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太替別人著想,忽視自己,事後又覺得我不應該這樣,但是遇到事依舊如此,怎麼辦,是我太自卑了嗎

時間 2021-09-16 02:07:15

1樓:

不一定是你自卑,可能只是你沒有找到乙個適合自己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從另乙個角度來說,可能你做事情的效率高,或者你的事情並不多,你還有空來考慮別人。

又或者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帶給你足夠多的不愉快,也沒有讓你承擔很大的代價。

只有當自己快樂,或者說自己很少不快樂的時候,才會更多的考慮並照顧別人的感受吧。

等經歷了更多的事情,等找到了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你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2樓: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中心

討好型情結模式,目標是尋求認同感。源自於自卑而恐懼被人否定,怕不被接納,認同。有時會用一種委屈卑微的方式去處理事情。

換乙個角度說,做得越多,其實失落會很多的。因為討好的本質獲得接納,但是一旦付出過多就造就了關係的不平等,因為期望而失落,因為不平等而弱勢。長期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也造成抑鬱等消極情緒。

總之就是很少為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如果要變化的話,以後可以先照顧好自己,成長起來,有了自信,足夠強大的時候,力所能及顧及別人,而且是建立有付出有收穫的平等關係為宜。順序很重要。

3樓:雙兒

交往過程中,可以有一點讓對方佔便宜的。朋友為什麼可以跟咱交往,就是覺得咱有利可圖。但是,這個利,得是無傷大雅。

雙方舒服的狀態。如果,強人所難,就的學會拒絕。比如:

我有一輛電動三輪車,校園內騎。有的老師藉著機會就利用我,讓我幫忙拉東西。開始,我還比較高興的做這個事,後來覺得不妥。

我在上班,我的工作不做,查崗時候沒人,責任是誰的。出了工作問題,是他們負責,還是我負責。我後來,就拒絕了,感到特別痛快。

上下班路上,順便拉一人,還顯得咱雪中送炭,平時工作中,免談。

為什麼要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發現太替別人著想,太好說話,總是很容易被忽悠,被忽視。?

七月 我對這個問題很有感觸,現在經常思考感覺儒家思想坑害一部分人。就如同你說的這類人,從小課本教育我們要當 好人 要謙虛 要寬容 要謙讓,為別人考慮的多,為自己考慮得少 和各種 傳統美德 可現實往往是愛表現的人受重視,愛說的人有女朋友,自私的人生存能力強,等你謙虛著謙虛著就被沉默滅亡了。越是成為乙個...

為啥乙個替別人著想的人最後都很慘,而那些自我的人卻很成功?

楊博巖 成功實際上和關心別人或者自我沒有多大關係,而是應該去關心客觀事實。有很會替別人著想而且混的風生水起的,讓別人很尊敬的X哥,X姐。當然也有被重傷背叛的好人。也有自我到津津計較茶公尺油鹽,別人都不願和他相處的勢利眼。當然也有唯我主義的成功者。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粗糙,就是取決於這個人是聰明...

多替別人著想換位思考就能脫離「我執」嗎?

stanleyqiu 不能。我執也叫作 人我之分 替別人著想看起來是放下 我 其實同時也強調了 人 既別人。脫離 我執 要放下的是 人我之分 利他?是誰在利他?還是 我 在 利他 無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利他,等等等等,都是修行的成果,用乙個成果去獲得另乙個成果是行不通的。佛法的修行就是 戒定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