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和蒙古的野狐嶺之戰中,金軍失敗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5-29 22:44:47

1樓:公孫珣

路人實在是看不過眼,我只想吐槽一句傳說中的淚痕大師 @淚痕春雨 ……又是這個道理,又是那個規律的,然後野狐嶺之戰呢?你倒是具體說說野狐嶺啊?!人家 @王陶陶

@大內義興

哦,『最後我們扣一下題』,然『大約』?!

2樓:大內義興

所謂野狐嶺之戰,貼吧早就撕爛的話題,而稱呼野狐嶺之戰,本身就是個誤解。

準確地說應該是野狐嶺-會河堡之戰,戰事先後發生在2個地方,野狐嶺和會河堡(川)。而僅就野狐嶺之戰的規模來說,是非常小的,而戰事的主戰場是在會河堡(川)。

為什麼說野狐嶺之戰規模小,原因很簡單,野狐嶺地方狹窄,兵力數量多就無法展開,而《金史》記載【以勁兵七千遇大兵】(注1),說明在金軍出現在野狐嶺的規模,才約7000人,而大規模戰事發生在之後的會河堡(川)。

(注1)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大安元年,授世襲謀克,復知大興府事,出知太原府,復為西京留守,行樞密院,兼安撫使。以勁兵七千遇大兵,戰於定安之北,薄暮,先以麾下遁去。眾遂潰。

2023年8月,金蒙雙方首先相遇在野狐嶺,小規模戰事或許有,但並沒有發生激烈交鋒,金軍據說【不敢拒戰,退至宣平】(注2)。

然後9月(注3),金軍主帥完顏承裕由於【畏怯】,而又繼續南走,結果在會河堡(川)被蒙古人趕上,金軍潰敗,據說完顏承裕僅僅是脫身而已,此戰導致居庸關失守,而金首都中都(北京)也陷入警戒狀態。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金本紀》強調的敗仗也是最慘的會和堡之戰,在金軍【敗績於會河堡】後,進而【居庸關失守】。

(注2)金史卷九十三: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嶺,承裕喪氣,不敢拒戰,退至宣平。縣中土豪請以土兵為前鋒,以行省兵為聲援,承裕畏怯不敢用,但問此去宣德間道而已。

土豪嗤之曰:「溪澗曲折,我輩諳知之。行省不知用地利力戰,但謀走耳,今敗矣。

」其夜,承裕率兵南行,大元兵踵擊之。明日,至會河川,承裕兵大潰。承裕僅脫身,走入宣德。

大元遊兵入居庸關,中都戒嚴。識者謂金之亡,決於是役。

(注3)金史本紀第十三:九月,千家奴、胡沙敗績於會河堡,居庸關失守。

不過《聖武親征錄》記載蒙古軍隊在野狐嶺大敗金軍,可還是強調在【復破忽沙軍於會合堡,金人精銳盡沒於此】(注4),也就是在會合堡才殲滅金軍主力,其先前的【大敗之】,可能帶有吹噓性質。

(注4)聖武親征錄:金人以招討九斤、監軍萬奴等領大軍,裝置於野狐嶺,又以參政忽沙率軍為後繼......明安來,如所教,俄策馬來降,上命麾下縛之曰:

俟吾戰畢問之也。遂與九斤戰,大敗之,其人馬蹂躪者不可勝計。因勝彼,復破忽沙軍於會合堡,金人精銳盡沒於此。

至於金軍兵力多少?各種吹比的金軍有幾十萬軍隊,看看就行了。

在金末,金軍往往是【一千戶所統不及百人,不足成其隊伍】(注5),千戶不滿百人,說明缺額很大。而元朝方面史料對金軍的兵力記載,也是數字不一。《元史太祖紀》裡金軍數量是【率兵三十萬】(注6),而《元朝名臣事略》則是【金軍號四十萬】(注7)。

出現這個【號】字,就說明金軍數量水分很大,而既然號稱四十萬,那就很有可能不滿10萬了。

(注5)金史卷四十七:今之軍法,每二十五人為一謀克,四謀克為一千戶,謀克之下有蒲輦一人、旗鼓司火頭五人,其任戰者才十有八人而已。又為頭目選其壯健以給使令,則是一千戶所統不及百人,不足成其隊伍矣。

(注6)元史太祖紀:帝破昌、桓、撫等州。金將紇石烈九斤等率兵三十萬來援,帝與戰於獾兒嘴,大敗之。

(注7)元朝名臣事略卷一:時金軍號四十萬,陳于野狐嶺之北。

而前炮黨將領,歷史學家李則芬,就從其軍事專業角度,質疑過金軍參戰兵力的規模,實為誇張。這場戰事說穿了,就是金軍從野狐嶺一路撤退(逃竄)至會和堡,可能在野狐嶺也打了一仗,但肯定是在會和堡被蒙古人打的慘敗,之後蒙古人甚至進入居庸關,而金中都戒yan。

修正漢末三國和一些歷史的偏差

3樓:Edgar Waterston

野狐嶺戰役金軍策略是對的,只能依靠地形優勢阻擊蒙古騎兵。如果不固守,選擇「半渡而擊之」?別鬧了,金軍早已漢化許久,蒙古騎兵擅騎射,沒有有利地形機動性相對於騎兵為0的情況下,步兵幾乎就是天然的經驗包。

畢竟金軍是守勢,縱使兵力眾多也要分配布防,發揮不了優勢。如果要挑金軍的毛病,那就是組織度、兵員素質、聯絡速度等等都跟不上。沒有在獾兒嘴烏沙堡戰況惡化到不可挽救地步前及時排程增援,這才導致防線被撕開缺口整個戰線崩盤。

非要談金軍怎麼贏?那麼我想金軍首先得有完顏阿骨打抗遼那時猛安謀克制下的而且作戰能力不亞於蒙古騎兵的騎兵預備隊吧。總之,軍隊增援、調動速度都得跟得上蒙古人才行。

然而... 在當時鐵木真統領下排程如一續費乙個世紀外掛程式的蒙古人面前,即使如此...也難...

4樓:淡ad

首先分析一下蒙金雙邊的形式:蒙古雖然軍隊人數少,但久經戰陣,戰鬥力強悍。又有成吉思汗、木華黎等優秀的將領指揮,簡直如虎添翼。

反觀金朝,雖然軍隊數量龐大,但普遍戰鬥力不強,而且還有乙個平庸的將領完顏承裕,取勝的機率很小。

野狐嶺之戰中,金方的思路是利用山地限制蒙古騎兵的機動性,這本沒有錯。但金朝的防禦工事是在幾個月內倉促建造的,並非難以突破。如果能建成像後來南宋防禦蒙哥的合州釣魚山那樣的防禦工事,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其次,防線過長,導致軍力分散,難以相互策應。一旦蒙古軍隊突破一點,整個防線就無用武之地。就像二戰德國從阿登高地突破,法國苦心經營的馬其諾防線就失去作用。

5樓:kurinaxx

本人怯懦,畏懼蒙軍野戰能力,加上大軍每日耗費巨大,誤取分兵屯駐山口、掘壕固守、平均分配兵力的戰法,寄希望於每部金軍借助工事分別抵擋蒙軍攻擊,最終蒙軍糧盡而退。然而蒙軍已不是從前只知佔小便宜的匈奴,未作全線攻擊,集中兵力、不怕犧牲先破金軍一點(烏沙堡),金軍既然一線布防,一點被破等於後勤線整個被蒙軍輕騎兵滲透,未敗之軍恐懼被切斷後路不戰自亂,導致血崩式潰敗,主將偏偏還不敢收攏敗軍據城自保,在高機動性的追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解法嘛...有,可以採用端平年間曹友聞第一次陽平關之戰的戰法,分兵一半據守高地,伏精兵於谷地,待蒙軍圍攻要塞時趁夜急進,偷襲蒙軍後背,自軍佔據山間小道俯攻,步兵居兩翼騎兵居中,用豬突猛進加狹窄地形抵消蒙軍機動性,守軍出兵夾擊。這是山地作戰、沒精銳騎兵的前提下擊敗蒙軍良方,雖然沒法全滅高速運動的蒙軍,但至少可以令其受挫退兵。

如果有個人武藝優於蒙軍的重騎兵,可以考慮在山道上正面決戰,集中兵力破蒙軍任意一翼,卷擊中軍,蒙軍即自行崩潰。不過當時這種騎兵只有埃及有。

總之基本不可行,主帥是個軟蛋,行軍萬一猶豫或遇上阻擊,一旦被察覺分兵,以蒙軍機動性也可能在野外將金軍反包圍,到時比歷史更慘。

別信什麼平地決戰,蒙軍此時有重騎兵,大軍師久無功還每日流水價花銀子,就算僥倖打贏回去皇帝也把你踢死了。

6樓:赤青

自大大意,疲於應戰,地理位置不恰當,兵力分散不協條,天時地理人和盡不佔。要想贏:天時,不應疲於應戰,先應以防為主,做好充分準備。

地理,幾十萬大軍不應在野狐嶺作戰,行動不便,宜於分割,不宜排兵布陣,應選擇平原。人和,士氣不足,疲於應戰,懼怕蒙兵,應畜養體力,振作士氣。在此三點下功夫,主要失敗個人意見是在人和,士氣不足,疲於應戰,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蒙古滅金時,金國宗室的命運怎麼樣,誰能詳細講講?

Excalibur Knig 我是完顏阿骨打第三十二代孫,完顏宗弼嫡系後裔,關於這個問題應該沒幾個人能比我知道得更多,現實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金國宗室被蒙古人趕淨殺絕,我們家譜裡記載有位祖先在元朝擔任過參知政事,這是個相當於副宰相的職務,我把宗譜的截圖發出來你慢慢看吧。 務虛 金朝天興元年 1231...

蒙古騎兵 PK 金國騎兵,到底誰的作戰能力更強?

kurinaxx 個人武藝,金軍被蒙軍完爆。乙個每日賞花玩鳥為樂,乙個從幾十年的內戰裡倖存下來,你說誰強?真有的打,為什麼一開始坐擁三十萬精銳還困守野狐嶺?金國承平日久,開國初期的武備完全廢弛,重騎兵基本沒有,直到完顏陳和尚時期才以花帽軍和忠順軍的形式部分恢復。蒙軍雖然一開始以輕騎兵為主,但占領河北...

如何看待在弈城圍棋和騰訊野狐圍棋上出現的神秘 AI 高手 Magister Master(P)?

斐君子 現在看來,人類說與ai共同探索圍棋也是太能給自己臉上貼金了,Google發的nature上有乙個測試,就因為輸入了人類棋譜,master已經0 100輸給了只輸入基本規則然後自學了三天的zero。人類對圍棋的理解只能誤導ai。 韓楚 其實是件好事,畢竟圍棋和其他棋種完全不同,不是靠計算來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