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今的許多年輕人厭惡滿清?

時間 2021-10-29 03:22:48

1樓:922091

我一直在試圖找到中國人崇洋媚外的根源。最後發現,只要為清朝洗地,一定就能成為乙個崇洋媚外的人,至少是逆民自恨。

因為為清朝開脫,就一定無法正確回答近代史為什麼成為這個樣子。為清朝開脫,結果就是一定把鍋扣給中華文明,這就是必須反清的原因。我絕不容忍逆民把黑鍋倒扣到中華頭上。

2樓:

很正常,為什麼當今許多年輕人一提到兩宋就各種鄙夷、嘲諷,看不起?因為弱啊!飽受欺凌,最後還沒逃過亡國滅種的厄運。

而且兩宋作為「自己的」朝代,最多也就是怒其不爭。考慮到十三世紀的蒙古實在是個舊大陸上的bug,可能還會哀其不幸。而你大清呢?

本來就是鳩佔鵲巢,竊據神器,通俗說就是撿漏嘛!清代人自己都說「創業太易誅戮太重取天下太過機巧」。要是幹的好可能還誇你兩句,做得像一灘爛泥一樣,民共兩朝給你收拾爛攤子都「追趕不及」,還想得個好評

話說,作為乙個五代兩宋史愛好者,我感覺宋朝的風評就是因為你大清在近代的屈辱才變差的。按照鄧小南教授在「宋代歷史再認識」中的看法,之所以宋朝在國內史學界評價不如海外漢學界各種高度評價的原因其中之一就在於,國內史評在很多時候,都植根於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國情,所以更嚮往漢唐明這種武功赫赫特別是對外戰爭卓著的時代,而對政治官僚制度、經濟和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不屑一顧。而海外漢學家經歷反戰思潮,所以更看重一些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設。

3樓:

能讓我們厭惡滿清的理由太多,能讓我們不厭惡滿清的理由太少。剃髮易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暫不表,也不談「寧贈友邦,勿與家奴」。

最要緊的是,譬如一坨屎,它就應該呆在便池裡,然後隨歲月的水流被沖掉。如果有人把這坨屎掏出來,讚美它,歌頌它,告訴我們這是香的,還想要喂我們吃掉,這就太侮辱人的智商了。我忖這是什麼樣的壞人才做的出來的事,一看出身,事情變得明朗了,原來是在給祖上洗白呢。

4樓:有點小無聊

就我個人而言,滿清不是我的祖國,我對它沒有任何民族認同感。我家祖宗與滿清是敵人。我祖先兄弟五人有三人陣亡於與滿洲人的戰爭中。

當然我只是在敘述乙個故事,沒有任何仇視如今滿族的意思。其二,其在近代的表現令人咬牙切齒!其三,不斷地詐屍,乙個做盡了惡的統治者和異族王朝不知贖罪,卻要一次一次的讓那個魔鬼復活!

從張勛復辟到偽滿洲國。到今天活在網路上的那個「滿洲國」。讓人恨的咬牙切齒!

5樓:蒸汽朋克雷射劍

作為乙個生長在燕雲十六州的人,對滿清最大的仇恨就是開機器倒車,間接導致中國乙個世紀以來的弱勢。第二仇恨強迫漢人剃髮易服,銷毀扭曲經典。並使中國文化文藝大規模萎縮。

6樓:Jennifer Wilson

因為書讀的不夠多。

年輕人看問題很片面(雖然我也是年輕人),不能很好的從各種角度看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促進其產生結果的原因。。

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開篇就以乙個《王朝的背影》為首篇,以熱河行宮為線索展示了乙個我從未認識過的清王朝。讀過之後我以深深被其魅力所吸引。大家也可以讀一讀。

中學歷史課本中的歷史都是編教材的人想讓你知道的。難免會受『國家要求』的影響。

年輕人就應該:「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如有錯誤,敬請指摘)

7樓:艾爾

每台推幣機都有乙個吐幣週期

有些過客都認為自己能夠長久的坐在推幣機前等著機器吐出代幣來但,無一例外

他們扔進機器裡的代幣永遠比吐出來的多

這就是為什麼有少數民族這個概念的由來

8樓:

最讓人可悲的,莫過於當下還一路被捧臭腳霸屏的某攻略某懿傳,簡直就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現實寫照,一群儈子手亡國奴還能這麼被美化這麼被追捧實在是魔幻。

9樓:盜火者

借用錢穆先生的一段話:

"尤其是清代,可說全沒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據著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裡,再加上他們許多的私心。這種私心,可說是一種「部族政權」的私心。

一切有滿洲部族的私心處罰,所以全只有法術,更不見制度。 ……總之清代在制度上,實在也沒有幾項值得我們今天之再稱道。"

10樓:John張先生

因為愚蠢,

歷史給人的教訓就是,

人從來都不會吸取歷史的教訓。

為什麼反清?因為很多人只知道清朝。

其他的朝代只知道個名字。

愚昧的將中國歷史分為了

我史和他史。

各個時代的成就,都是不值一提

只有用某衛兵小將的破四舊精神來滿足跟自己毫無瓜葛的虛榮感。

搞民族主義是可笑至極的,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那些人又是哪個漢?

建議題主,換乙個環境比較好,

那些所謂的年輕人,不是憤青就是文盲。

呆在一起會減智的。

11樓:

2個原因:

1、民族屬性問題和網路時代的民族主義興起;

2、滿清統治下的近代史是個屈辱史。

PS:明啊啥的離得遠了,史料沒清末這麼詳細,而且民族覺醒清末遠超前代,這樣清末的感受最深,加之異族統治(不平等對待)等綜合因素。

12樓:逼乎萌新

你們這些皇漢!我大清開拓疆土,收服外族,康乾盛世,天下太平。還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能錘的過法中國人!沒有我大清,怎麼會有新中國如此廣袤的領土?

乙個封建王朝怎麼能不招人討厭??!

13樓:

表面原因是這些年以「辮子戲」為代表的文化娛樂作品「吹」得太過了,物極必反。

深層原因是幾十年來「逆向民族主義」勢頭被「有意識遏制了」

14樓:

因為知道一些滿清的黑歷史,而且是眾所周知的黑歷史。

同理,如果他知道了某個省份人的黑歷史,他也會厭惡這個省份。

知道了某個國家的黑歷史,他也會厭惡這個國家

15樓:一念

記得余秋雨先生解釋王國維先生沉湖緣由時說,王國維先生殉的是中國之傳統,而清朝不過恰好在其末尾罷了。

為何那麼多人恨清,它恰是中國苦難史的開端。

若要細算,一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反抗是從「驅除韃虜」開始,二來早時對清描寫多有粉飾色彩,現在資訊發達,人們開始接觸到之前所不知的東西,初知這些,再看清朝便成了一部血淚史,從揚州十日到八國聯軍,知道了些自然要說出來,彰顯不同,也有了出氣口與幻想的空間,這是無可厚非的,雖然大神會說根源在制度,但那種複雜的東西又哪有看得見的清出氣出得痛快?再者中國在崛起,曾經遺忘的民族自豪正在極速上公升,絲毫不亞於gdp,這種情況之下沒有偏右民族主義才叫奇怪。最後因為清朝確實夠黑_(:

з」∠)_

16樓:克克克克克克

不能說討厭,畢竟我看了很多年的清宮戲。

說一點我不喜歡的吧,

閉關鎖國。

大概是,

經歷了那段時間,

閉關落後,思想保守。

我喜歡多元啊。

17樓:

98年生,漢族,吉林人。

對滿清的態度,一開始是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的,56個民族55個加分,好氣哦。

高考的時候,因為是一屆的,所以關注了關曉彤,然後發現有人叫她格格??

上大學和朋友去瀋陽玩幾天,去了瀋陽故宮。

就這兩個事,然後就不知道為什麼不喜歡滿清了。。。。。。

18樓:任笑元

看了看其他回答,在想如今盛行的逆向民族主義是不是也是滿清遺毒?畢竟寧與友邦,不予家奴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直是滿清"優良傳統"

19樓:

因為時間離得最近。

漢末、梁朝、隋朝、晚唐、北宋-南唐、明初、元初、清初揚州都被屠過城,但我知道你們對前六個肯定選擇性失明。

20樓:Merovingian

當gc主義的價值體系瓦解,中國需要乙個新的價值體系去團結全民族的人,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是民族主義。但這個民族是指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實際上是許許多多不同民族的結合體,當初之所以能結合在一起實際上是因為滿清帝國滿漢蒙藏回的共主帝國,是封建法理,後來又用gc主義作為價值體系,講的是所有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反抗資本家和地主老財。現在想用民族主義來團結所有人,卻搞少min優待,計生,客觀上是破壞了中華民族民族認同的形成。

當年輕人發現滿清入關和日本侵華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的時候,民族團結和反美日宣傳就出現了某種曖昧的矛盾。說到底,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到底是什麼,漢民族和少數民族同中華民族的關係問題還沒用得到妥善的解決。

21樓:

本人富察氏,每次融入到新的集體,都會被調侃是貴族後裔或者名門望族。

最近熱播的《如懿傳》《延禧攻略》,有乾隆皇帝的嫡妻皇后富察氏,然後就總有同事或者同學問我,和富察皇后是不是一脈的?!?

可是我也不知道啊,祖籍在華北一代,爺爺說是一脈相承,但是現在已經無法考量了。

爺爺(2023年)那一代就來了武漢,父親武漢大學畢業,是個思想完全現代化了的人,並不注重宗族文化。

太爺爺以上的都是使用的富察氏全姓,爺爺父親是使用的付(爺爺原本也是富察氏,後改姓「付」),爺爺想恢復姓氏延續下去,所以又將我和姐姐改姓「富察」全姓。

在回答的其他問題裡,有人問富察氏就可以多吃幾碗飯?

我想說,恢復富察姓氏只是想把家族延續下去,畢竟爺爺當年求生存,所以才把自己的姓氏漢化了。

我和姐姐都沒有使用湖北高考的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姐姐讀的港中文,我讀的中國文化大學。父母普通公司職員,並沒有因為富察這個姓氏帶來多大好處。

22樓:泥泥狗

當今年輕人對滿清的惡感大增,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乙個: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痛罵滿清,不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已。

滿清的罪行他們又不是第一天知道,用得著等到現在才罵嗎?

23樓:阿毒

你想,天天有個廢柴跟你這得意洋洋,還說自己是八旗子弟,那你也討厭滿清。

但是吧,滿清後人出了不少名醫,這時候你又會覺得滿清還是很有內涵的。

24樓:厭離穢土欣求淨土

中國的歷史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坐穩了奴隸的時候,一種是欲做奴隸而不得的時候,我大清就是坐穩奴隸的時代。但現在天下承平已久,年輕人生下來就是盛世,又是國家的主人翁,已經忘了歷史大部分時代都是欲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了。

25樓:李曉宇

以前寫過乙個回答,大意是,對近代中國的落後,滿清作為中國的統治者,是有一定責任的。

這個回答居然被投訴,被迫修改為如下內容:

對中國近代的屈辱、落後,滿族是不負任何責任的。根源在於把自己看做是這個國家的國民,從沒想過大不了退守關外,更別說還有溥儀和川島芳子這樣的民族英雄

對這樣的民族,沒供起來算是漢族不知感恩

26樓:小氮氮

對滿清歷史不了解。但是藝術史略知一二。

歷朝歷代中,只有滿清的藝術品毫無生機。

夏商周的青銅器瑰麗奇特,有上古重器之神秘。

漢代的石雕厚朴生動。

魏晉南北朝的藝術兼有巨集觀之嚴謹與細節之精巧。

唐代藝術都在你們心裡,為你們省點流量,不上圖了,過~~~。

宋朝人把握雅緻於杯盞之間,審美進入了千家萬戶。

明朝有純淨彩釉和八大。

最後我們來看看清朝的藝術品。

現在知道當代老百姓的審美繼承的是誰了嗎?今日民間審美之庸俗,堆砌,瑣碎,毫無生氣的那一面,其根源全在於滿清。

史書可以造假,但是藝術無法造假。藝術是社會文化狀態最真實的反映。

倘若一朝之藝術庸俗,堆砌,瑣碎,毫無生氣,那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那是乙個好時代。

當下年輕人逆商高嗎,為什麼當今有很多年輕人選擇輕生?

魚小白 哪有什麼逆商,如果給我絕對的權力,我能把世界上骨頭最硬的人類馴化成德牧。誰也不知道,別人的人生經歷過什麼,只覺得他怎麼忽然就崩潰了呢,明明我覺得這種事沒什麼呀?要命的就是這個 我覺得 隨便舉個例子,剛建國的時候,隨便找個人,誣陷他偷東西,他真會死給你看,可你能說,他逆商不夠?能說我覺得如何如...

為什麼現在許多年輕人會感覺人生好無聊?

解釋皆是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從小到大我們需要經歷太多的事情,正是在這樣的經歷之中,我們才能夠去不斷提公升個人的能力,增長自身的見識,促使自己不斷變得優秀和成穩,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去過與眾不同的人生,但是最終的結果卻往往是事與願違,讓人無可奈何。在人的一生之中,只有讀書的那段時光是屬於自己的,因...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思想有深度卻又缺乏判斷力?

不染鏑 思想有深度這點本身就很難做到,不過判斷力,得看具體方面。但既然人家會思考,在陌生領域總結出經驗也是時間問題,不過相比之下這個時間可能會很長。 quennell 片面的思想,某一方面懂得多,或者根本就是道聽途說只因為聽者也不懂所以認為懂得多,這樣的深度。實際上任何問題都不是片面的,一道數學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