾個缺少知識和資歷的人能夠勝任的

其次足球的根子有幾個,法律監管不到位,打假球,假合同,裁判無重刑,神仙也不好使

最後足球和中國科技教育一樣,十幾年的培育也不一定見點效果,而假賭黑幾年的時間就把幾十年的基礎打光了,證明這種環境難建易垮

歸結起來,司法,先進專業管理知識,先進足球培養理念,真的職業裁判,缺一樣,中國足球只會持續向下沉淪,搞什麼假青訓都是犯罪分子們幌子

可是當前社會風氣日漸糜頓,誰來實施,誰來監管?

11樓:目中世事

總的來說,中國的足球一直在變化,在向著好的方向變化,雖然過程中很多笑話和白痴級操作。

中國的足球人口在增多,優秀的球苗在增多,小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在增強,踢球無用論在逐漸被淡化。

也開始歸化球員了,只要不是把乙個純黑人和純白人歸化過來,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再一點,不用只想短期的目標,眼光放長遠,出政策要審時度勢,符合長遠利益,唯政績論的意識必須清除。

12樓:

誰當選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如何布下乙個大網來抓魚。

前幾天看到有個統計,中國足球註冊球員才幾千人,對比於我們的人口總量,真的是太少了。但是就這麼幾千人,我們也能贏南韓,差一點出線呢,就這麼幾千人裡挑八個配三個外援我們也能拿亞冠呢。

如果,我們不止是只有幾千個註冊的職業球員,而是幾萬個,十幾萬個,那也許我們就不需要鄭智快四十歲了還在踢球了。

想辦法提高足球人口,提高青少年教練水平,給所有階層的人提供踢球的機會,平台,從幾千人裡挑十乙個怎麼可能比得上在十幾萬人裡挑出來的水平更高呢?

13樓:

有些問題可以得到解決,比如認清楚國家隊的成績是結果而不是原因,這樣至少可以杜絕一些早期出現過的不合理現象;

有些東西是解決不了的,當然也超出了足協的能力範圍,比如說職業球員的選拔和淘汰過程中的高淘汰率以及被篩選下來的人的出路。這是跟中國社會現狀相關的。

很多評價的尺度至少要十年為基礎。當年的「取消公升降級」真正的不良後果是由現在以及之後幾年的中國足球去承擔的。當然,一些比較好的政策也要過去這麼些年才能顯示出效果。

所以我不會對現在這屆班子做任何評價。

14樓:沫小殘

高洪波:請進!

高洪波:哦哦,這不是老裡嗎,什麼風把你吹來了[機智]裡皮:瞧您說的,沒事我就不能來看看高主席啦?我這不是剛從義大利回來嗎,給您帶了點義大利土特產,讓您嚐嚐鮮[呲牙]

裡皮:是是是,以後還要您多指導多安排

高洪波:唉!老裡你言重啦,指導談不上,不過有幾句話我還是要說的裡皮:您說您說

高洪波:老裡啊,咱們革命隊伍是為了為人民謀福利,為人民服務,替老百姓辦實事。積極上進,踏實工作。組織對你寄望很大哇

15樓:

簡單說幾句吧

希望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希望讓足球回歸足球本身

希望讓真正健全的市場秩序推動職業聯賽

希望真正讓踢球的人多一些讓踢球的孩子多一些讓職業踢球的人多一些就這樣吧

革命遠未成功同志繼續努力

16樓:玉山老鷗

我只希望高指導不是去背鍋的,在國家隊輸球的時候,別像以往那樣喊高指導下課就行了。

對於高指導這個男人,我覺得是心疼的,中國足協對他有虧欠。

17樓:

誰當主席不重要,關鍵是要對上能有總局信任不添亂,對內搞得定中超幾大巨頭不被挾持,把聯賽公平性、球員投資人保障性做好,堅持乙份60分的長期規劃執行到位,何愁大事不成。

怕就怕只是橡皮圖章,可以預見的是,除了陳和杜,其他人恐無實權,只是安撫大眾而已。

18樓:風大 可稍息否

有了好的開始就成功一半了。

順便說一下,對於球員前往高水平聯賽踢球提公升能力,建議對俱樂部進行分成獎勵——順勢推出世界足球評價體系以及戰術資料資料庫並建立培養專業分析團隊。

19樓:子明

沒什麼好看的,誰當選主席根本不重要,巴西德國的足協主席是誰你們說得出來麼?也不影響人家足球發展得好。

足球的發展跟國家投入沒有多大關係,也不應該有關係,你們不要以為國家投了多少錢給國足,國家沒有投多少錢,國家也沒有多少錢能投給國足,中超幾十億冠名費,裡皮的工資難道是國家給的麼?

中國足球不行不是足協主席的問題,也不是足協的問題,就是窮的問題,因為窮,踢球的職業球員才幾千個,怎麼選?隔壁日本幾十萬,怎麼比?所以誰來當主席,教練都不重要,僥倖進一次世界盃又怎樣呢?

還不是陪太子讀書

職業體育和中國產車一樣,沒有捷徑,一樣要積累,當我們人均各種條件和發達國家差不多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

所以現階段誰當選足協主席並不能實質改變現狀,偶爾進一次世界盃不能說明問題,要像日韓那樣,幾十年都站在亞洲足球之巔,並長期代表亞洲足球和歐美列強抗爭,那才叫實質性改變。

就這樣。

如何看待詹啟敏院士候選新一屆北大醫學部主任?這將給北醫未來發展尤其是北大與北醫的融合方面帶來怎樣影響?

溫德龍 感覺他來了兩三年,變化還是有的,一系列整合北大各個院系資源的專案開始開展,體育館 新實驗樓等好幾塊工地開建。肯定會造福幾年後的學弟學妹們了,我們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享受了。希望和兩三年前許多答主預言的一樣,北醫固步自封的日子結束了。 震兌 詹院士在演講中刻意強調北大醫學的概念,指出醫學未來的發...

台灣新一屆領導的執政能力如何?感覺好多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學者甚至好多空降的,沒有地方管理經驗

人賤人愛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反過來看 為什麼台灣寧願選擇空降的,沒有經驗的人來當領導,而不是選乙個有行政經驗的,做出過成績的來當呢?有行政經驗的來當領導固然有好處,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尤其是台灣的霉體,更喜歡把那些錯放大來看。所以不如選擇乙個零錯誤的來的安全。 這就涉及到兩種制度的差異。台灣實行的就...

如何看待內娛選秀綜藝實力一屆不如一屆現象?

么么么么呀 感覺選秀越來越綜藝化了,只想博流量,打造買點,看看以往的團,大部分都去演戲了,專注舞台的不多,可能大家都只是想借平台出名吧!也不是要真正搞舞台 最近看了幾集青你2,很是不理解節目安排,斷斷續續的,有些MM沒什麼鏡頭,但是前面很多可以精簡的地方, 說實話,這幾年綜藝全靠翻拍國外,舉個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