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有必要買養老金麼?

時間 2021-06-08 13:54:10

1樓:范范談保險與理財

工薪階層退休後主要是依賴於社保的養老金。社保的養老金只能解決基本養老問題,現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而現在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5%,這點錢怕不夠養老。

社會養老保險只是未來養老收入的基本保障,只是簡單的「保」而不是「包」。生活成本還在一直增長,部分依靠社保養老的人群,退休後明顯感到生活質量下降。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金」,並不能滿足他們的全部需求。

這種嚴重不足主要來自於生活成本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主要來自於以下:

(1)養老金的增長低於通貨膨脹,造成實際購買力的下降。

(2)年老後患病概率增大,醫療費用與護理費用增加。

(3)不斷提高的生活品質讓現有的養老金無法滿足。

2樓:享元

個人肯定有必要買養老金。因為人一定會老,以後賺錢能力越來越弱,不提前準備,長壽也是一種風險。

其實養老金更多的是一種確定和穩定。如果算收益的話,你設定乙個恆值,養老金並不算特別高,但有哪一種投資渠道能保證在持續30年甚至更長時間一直恆定3.5%或者4%的這個利率,並寫進合同。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他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只能算平均年化率。在任何的時間段任何的時候都可以剛兌領取,我相信沒有哪乙個金融產品,除了保險之外,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有些金融產品它是有比較大的波動的,在拉長一段時間,可能它的平均收益率還可以維持在5%,但是在乙個區域性的點位,有可能它是虧損狀態。

如果在這個虧損的時候,你正好需要養老錢的時候,請問你如何實現養老金的乙個剛需領取?

還有這個錢你就保證你只賺而不會虧嗎?高的收益伴隨高風險,萬一出現比較高的虧損怎麼辦?你就這麼自信30年,50年可以維持6%的收益,或者不說多了,3.

5%的複利收益,持續穩定的收益,你能維持嗎?你有這個自信嗎?但保險可以做得到,並寫進合同,確定!

因為它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作為標的。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維持正收益,並且可以實現剛兌。想什麼時候領取就什麼時候領取,想什麼時候用錢就什麼時候用錢。

哪個金融產品可以這麼厲害,可以實現剛兌?

現在有能力賺錢,為將來養老儲備,讓自己生活更好,十分有必要。社保只是基本養老保障,若想更多養老金,買商業養老保險。很多人擔心真到拿錢時領不了多少,也擔心領的時間短了,划不來。

所以現在有很多商業養老保險,它是在指定的年齡開始領取之後,可以保證領取20年或者30年。即使在這領取期間,被保險人身故了,還是可以給付未領取的養老金給受益人。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繳的錢無法拿回來。

3樓:安安是召鳳呀

如果你一直在上班,那麼養老這一部分三分之二的錢都是公司出的。自己只出一小部分就有未來的養老保障,何樂不為?

當然如果全部要自己出錢,那麼你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哈。

4樓:明亞經紀人周建軍

所謂養老金其實是應對長壽的,如果活到100呢,或者更長久,每個月都有錢領,那就跟沒錢養老不一樣了。這件事的投入產出比或許沒有其他投資高,但是他是確定有的,安全的,就類似足球比賽中的守門員的角色。至於買多買少全憑自己的收入決定,不買也不是不可。

5樓:明亞李玉

那肯定啊。

第一,退休年齡不可完全預知;

第二,退休後是否能保持穩定如一的生活品質,這也是乙個問題;要保持至少持平的生活品質,是需要充足的資金以及長期的規劃。

第三,很多人可能想著把錢攢著,或者做一些投資安排,但是現金資產持續貶值,投資理財風險也很大。

所以,個人養老金其實是安全保本,略有盈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抗通貨膨脹的一種有效養老兼顧強制理財的方式。

養老金政策對個人的影響?

愛打球的老牛 養老金解決的是職工退休後基本的生活保障。對於個人而言,退休不工作能保證基本的生活,每月固定打到個人卡上,可以不為日常的生活開支擔心。說到底,是乙個兜底的保障,要想更好的生活 應對風險,還需要年輕時注意儲蓄 投資等等。 不知 親,你去找找最先的養老政策和中間和現在的一對比你就明顯能看出來...

80 90後老了,那時的養老金能養活自己麼?

王某某 社會養老金在什麼時間只能是保證你的溫飽,你想指望它來提高生活水平就不太現實了。老了後生活水平想要保持在乙個平均甚至較高的水平上的話,乙個靠養老金收入,勞動性收入基本為0 不過未來是什麼情況不得而知 乙個靠子女等轉移性收入,顯然不夠的。隨著個體家庭的財富不斷積累,然後在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根據...

大家對養老金可繼承有什麼看法?

還是把政策沒有吃透啊。養老金可繼承繼承的是什麼?是個人賬戶餘額。個人賬戶餘額只是養老金組成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一小部分。原來的政策也是退休人員死亡後可以退出個人賬戶餘額的。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中國養老保險是什麼時候才開始的?那個時候的繳費金額是多少?繳費金額裡屬於個人賬戶的能有多少?1997年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