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審和團審到底咋回事?

時間 2021-06-15 14:48:32

1樓:Aaron G

很多學生都因為諮詢了中介被告知走團審專案,那麼個審和團審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從業多年,說點實在的吧,其實團審和個審,真的是見仁見智的事。

但是究其一點來說,個審和團審的區別在哪?就乙個:APS。

APS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它橫亙在學生心目中的三次機會就好比三座大山一般,讓很多想去德國留學的學生望而生畏。

個審優勢很明顯:選擇學校面廣,自由度高。

劣勢已經說了,就三次機會,而且審核部裡的小土,紅滅,白滅等等高手手持十八般兵器等著你來。語言不行,專業不行,都是拒絕你的理由。

劣勢麼:申請的學生多,去了之後都是中國學生班(語言階段,可是話說回來了,哪個國家在外面讀語言的不大都是中國孩子麼),不能換學校

還有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目前因為團審院校常年招生,造成了團審院校堆積了大批中國學生,進多出少,錄取就成了問題,以往團審可以直接拿到語言+碩士錄取的優勢,現在蕩然無存。有良心的中介會告訴你,這個專案這個專業現在拿不到碩士錄取了,無良的呢前期就不告訴你,反正交錢了,學校不發給我沒關係。

反正中介費不退,因為我已經給你拿了錄取了(好像我這麼一說會得罪很多業內人士哈)。

那麼什麼樣的學生選擇個審,什麼樣的選擇團審呢?

個審:均分80以上,如果衝名校,就越高越好(211的,77,78以上),英語底子好(因為審核還是最好選英語進行,除非你審核時候就過了德福16),專業學的相對紮實。當然這個標準不是絕對的,如果對於自己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信心很足,也是可以的。

德語學習最好能盡早開始,想在國內過德福的建議大二,大三就開始準備(大一就開始更好)

團審:準備留德較晚,比如大四下學期了突然想去德國了,這是準備審核,準備語言說實話有點晚了,如果覺得可以接受晚出去一年,那依然保留走個審的建議。或者就是均分較低,語言底子差的,說實話,均分6,70出頭的,我們可以理解為專業底子還是較為薄弱,過審核不是說不可能,但是有一定的風險性,需要非常非常努力和長時間的準備。

這樣的如果又著急想去德國的,建議還是選團審。

另外很多人說團審收費高,坑人。這個看怎麼說,弄這麼乙個專案也不少費勁,開門做生意,不是所有人都是活雷鋒,人家也得盈利,德國大學本身就不收費,再不讓專案方掙點,其實掙的也就是個語言班的學費,其實這裡面大頭還是人家德中國人佔了,畢竟人家出地出人。人家圖什麼啊,這又不是英國美國的,對吧。

誰過年不吃頓餃子啊。

其實德國留學最近幾年的火爆也是始料未及的,想當年我們去德國的時候一年才三四位數,去了那邊人家都把你當國際友人供著的年代一去不復返。而且目前個審申請的難度每年也在增加,從語言要求,受限程度等等各方面,相信大家也都了解。舉個例子,當年Jena大學DAF專業只要德語專業的,沒有dsh,德福,只要德語專八證書就能申,現在呢,N多大學,DAF專業都要德福18以上,UNI OLDENBURG 都要到4個5了。。。。。

這哪說理去?

另外審核部去年換了boss,大家也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團審專案也在被重新審核的過程中。所以以後社招的團審專案還能不能繼續下去都不好說。因此先別著急罵團審了,真以後沒有團審,就只能個審了,那得多少人哭不是。

因此,個審團審的選擇,大家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條件來選擇。為了夢想總要付出努力才能有回報不是。

以上論述只為個人建議,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如果得罪到哪位業內大咖,海涵。

德國留學團審靠譜嗎

臭臭泥訓練師 個人情況來說,團審大學一般都是綜合實力有限,且地理位置不佳的學校,本人在Uni Halle讀書,也是團審院校,綜合實力不說了,勉強進世界TOP500,所在州也是德國最窮的幾個州,但本人專業是屬於農業學院,而哈勒的農學院在德國排第六,僅次於波昂,世界也是150左右的水平,也是哈勒大學最優...

高分上南審到底值不值?

甘肅省19年文科594分,600多名來的,讀的審計我無時無刻不在問自己,為啥不去海大山威央民哈工蘭大為啥不去蘇大南師暨南西南北科北交深大 為啥不去華政西政北語言 一定讀財經,我讀東財讀會計不好嘛 南審這個學校吧,我想了想,即使畢業直接工作,前途也就那樣吧,有些人把南審吹得也太過了。我覺得省外的那些2...

重審和一審有什麼關係,提審和二審有什麼關係??

無名 簡單點說,就是重新審理 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判決認為有重大問題的,有權利要求下級法院重來一遍,這就是重審。一般二審法院發回重審,就是重新走一審程式。要是二審都結束了,更高階的法院發回二審法院,就重走二審程式 一般見不到 提審是提級審理,在是原來法院的上級法院把案子從下級法院拿到自己那審理,一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