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公尺新發布的「空氣充」?

時間 2021-05-05 11:13:05

1樓:呆蛙

看了一圈答案,問題基本出在損耗和輻射上,輻射是宗教和玄學問題,無解。損耗的話我有個思路:把小公尺掃地機械人的定位原理懟手機上,事先無感繪製室內地圖,並和充電樁實現精準的位置共享,通過定向精準發射,實現最大限度降低損耗。

2樓:

雖然我也是個公尺粉,但是我覺得這個「隔空充電」的技術不太可能會普及開來。

小公尺之所以會發布這個技術,本質上是因為手機市場競爭白熱化,在高畫素、快充、外觀等方面已經無法更多吸引使用者的當下,推出的一項博人眼球但實際上根本無法應用到生活場景中的技術。

之所以難以應用的乙個最大原因就是,工信部已經規定過了,手機的天線發射功率最大不得超過0.5瓦,如果從充電器發出的總功率都不能超過0.5瓦,考慮到損耗,那麼實際傳輸到手機接收端的只有0.

1瓦不到了....

0.1瓦的充電功率,使用者們難道願意接受?

3樓:緣妙不可言

一句話概括,可以,但沒必要的產品,不如120w快充,安全和一條資料線比,我選擇資料線,甚至33w的資料線我也可以接受.....

方向跑偏了,這個東西,地下停車庫配套電車充電應該還行,無人的情況下。

4樓:權人傑

不明白這種東西怎麼也有人吹捧,微波爐,Wifi都被很多人視為洪水猛獸,這直接住在微波爐裡就是高科技了?是不是賣充電器附送孕婦穿的那種防輻射服?不過樣子估計得改成太空服那樣!

5樓:

這玩意兒一早就有,

就是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跟有線橫向比沒有優勢。

只能當技術儲備,先儲備起來,等技術突破。

而且蘋果也一早也有這個專利了,但是沒推廣,我估計是技術限制,吃力不討好還不賺錢。

6樓:肥羊

我是做電磁場這方面的,反正短時間內就算出了我也不會用……原因很簡單,真用相控類技術來做的話,民品不可能點對點,一定是點對乙個小麵。因為點對點全方向可調的波束形成系統太貴了,成本絕對吃不住。

所以你拿著手機四處亂走的前提下,一定會被覆蓋在充電用的波束裡面,雖說理論上沒啥危害吧,總歸不太爽。

再考慮角度控制的精度、距離損耗,我買根長線不香麼……

7樓:WAlan

已知小公尺採用的是公釐波,所以其頻率為30~300GHz,按照國家標準,電磁輻射功率譜密度為40uW/(m2*Hz) 。假設其5W是在5公尺處實現的,收發陣面都是10cm*10cm。可得波束寬度為0.

7~7度。發射功率5~187W。

則符合國家規定時的發射頻寬:當使用30G時為46. 75kHz,當使用300G時為1.

25kHz。理論頻寬最大可做到中心頻率的1/10,因此雖然忽略了饋線損失,但是頻寬冗餘非常高,技術上完全可行。

但是我還是不會買,因為掏不起電費。

8樓:天色

乙個較為簡單的技術,其實沒有太多難度。

說白了就是乙個小型相控陣雷達,利用天線陣列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和電磁波波長,利用電磁波的干涉原理,可以做到波束賦形,用專業術語來說叫做電子掃瞄。

這項技術的唯一難處就是用軟體模擬波束賦形。

天線首先接收手機的電磁波,通過天線陣列判斷手機的位置,然後波束賦形把電波集中在手機的方向上,達到無線充電的目的。

如果要降低技術難度,直接給電磁線圈套個鍋蓋,用機械掃瞄一樣可以做到同樣的效果。只是看起來很low

9樓:白頻洲

不提能量損耗的技術和耍流氓無異,

我還可以拿著一塊磁鐵和一塊鏈結線圈的小燈泡,只需要移動磁鐵就能空氣供電。

當然損耗率高達99.9%。

所以空氣充不是亮點,核心在於新技術把損耗降低到了多少。

10樓: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手機可能更好的展示隔空充電的效果,所以小公尺的demo在接收端使用了手機。

我個人認為隔空充電或者是空氣充的現階段最佳使用物件是低功耗的IOT裝置,而像手機這種大功耗的裝置,現階段空氣充還無法支援那麼大的充電功率。

原理其實已經很明確了,現在的問題就是提供充電功率高,那麼發射端就會有體積大、輻射大、散熱大、噪音大等問題。

低功耗的IOT裝置由空氣充能提供低功率涓流充電,那麼發射端的體積、輻射、散熱、噪音都會減小。這樣商用的時間就可以提前。比如在玄關裝乙個發射裝置給可視門鈴和智慧型鎖隔空充電;但說實話,實際效果就是不用換電池了,沒有demo那麼炫酷了。

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高功率的空氣充一定會實現的。

11樓:south004

作為電子工程師,我敢說這東西絕對危害健康!手機能夠獲得5瓦功率是什麼概念?簡單說,這麼強的電磁波照在人體上會感覺熱!強度超出任何乙個國家的安全標準!

當然,估計也無法上市銷售。

12樓:娛樂家

我發現關於國內手機行業的問題下面的回答大家的戾氣都比較重。

一家公司發布了一款運用了新技術的新產品而已,再怎麼也不至於招致批評吧,質疑安全性和實用性可以理解,產品上市後暴雷也有可能,但是至少在產品還沒有發布的現在,沒必要這麼大戾氣。

就這款產品來說,目前的定位大概就是有錢人的小玩具,不過至少它邁出了從實驗室走向日常生活的一步,我很看好它的將來。

目前看來這款產品可以解決沙發與插座之間的「最後半公尺」問題,邊打遊戲邊充電時資料線礙事的問題以及是充電線和耳機線衝突的另一種解決方案。所以感覺它會是一款可以明顯提公升手機重度使用者幸福感的一款產品。

同時很期待這個技術成熟後的應用和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感覺此技術會和物聯網以及智慧型家居產生很多很有趣的聯動。

13樓:

現在知乎都這德性了麼,一群人對著沒量產的概念產品大打出手?看看底下的回答,什麼微波爐摁頭,核聚變都出來了,有問題就說問題,yygq加嘲諷小公尺,不要這麼急著暴露成分好麼?

14樓:

關於大家所關心的安全問題,本台採訪到了北京楊女士,楊女士在元旦期間剛剛購買了一台小公尺空氣充電器,才用了乙個多月,就……(

15樓:可燃垃圾

科技是帶來幸福感的科技,這個技術提供了更多的是想象的空間,不論對產品還是使用者或者投資人,這才是價值所在。想象的空間,講故事的空間

但是實際落地的話還是不少困難的吧,考慮落地成本,使用場景。頭就大了

16樓:航者lhz

個人認為是很有用。即使只有5w,但是可以一直充,在家裡不用找充電器,玩遊戲也不用擔心沒電。

但最大問題在於轉換效率。官方沒說,如果只有10%左右,豈不是國家電網合作夥伴?

17樓:天火焚燒索多瑪

以前幻想中的東西居然在設計上實現了,5W給手機充電只是乙個開始,很快就會有5千瓦全家供電系統,乃至於公路上都鋪上這種系統,電動汽車從此擺脫充電樁,開到路上就能充電。

18樓:

小公尺都快成網紅了,哪有熱度往那蹭,然後吹棒自己是研發公司,再炒波新國貨,想學友商愛國營銷,肚子裡又沒貨,只能讓粉絲沸騰了

19樓:杜仲

需要考慮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最起碼的影響是熱效應,穿透性的加熱。

雖說有效功率不高(和雷達比),但絕對超過國標要求了,比wifi是數量級上的超越,我並不想嘗試

20樓:

公釐波,屬於微波頻段(300MHz~3000GHz),波長(0.1mm~1m)。

5W充電功率,發射功率應該不超過100W,差不多相當於微波爐的解凍功率。

冬天用挺好,充電同時,順帶著取暖了。

我不怕冷,所以我不用。

21樓:

我是不明白,在家裡插上充電器去充電是有多麻煩?實在不行買個無線充電器也好啊?為什麼非得………算了,都是為了宣傳,為了營銷。

22樓:臨淵羡魚

先說,我這個真不懂,他是全向的還是定向的哇,要是全向的,對於有心臟輔助之類的器械,等各種金屬支架的人群,會有影響麼,要是定向的,他要是定向到這些個人體身上的裝置上,呃~~~

23樓:jannchie見齊

我覺得它很酷炫,但這應該不是乙個目前能夠量產的技術。電池這種東西未來就是應該被乾掉的。但從經驗來看,小公尺不太像是能做出這種跨時代技術的公司..

我個人確實也在乎輻射,但其他人說的問題都太過顯而易見了。如果真的在技術上很危險,在研發過程中應該很容易被預見到,那就不太可能鋪開被使用。

人觸電,也會死。但我們還是把電源引入了我們的生活。這種研究是好的。

什麼功耗散失的問題,確實存在,這也是遠距離無線充電沒有實用化的原因。但終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說實話,如果搞出來這個技術的是某幾個美國的公司,也許更讓人願意接受。

目前我對小公尺的技術不是特別有信心。

24樓:周饅頭

咱也不懂具體技術是啥玩意

我是敢隨便捏訊號線(wifi,無線電)的,但是我確實不敢隨便捏電線(無線充電),尤其是裸露的導線(長距離無線充電)

25樓:

從技術原理上邊來說,期待這個東西,不如去期待一下可控核聚變。

小公尺拿來博人眼球,譁眾取寵的東西。這個技術不知道它是突破了哪乙個技術壁壘?值得一部分人跟著自我高潮?

26樓:

室內微秒還是什麼秒級別定位的UWB技術已經存在十幾年了,並不是什麼新東西,核心原理就是一堆感測器放在屋裡跟裝置實時收發訊號,然後根據裝置發出訊號到各個探頭的時間差來算出裝置所在位置。

乙個UWB的RFID,加上至少5個訊號感測器,和一台主機,十年前要十來萬塊一套。

這一套東西大概能覆蓋不到100平公尺的無隔斷空間,如果有隔斷感測器數量還要加。這還是不含佈線,不含充電的成本。

另外UWB這東西的核心專利目前在外中國人手裡,人家又不做手機,如果直接上會有很大的授權費的成本。

搞全屋無線充電不靠譜,成本死貴,輻射巨大,不安全,當前沒有實用性

搞個「充電空間」的概念,手機或者別的裝置進入空間可以無線充電,離開就沒有輻射,更靠譜

還會有人搞出「接力無線充電」的玩法,路面給車充電,車給手機充電

這都是至少5-10年以後的事情

27樓:萌遁

回答裡有個號沒了。

所以吧,無敵,牛,

沸騰就完了!

畢竟什麼摩托羅拉啊,ov啊,都是沒聲音的,屏下鏡頭中興都快半年了。,。

另外這個技術是真的牛,推薦公尺粉使用,強烈推薦。

28樓:條狼叫雷格西

這是電子裝置發展的大勢

隨著無線充電普及以及無線充電功率的提公升會誕生更便捷的充電方式。

至於說輻射大的,建議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的區別,還有公釐波在光譜的哪個位置。

29樓:你猜這是幾

你讓我手持乙個10w的功率負載,還是定向無線傳輸的負載,我可不敢。

40幾dBm的連續波?呆時間長了直接表演晶狀體混濁,更別說多目標那能量更可觀

微波爐裡放一盆去離子水駐波還負十幾呢……反正我拉功率都是用占空比百分之幾的脈衝,能量小到灑灑水,洩漏更是低

2021.02.02

說實話,例如「學歷越低輻射越大」這種爛梗真的不適合在這個問題下出現在涉及人體安全的工程問題中,任何可能的應用場景和問題都需要嚴格對待,更何況國標已經明明白白地寫著了。大功率微波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含水量高的器官,比如晶狀體,類似傷害事件不是沒有。

PA領域,每年眼科檢查是職業工傷體檢的一部分(至少我同事是的)晶狀體混濁,飛蚊症,視網膜黃斑啥的都有。

公釐波能量傳輸接收端5w,這麼強的場我倒是有點擔心儀器和電路板了,畢竟連遮蔽罩和0Ω電阻都能成為天線不是麼……

還有超人已經開始設想做100w了,求求了,殺人不過頭點地

如何評價小公尺新發布的小公尺1S?

雷霆 m2量產之前,小公尺公司還是要靠m1獲取收入。m1當初沒有前置攝像頭我想可能就是給m1提供了公升級的空間,從m1公升級到m1s,這樣就m1s加一些料。至於有多少人會等待m2,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將會有挺多人。 李扣扣 從我的角度看,我覺得硬體什麼的差不多就行了,小公尺對我來說只是MIUI,小公尺...

如何評價新發布的小公尺8,與 iPhone X 對比又如何?

沉劍 有意思,幾個品牌的公關團隊在知乎上集體圍殲小公尺,有ov的人,有華為的人,有ov的人偽裝成華為的公然開黑,達到一箭雙鵰的禍水東移的目的,華為的水軍也是照貓畫虎,你來我往。小公尺錯就錯在把行業內的生態都給打亂了,照這樣下去大家都不用吃飯了,不打你小公尺打誰?還是羅老師說得好啊,誰慌誰知道,越看越...

新發布的小公尺9值得入手嗎?

不值得,外觀是去年藍綠廠的外觀,而且這個螢幕才達到當年三星旗艦note3,s4的水平 別不相信,去實體店體驗一次就明白了,畢竟你手機充電一天最多三次,拍照一天普通人用10次?螢幕你得一直看吧?攝像頭還可以。但相比其他中國產廠商可以說沒有什麼創新。中國產手機最不缺的就是百花齊放,就現在放出的訊息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