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mf1 7的鏡頭和140mmf5 6哪個虛化好?

時間 2021-06-06 18:57:48

1樓:南國飄雪

我想樓主應該問的是50f1.8

其他條件一樣,140f5.6確實比50f1.8景深淺,但是景深淺不等於虛化好。在不考慮個人技術和拍攝場景的情況,單純從引數來說:

50f1.8鏡頭能為CMOS捕獲更多的光。140f5.

6的有效光圈直徑應該是25mm,50f1.8的有效光圈直徑是28mm,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50f1.7只需要更低的ISO。

50f1.8鏡頭更通透,更容易處理色散問題,成像更銳利。尼康的AF-S 18-140f3.

5-5.6作為變焦頭,鏡頭結構複雜,12組17片(包括1個ED鏡片,1個非球面鏡片),而尼康AF-S 50f1.8是6組7片(1片非球面鏡片)。

由於50f1.8結構簡單,鏡片少,光線通過鏡頭以後損失更少,成像更銳利,更容易處理色散的問題。

景深的影響因素: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焦距越大,景深越淺

機身畫幅越大,景深越淺

物距越近,景深越淺

個人愛好者,回答的用詞不專業,呵呵~

2樓:流氓兔

這個。。。虛化效果也要比較(相機與拍攝主體)和(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啊;相機距離主體100公尺,主體距離背景1公尺,再長的焦距、再大的光圈虛化也不行。

3樓:大郅若魚

乙個鏡頭的景深與這三者相關:

1.鏡頭焦距: 同樣光圈焦距卻長景深越淺,大炮500mm f4一定比28mm f4淺。

2.光圈大小: 這就不用說了,地球人都知道。

3.對焦距離: 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

三個因素綜合在一起就不好判斷了,最好的方法是看鏡頭上的景深刻度。

比方說這只徠卡90mm鏡頭,如果對焦為目前的3.8公尺,光圈為F16時,那麼根據刻度可知景深為3-5公尺之間。根據這個刻度可以比較兩隻鏡頭的景深。

4樓:樹下的小板凳

我用佳能的,我有個50定和乙個24-105的鏡頭,你要說用起來虛化的效果的話那鐵定就是50定好了,用肉眼都可以分辨的,再不行你就放電腦上面看。

5樓:水融

先這樣說吧,計算是不準確的,如果拍照起來,看你想用哪款鏡頭好點,長焦壓縮場景,外加半畫幅的情況下,虛化就比人眼視覺虛化好點,定焦1.4就非常糊,突出主體。

佳能50mm f 1 2L和 50mm f 1 4 ,除了光圈的區別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嗎?

DDG 佳能50L是真心喜歡,簡直是攝影初戀一般的鏡頭。兩年前還是攝影小白的時候租了一顆,瞬間被那油畫版的溫融和電影版的油潤感深深吸引。今年就趁著6.18入了一顆,也算是了卻了當初攝影入坑時的心願。平心而論,拋開玄學因素,這顆頭的畫質並沒有這麼不堪。光圈縮到1.6已經很銳,1.8就有刀刻斧鑿般的質感...

富士定焦鏡頭35mmf1 4和56mmf1 2哪個適合掃街?

狐狸BG5HNI 一般意義上的掃街,23更合適吧,雖然我更愛56。不過我是旅行都可以乙隻56頭從頭掛到尾的,具體哪個焦段合適還是要看你自己對視角的需求 曼陀羅花 35mmf1.4與56mmf1.2在焦距上換算APS C大概就是50與80左右,只有相對的視場較窄的比較,由於都不是廣角鏡頭,所以在人文掃...

佳能50mm f1 8鏡頭和佳能70 300mm鏡頭放到300mm位置,光圈開到最大,拍同乙個人的全身照,誰的景深最小,虛化效果更好?

葉天 焦距最重要的作用是透視,不是景深。而且,50和300在和被攝者的距離上面差太多了,於是溝通 情緒調動也會不一樣 你理解錯了 雷毅 可以算一下,假定 全幅 35mm 豎拍 身高175cm頭頂天腳沾地。再假定虛化瀰散圈為 0.025mm 則 50mm鏡頭的拍攝距離 物距 175cm 50mm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