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中,五後衛的邊翼衛與四後衛的邊後衛職能上有什麼區別,532與352在邊翼衛上定位有何不同?

時間 2021-05-29 22:44:47

1樓:差不多小子

看見關於足球陣型,感覺又可以過來答一波。

1)陣容結構並沒有絕對優點缺點,只有影響與對手博弈帶來的比賽走向。

2)陣容結構並不能完全決定勝負。

陣容結構可以用三大戰術目標來分類:1)主動控球組織 2)防反 3)死守。

首先,關於352和532的分別。

短答案:是沒分別的。

無論352還是532,他們的戰術目標都是一樣的,就是死守。至於死守是不是等於不進攻,目標0比0完場呢?不一定,戰術目標為死守的球隊也有他們的進攻方法,這裡先不論。

這篇回答重點分析3中堅和4後衛的分別。

如果想看我對433的看法,可以到另一篇回答。

***3中堅和4後衛的分別***

最簡單的答案是,3中堅的陣容結構是4後衛極端化版本。

極端化就是更揚長,但更露短。除了更露短以外,還更花體力。

嚴格來說,領隊選擇3中堅陣容結構的思路是,我想更加屯積中路/逼搶更加侵略性,所以我就選擇了352/343陣容了。

舉乙個352的例好了。

舉這個例前也要知道一樣東西。

就是,一位領隊是先考慮他想要的戰術目標,之後才會擺上乙個他認為可以展現該戰術目標的陣容結構。

**352 VS 442**

我們要問自己乙個問題,在4後衛裡面,那乙個最能夠實現死守的戰術目標呢?

442。

又要問自己,在3中堅裡面,那乙個最能夠實現死守的戰術目標呢?

352。

不要跟我說什麼3142/3322。

3142/3322跟352都是一樣實現死守戰術目標的陣容結構;只不過陣容的球員職能有些不同而已。

442跟352有什麼相同之處呢?

相比起433,4312。442/352中後場人數較多,而且更加緊密。

平行442,352的防守布局有大佬已經提出了,這裡就不論。

你可能會問,那451呢?

是的。 451中後場人數更多,而且一樣緊密。但是451的結構有點尷尬,現在首發陣容已經很小出現了。所以這裡先不論。

中後場的人數和緊密度就是死守的前置條件。例如,萬年442的床單軍團和Conte 在藍軍時代有一段時間都是採用352的死守戰術目標。 (再說一次,死守的戰術目標不等於不進攻)

那麼,352跟442有什麼分別了?

最大的分別是邊線人數。

每一條邊線,352只有乙個防守球員,就是翼衛。所以在理論上,對方只要動用兩個進攻球員就可以overload己方邊線。己方當然不會令對方為所欲為,側中場會往邊線靠。

這時候,352的邊線人數的弱勢就暴露了,要麼你被overload,要麼浪費中場體力。

352的優勢也很明顯,就中路有6位大漢,像我們FIFA一樣密密麻麻,所以非常擅長對抗中路進攻的對手。

至於442就平衡得多。每一條邊線有兩人,中路也有兩位防中。

是不是發現352就像極端版本的442,某一方面更好,但又暴露更多的弱點。

如何選擇3中堅和4後衛,就取決於領隊的能力了。

2樓:Mathaus

4後衛和3中衛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防守體系,邊後衛與邊翼衛均為各自體系中的一環,

因此你只要理解了兩種體系的不同,二者職責的不同也就呼之欲出了

下面進入正題

現代足球發展至今,已經變成了乙個空間爭奪的遊戲

在進攻時,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空間變大

防守端,要壓縮對手的空

因此「壓迫+區域防守」的體系成為了球隊防守中的首選,

這種防守模式下,當對手攻到邊路時,並不是邊後衛乙個人上去逼搶,而是講究球隊要保持緊密的陣型在球場上做整體移動,壓縮對手空間

而兩種體系具體的整體陣型移動方式:4-4-2整體防守移動示意

後衛和中場會組成4-4的雙鏈做整體移動,覆蓋己方防守區域,

即便對手過了第一條鏈,也有第二條鏈進行補位,

保證有球區域以多打少,限制對手持球做動作的空間

這種防守組織方式源於薩基,至於他的來龍去脈和優點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Mathaus:[九合意匡第2期]足球戰術史10——薩基與區域防守

而3-5-2陣型防守中的大思路與4-4-2並無二致,也是講究陣型的整體移動壓縮對手空間,

可以看做三中衛與三中場組成3-3鏈條覆蓋中路空間,邊路完全交給邊翼衛

如下圖:

3-5-2防守陣型整體移動示意

這種體系脫胎於自由人體系,其發展歷程可參見:

Mathaus:足球戰術史8——自由人戰術演變

PS:並不存在所謂5-3-2的陣型,8個人防守用5-3的雙鏈效率要比4-4雙鏈效率低太多,3-5-2與5-3-2可以理解為同一陣型的不同叫法(4-2-3-1與4-4-1-1同理),現實中的5後衛陣型只有5-4-1一種,這種陣型下的邊後衛與4後衛中的基本相同,但效果往往就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言歸正傳,

簡單了解兩種體系的不同後,

看到邊後衛與邊翼衛兩者的區別了嗎?

3中衛體系下,邊翼衛在陣地防守時處於球隊陣地的第一線,身後會有三人鏈條保護,

因此防守端更看重球員的移動能力,並且要有一定的身體對抗能力

對選位、協防、預判、補位的能力要求較低。

如圖,球到邊路時邊翼衛摩西第一時間上搶,身後由隊友保護。

而4後衛體系下,邊後衛處於陣地的第二線,

所以更看重的是球員與隊友的協同跑位能力,預判補位協防的能力,俗稱要求意識好

4-4-2中邊後衛處於陣型第二線,球到邊路時邊前衛進行第一時間壓迫,邊後衛協防補位

球隊第一線被突破,第二線的邊後衛往往選擇且戰且退,等待隊友支援

第一線隊友被過,邊後衛補防拿下球權

比如拉姆、阿茲皮利奎塔等,

選位預判都是世界頂級,但缺乏身體對抗能力,正面防守面積也不夠大,完成第一時間的壓迫上搶就很吃力,因此只適合4後衛的邊後衛

像切爾西的馬科斯·阿隆索、阿森納的科拉辛納茨等,

有一定的對抗上搶能力,但選位能力差,因此只適合踢邊翼衛

進攻中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前插時機的不同

4後衛中的邊後衛講究後排插上

3中衛中的邊翼衛講究第一時間插上

4後衛的邊後衛不會在球隊由守轉攻的一瞬間就前插,

而是先隨著陣型推進整體前壓,當球隊控住球后(對手退守後),再前插幫助進攻

三中衛體系下,邊翼衛防守時位置更靠前,沒有太多後顧之憂,球隊獲得球權後第一時間就要前插,

三中衛體系進攻時邊翼衛會第一時間插上

甚至很多隊伍的邊翼衛承擔著持球推進的任務,進攻中是當做邊鋒在用的(比如孔蒂治下切爾西的摩西,尤文的誇德拉多)

摩西名為邊翼衛,進攻時實際起到邊鋒作用

前插之後的進攻套路

是套邊還是內切?

是與隊友配合還是獨自撐起一條邊路?

是下底傳中還是45度傳中?

這些就沒有定式

還是那句話,進攻中要是充滿了定式,對手防守起來就像應付考試一樣簡單

邊後衛45度傳中

至於5-4-1陣型中邊後衛的進攻職責,

你都5-4-1了你還進攻個毛線啊,老老實實蹲坑防守得了

以上Mathaus:足球戰術史13——貝爾薩與瘋子戰術(上)

Mathaus:[九合意匡第2期]足球戰術史10——薩基與區域防守

Mathaus:足球戰術史7——貝肯鮑爾與自由人戰術

3樓:老湯和小唐

還是說簡單直白一點。

1.532和352本質上沒有區別,同樣3中衛,同樣的兩邊前插位。

2.五後衛和四後衛區別是戰術核心上的不同。以後腰為攻擊核心的隊伍通常會選擇5後衛,比如說幾年前的巴塞隆納。

以邊路為進攻核心的隊伍,通常會選擇4後衛,比如說幾年前的皇馬。

關鍵點是——後腰是否需要頻繁前插尋找機會。

如果是,那3中衛裡的人,必須有強大的補位適應能力,比如馬斯切蘭諾。(中場、後腰為攻擊核心,常需要後衛補充後腰位置)

如果不是,那乙個不前插的後腰顯然已經足夠應付後防出現的空當。比如皮爾洛、阿隆索。(進攻核心在邊路,根本不需要後腰前插)

4樓:豆子哥

定位完全是看戰術和對手。

三中衛如果有個清道夫或者拖後的話,那麼五後衛邊翼衛和四後衛邊翼衛定位基本差不多只是相對進攻時五後衛邊翼衛壓的比較深,下底多一些,四後衛四十五度多一點,但是如果四後衛中場菱形比較緊湊或者聖誕樹時,邊翼衛還是要在邊路拉開空間的。哪怕大4-2-3-1,你看利村打弱隊是邊翼衛基本都快壓到對方大禁區線那的邊線了,隨時準備拉空間。不過一般四後衛配邊后位的話一般都是乙個進攻犀利點,乙個防守穩健點。

一般不會兩個都壓的很兇。一般進攻犀利點那種都是速度快,傳中好,最好有一腳大力射門那種。防守穩健的一般身體素質好,比較均衡,四十五度角傳中比較準,防高球也不錯,必要可以打中衛。

至於3-5-2和5-3-2邊衛的變化,其實就是看需要。對手強,3-5-2變成5-3-2後衛苟一點,一邊會選擇一側適度壓的深一點在反擊中增加接應點或者出球點,對手弱5-3-2變3-5-2,甚至3-3-4。邊翼衛能上能下。

壓的對手喘不過氣來。

比如:巴西門將:迪達,後衛卡洛斯,卡福,盧西奧,胡安,儒尼奧爾,中場:

埃莫森,埃迪馬爾森,小羅,前鋒:大羅,里瓦。你覺得他打是5-3-2還是3-5-2。

還不是看對面。打中國肯定3-3-4啊。打英格蘭這種5-3-2,打德國估計3-5-2和5-3-2來回切換啊。

主要還是看你的配置。

你要有卡洛斯,卡福這種配置肯定打3-5-2啊。想衝就衝,想苟就苟。

你在看當年義大利馬隊,內斯塔,卡納瓦羅,尤利亞諾,贊布羅塔。這五後衛,門前配個布馮或者托爾多,中場阿爾貝蒂尼,迪巴喬,迪比亞吉奧,前場皮耶羅(巴喬)配個維埃裡,活活苟死你信不信。

5樓:故事在繼續

以下回答純屬個人理解:

先回答五後衛的邊翼衛與四後衛的邊後衛的問題

首先五後衛與四後衛,除了邊後衛的職能略有不同,最大的改變在於中後衛人數的不同,而五後衛陣型增加的中後衛可以讓中後衛進而分成,左中衛,中衛,右中衛,人數增加必定會擴大防守面積,從而可以分擔邊後衛助攻後的防守壓力,而進攻時,兩個邊中衛與邊翼衛距離能近,使得在後場區域性的配合更有靈活性。

回到正題,由於三中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邊翼衛的防守壓力,這就要求邊翼衛的助攻傾向更多一些,甚至在某個比賽時段,踢成邊鋒的作用,除了必備的傳中技能,內切打門,與鋒線球員的小範圍配合,後排插入禁區復地,都是現代邊翼衛的常見踢法。而傳統四後衛的邊後衛,助攻時要兼顧身後空擋,與中場隊員的小範圍配合更多,與鋒線球員相距較遠,進攻端的任務更多放在中前場,常常需要經過中場的組織梳理,再將球交給鋒線。邊後衛通常在後排插上時,前鋒早已在禁區內埋伏好了。

第二個問題,532與352,無非是把兩個邊翼衛放在更靠後的位置還是更向前的問題。

這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對手的強弱與教練的布置,對手前場邊路更強,顯然邊翼衛的位置要往回拉一些,反之,對手邊路防守較為薄弱,己方邊翼衛可以適當前壓,個人覺得352與532本質區別不大,只不過是戰術傾向的選擇不同而已。

足球比賽中踢後衛的就只想踢後衛嗎?

JINNING 其實每個人都有顆進球的心,所以無論踢哪個位置都要有進球的準備,即使你當後衛。前鋒只不過是離對方球門比較近 射門機會比較多而已,中場 後衛也能夠通過突破或定位球等機會取得進球。而且通過精彩的防守來阻止對方進球也是一種讓自己或觀眾都興奮的感受。說個題外話,當上了職業球員,不是說你想踢哪個...

足球三後衛體系中,對於兩個邊翼衛有哪些要求?

黎歌 邊翼衛和邊後衛的要求已經不一樣了,兩者完全是不同防守體系下的邊路配置,前者踢得好不一定適合後者,反過來也一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孔蒂帶切爾西用的阿隆索和摩西,這兩個人很契合三後衛體系的邊翼衛位置,但是在薩里麾下的邊後衛則失去了此前的鋒芒,摩西甚至已經去了土超。籠統的來講邊翼衛的攻擊屬性要大於防守...

求告訴足球比賽中中後衛的一些小技巧。本人新手,我不想踢比賽像個局外人

卡卡西瓜 幫助一下高中小朋友。既然讓題主踢中後衛,應該是看重你某方面的才能,比如高大威猛或是身體素質優秀。我覺得你應該練好開大腳 解圍 靜止的 運動中的 半高的足球,爭取第一時間把球破壞,能做到這點就可以第一時間脫離危險,也很漲氣勢。但是以後還想繼續喜歡足球的話,從基本的傳接球練吧,考進大學有得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