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文章《男人殞命無人問,女人夭折天下知》?

時間 2021-09-17 09:30:53

1樓:

絕大多數男人是被男人殺的,絕大多數女人還他媽是被男人殺的。可是作者不反殺人的男人反而責怪女人被殺得少不該怕。真就比女拳還不如。

2樓:孫傲之

單就內容本身而言,沒啥錯誤啊。

這種現象歐美學術界甚至有個專門的名字:Missing White Woman Syndrome——失蹤的白種女人症候群。

另外: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男性都比女性更容易被殺:

中國境內唯一的例外是紅空。(或許還要加上印佔藏南,但是藏南地區沒有單獨統計,所以存疑。)

詳見:為什麼普遍認為女性比男性受害機率要高?

至於那個MGTOW專欄以前的黑歷史我就不提了,懂的都懂。

3樓:低調的二球

哈哈哈,這樣的事情一直都有

而且情況一直都是這樣的呀

為什麼女性受害就爆榜,女性犯罪被掩埋?

你都不看看你整理的那個平台使用者分布!!!!!

女博豈是浪得虛名?

人總是會放大對自己有利的,縮小對自己有害的趨利避害的本能+誇張的男女使用者比例=這麼個現象要我說,微博吃棗藥丸

4樓:柚子

「無人知」

請問一下全中國網友是只有女性嗎?為什麼這麼多在批判女性的?難道網友沒有男性?

這麼多男性網友,如果你們真的想讓這些事有熱度,你們可以去看,可以去給這種事熱度啊,你們自己不去看,然後在這裡長吁短嘆,為什麼這也能怪女性?

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不去給真正的社會新聞熱度,要給這種挑起兩性矛盾的新聞熱度

5樓:卡拉迦迪斯

沒有vip 後續看不到,只有簡介的內容

【類案資料公開】對婚戀中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的分析_無錫市人民檢察院

可惜……這個叫資料公開,但是沒有資料

發現知乎自己就有資料 @NJU核真錄

NJU核真錄:資料 | 消失的愛人:近500起女性被殺案罪案剖析

2023年的報告顯示,男性與女性的總被害比例為81:19被親密伴侶或其他家庭成員所殺的比例為9:16,被親密伴侶所殺的比例為9:41

報告的全球統計範圍包括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和大洋洲,各大洲之間的資料也存在差異。其中,歐洲的親密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殺人率最低,為38%;非洲的最高,達69%。中國所在的亞洲的相應資料為:

31%屬於親密伴侶殺人,28%屬於其他家庭成員殺人,合計59%。

抽取了近五年(2016-2023年)的故意殺人案中每年前10%的案例作為樣本,共2083個案件

2083個案件中,除去不予公開的情況共573條,有效案件共1510條

發現受害者為女性的案件共有498條,佔有效案件的33%。

68例女性對男性的親密親密伴侶殺人。男性成為受害者與女性成為受害者的比例為4:21,這與聯合國的資料(9:41)接近。

在篩選出的1510條有效案件中,33.8%(共511例)的故意殺人案都由家庭情感矛盾引發。除了親密伴侶殺人,家庭情感引發的矛盾同樣會殃及伴侶的親人、情人及其他相關人。

在511例由家庭情感矛盾引發的故意殺人案中,共有39例(7.6%)殺害(前)伴侶的親人案件,47例(9.2%)殺害(前)伴侶的情人案件,9例(1.

8%)殺害伴侶的其他相關人案件,如同學、同事等。

這498個案件中,233個(46.8%)案件屬於被丈夫(現任和前任,包括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殺害,115個(23.1%)案件屬於被男友(現任和前任,包括婚外情物件)殺害,55個(11.

0%)案件屬於被其他親屬殺害(其中有11則為兒子,7則為父親),77個(15.5%)案件屬於被其他人(因其他人際關係認識的)殺害,18個(3.6%)案件屬於被陌生人殺害。

綜上,我們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女性被親密伴侶殺害的比例為69.9%,被家庭成員殺害的比例為80.9%,能夠說明親密伴侶殺人、家庭成員殺人現象的普遍存在。

女性視角的:10多條,算15條

男性視角的 :3-4條,算3條

比例差不多 5:1

當然,更大比例的資料對比,誰比較閒爬一下?

但是從前幾十條來看,

說無人問和天下知 …… 我覺得誇張了

6樓:歲寒時

性轉咪蒙文。

男性死亡多數結構性矛盾,這時候不強調性別,比如陶,比如成都那個書記,誰會關注性別那點小事。

女性也有結構性死亡,比如好幾年前有個農婦被police壓死,和那個黑人一樣,這時候也是無論男女老幼都在關注。

至於女性更關注的那些事件,諸如家暴之類的,男性確實不怎麼會遇到,所以都不怎麼關注。

7樓:大天狗

實際上並不是女人夭折天下知,而是女人直接或者間接的被男人殺死暴力天下知。

比如女同中間家暴比例是很高的超過百分之50。而前幾天看到乙個國外的中國女同因為爭吵而被伴侶推下樓殺死。有人在意嗎?

包括校園霸凌中的女性之間的霸凌是相當恐怖的而且常見的。有人在意嗎?

只所有女性被男人殺害的案件不過是因為女拳可以從男人身上謀取利益的「藉口」而已。

8樓:

魯迅先生說的好哇,世上本無矛盾,營銷號多了,也便有了矛盾

一沒邏輯,二缺資料,隨便舉倆例子就敢下結論,那還需要我這個天天跑regression的幹嘛hhh

9樓:未命名莫扎特

想要改變現狀嗎?那就一起想辦法讓女性不再是弱勢群體吧。

拳師=我弱我有理

這篇文章只不過是乙個自認為是弱者的男性在譁眾取寵罷了你看,男性才是弱勢群體,這個世界多不公平……改變?為什麼要改變?當弱者不舒服嗎?我不管,你們就是要讓著我!

這幫自稱「男權」沾個男字,我都嫌丟人。自稱「反女權」,人家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就像看蒼蠅一樣看著鬧心。

如何評價?

這叫沒人關注。

10樓:

是的!這個問題我想說很久了,其實男人死亡率更高,但是女性死亡關注率卻更高,這不公平我們男同胞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所以我一直強調,男人不要穿著暴露乙個人大晚上出門,不要乙個人旅遊不要在外跟人吵架,不要去危險的國家和地區。

男人的命也是命,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咱們應該避免讓自己身處危險的境地。

11樓:「已登出」

直接加速到女拳打拳打到女性名聲壞掉,使社會對待男女的同理心趨向相同。這就是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如果時間在一年以內,我可以不反對女拳,甚至加入女拳幫她們一把。不過女拳力度太小了,才十年才把分手是男方浪費女方青春變成了分手了男人的青春也是青春。

12樓:kanoku

剩女問題裡面也是女的不結婚也天天被窮追猛打啊。

各位男士捫心自問一下,你會關注老光棍的婚姻問題麼。

幾千萬剩男?哦不存在的,那是因為幾千萬女的沒上戶口。

為啥女的更受關注沒點數麼,都裝挺像。

要說男的殞命,拜託,資本家大多是男的,有本事制定政策的大多是男的,男性受害的暴力犯罪的施害者還大多是男的。

這個世界還是男人對男人最狠了。

女人把男人怎麼著了啊?用紙糊的話說,錢在你自己兜裡面,你不給有人逼你了嗎?那不還是你自願的。你買房子不是給你自己買的嗎?房本上不寫你名嗎?

不就沒免費讓人白P子宮麼真是罪孽深重啊。

13樓:huhuhuhu

同時引起女性公憤讓「天下知」的事件大多都是同一種案件:被男性伴侶殺害或者「害死」。

既然如此,作者為了公平何不直接對比男女暴力犯罪的概率或者數量呢? ?

可能這樣就得不到作者想要的效果了

如何評價演員文章?

若茲良辰 如果是評價演員文章,那就依據演員文章的作品說話。雪豹 裸婚時代 小爸爸 少帥 剃刀邊緣 他演繹塑造的角色的確深入人心,非常有個性,很獨特。男人形象非常鮮明 生活。個人覺得他和演員張譯可以拿來相提並論。希望他可以堅持演員和導演的事業,創作出更多好作品。 明明知道我的心 任何人我們都應該站在普...

如何評價八問中大教務部這篇文章,教務部會對此事作出回應嗎?

建議網路搜尋一下八問人大,已經沒有了。只有八問中大還留有痕跡。甚至一直都有熱度。輕鬆點,不要壓力太大 身正不怕影子斜 惡有惡報,咱不做壞事,沒人會找上咱。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優秀的中大學子不想在教室上課,想在家裡床上躺著上課。學校不給我們優秀的中大學子這個機會,於是優秀的中大學子就發網文怒斥學校。是...

如何評價這篇文章

已登出 怎麼說呢?這篇文章,文筆還行,也有激情,作為一名學生寫成這樣,也算不錯了,但如果用嚴格的眼光來看,此文主要的不足在於論據缺乏說服力,深度不夠。此文的論點即文章題目,而論據就是青年人為什麼要擔此重任那段。根據論點,青年人為什麼要擔此重任顯然是因為青年人是祖國的明天,而這麼最重要的一句話,文中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