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為主Thinkpad, dell xps, macbook 如何選擇?

時間 2021-05-30 16:59:02

1樓:Silvia

對我來說,當時(2023年9、10月)主要考慮的有以下幾個因素:

(1)CPU I7/ I5:查了一些資料,貌似I7和I5在筆記本上差別不大, 但內心是偏向I 7的。

(2) 記憶體:8G-16G。

(3) 容量:因為希望資料可以在電腦端和雲端雙重備份,所以對希望電腦容量高一點。那麼就有兩種選擇:

A. 僅SSD,512 G;B. 128/250 SSD+1 T 機械硬碟,題主之前的電腦就是這種配置。

這三款電腦因為比較輕薄都不符合。不考慮便攜性的小夥伴可以考慮這種組合。

(4) 螢幕尺寸:14-15寸。之前用15寸感覺非常好,13寸對我不太友好。

(5) 顏值

綜合下來符合條件的有幾款:

(1) macbook pro:優點:顏值高等;缺點:一些程式不支援,需要學習成本;重;貴(約2萬)。

(2) XPS:優點:16G記憶體;兩種尺寸的螢幕,13寸有學生機,15寸可海淘;有多種螢幕型別,2K, 4K等;缺點:

13寸對於我不夠用;返修率比較高,而15寸需要海淘,但這樣就要面對保修的問題。

(3) Thinkpad X1:優點:學生機,3年上門保修,打字手感好;缺點:

這是我糾結了很久要不要海淘的乙個原因,學生機頁面提供的是8G記憶體,而且這一款是記憶體顆粒,以後不能自己加記憶體。但這裡有反轉。

最後,綜合考慮,選擇了Thinkpad X1 i7,8G,512 SSD,差不多人民幣10000。

在近乙個月的等待後,終於拿到。拿到貨後會讓現場檢視機器,但是現場匆匆忙忙,而且過了那麼久,所以對電腦細節記不太清了。回家開機後發現,電腦居然是16G的,開始以為是給錯機器了,問了其他同學,發現大家拿到的都是16G記憶體。

猜測是那段時間剛剛推出了隱士,所以X1C 講價了。

現在已經用了半年多,感覺

優點:A. 感覺打字手感真的很好。

B. 對win10手勢的支援好,可以像mac一樣快速切換桌面,所以14寸也夠用了

C. 流暢

D. 因為有3年保修的承諾在,比較安心。

缺點:A. 小紅點像一種情懷裝飾,可用度不高

B. 發熱

C. 觸屏可用度不高。因為螢幕只能180度躺平,不能360度旋轉,所以用觸屏的機會不多。

D. 續航時間沒有宣傳的那麼久,正常使用大約4個小時左右。

總結下來,在三種電腦都要滿足14-15寸+I7+8/16G+512SSD的情況下,因為後期保修和價效比(窮),選擇了thinkpad X1,總體使用效果還不錯。

2樓:小笨瓜

還是前兩個吧,macbook和你說的幹活不太搭。而且mac自己換固態太麻煩了,上大儲存又賊貴超預算了。

thinkpad xps13起碼換固態不麻煩。

對重量便攜要求沒那麼高的話就買美版xps15吧。

能i7 16g記憶體了,有2.5機械盤位。

科研工作者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盍縱心 不請自來,從事技術研發工作5年。學歷渣。從自身經歷和感受說說,望不吝賜教。1 熱愛,這個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能真的需要付出很多,剛上手和自己專業關係不是很大,很多都要自學,師傅甩乙個或兩個任務,說這週完成。有問題了自己想到解決方案了再來找他,最少也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要不別找他浪費時間....

科研工作者如何找到創新點?

筱筱 多讀文獻,你會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還很少,再讀多了以後你就會覺得你現在做的東西可以模仿一下他們的思路,再多讀一些,你就覺得好像其他方面更好一些,醬紫創新點就會出來了。 張奧博 永遠保持的童真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最為重要的還是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知識儲備,用來支撐創新的合理化實現,而不僅僅止步於想,...

博士科研工作選什麼筆記本

一言 建議在實驗室 辦公室配個低端台式電腦,千元機的那種,顯示屏配好點的,然後文獻資料實時同步到網盤。這台電腦專門看文獻和整理資料。用筆記本看文獻,太折磨人了。 邵長勝 瀉藥本人博士生涯即將結束,目前推薦你直接thinkpad carbon.可以在實驗室的桌面再買個2K的顯示器,絕對夠用。大部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