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博物館展出的字幅和畫作都是贗品,真品都被監守自盜者掉包拿出來拍賣,這樣的事情多不多?

時間 2021-05-11 16:57:58

1樓:姚雨言

香港一次拍賣會上,廣美校友發現拍賣畫作上鈐有廣美的印章,於是舉報到學校,這才東窗事發,由此揭開了廣美圖書館名畫調包大案的黑幕。

2樓:

國內栗子聽說的不多,但之前我曾經的老師剛好幹這個事給抓了………………

哦,他叫蕭元,曾經在我心裡是個治學嚴謹的當代藝術研究者。據可信知情人事透露,他在供詞中所說的「之前已經有人掉包過真品了」,是瞎扯的,其實他之外沒誰那麼膽大包天幹下這種事。

我為他的墮落感到羞恥。匿了。

3樓:想換個ID

前半句是有可能的,後半句是玩兒的。

藝術品是需要維護的,在專家眼裡,沒有比把藝術品放在隔光隔氧的環境下更省事更幸福的事兒了,為什麼要拿出來展出,折壽啊!(折畫的壽)

講到這裡順便提一句,大家去看展拍照一定要關閃光燈哦~~閃光燈對藝術品的損傷,就和讓你照x光是一樣一樣的

但是,畢竟全人類的財富要拿出來大家分享啊,一幅畫關起來就沒有意義了啊!

所以說,博物館裡的畫,每個一段時間就要拿下來維護。

畫拿下來,那展什麼啊!不能給了同樣的門票,前一天去的看到了蒙娜麗莎,我後一天去就只能看這個了啊(=Д=)

所以,當原件在進行維護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張仿品。

順帶一提,蒙娜麗莎在羅浮宮有十幾張(忘了)仿品。

現代的藝術家在技巧上是超過了以往的大師的,所以要仿一張一模一樣的畫是有可能的。

當然,價值是另一碼事。

所以,博物館牆上會掛仿品,是真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博物館都這麼做。比如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區分,十七件鎮館之寶每三至五年展出一次,錯過這一回就再等幾年,仿品都不給看。其餘展品也是有各種展出時間限制。

(資料有可能記錯)

還有成都金沙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嗯哼,那就是個贗品。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三千年前的金子,到今天還bulingbuling閃,咋可能呢。

這件真品實在是太過珍貴,壓根不會拿出來展覽。

至於你說真品全被偷了什麼的,我不知道。

但藝術概論老師講了這堂課之後,我一直在想象,那些千辛萬苦偷張畫的電影,男主要是知道自己偷了張贗品,還能否保持帥氣的風度。

4樓:黑胖砸

突然想起來考古實習的時候,身邊人都問我:「你們挖出來的東西能自己偷偷拿走嗎?」這個事兒了……真,隔行如隔山(°o°;)

ps:我們挖的是商代遺址

5樓:

現實中不知道但是電視劇集倒是是常常有,想那種私人的博物館應該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人家本來就是要秀的的嘛,至於買真假問題,我想真正懂的人的才了解涉及到的就不可能簡單的藝術品投資了,只要買賣是有風險噠!作為外行能在博物館看見許多自己喜歡的文物就已經覺得很開心了,

6樓:宅狼

可能性不是說沒有但確實不大,這類市場本身就非常的小,玩古玩的都知道壓貨幾年根本不算事。願意買且買的起的本身就稀少,而願意買來就鎖在倉庫裡自己看的那就更少了。

7樓:王若谷

情況有,一旦發生性質就很嚴重。

但要說「都是」,或者問「多不多」,那只能回答「不多」。

基本上都是個案,規模越大、藏品等級越高的博物館,這種事情相對就越少。

博物館和旅遊的關係?

螺旋真理 博物館作為城市公共文化空間,所承載的文化是博物館吸引人前來參觀的原因,也是博物館旅遊功能實現的基礎。一般來說,博物館往往坐落在區域文化中心 城市當中,城市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集中在博物館中展現,注定博物館成為人們到訪一座城市所試圖參觀 遊覽和留下美好記憶的地方。所以博物館旅遊是城市旅遊發展的...

如何看待美術館和博物館在今天的作用?

嶽小親 之前佔了個位置 現在有時間了從新來答一下 美術館和博物館的作用 收集,儲存,展覽 另外在現代社會也具有休閒娛樂的作用。一是收集和儲存,包括對人類物質文化遺產的儲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 以及一些動植物標本自然科學資訊資料的收集,儲存。二是在教育普及的作用,普及主流美學,前衛美學和歷史文化,...

出於保護藏品的目的,博物館可不可以展出高仿複製品?

可以啊,我去過的博物館裡面有些藏品就是複製品,例如我曾經在成都博物館看到的五星出東方的護膊就寫明了是複製品,並且這個複製品還是從別的博物館借過來的。 螺旋真理 在一定情況下,會出現文物資源與使用的矛盾,譬如原物可能因為自身條件不滿足展覽所需條件,展覽可能導致文物受損 文物被調撥到了別處,文物被臨時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