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因素造成了台灣和內地藝術生的入學門檻的差異?

時間 2021-06-06 19:26:27

1樓:

藝術類?要看學校。大陸的藝術類學校也分三六九等,你可以找專門的招生資訊了解一下。

就我周圍的環境來看,讀書時候,考上藝術類名校的朋友還是很受尊重的。

大陸其實不是歧視藝術生,而是歧視分數低的學生。

如果乙個藝術生文化分一塌糊塗,但專業分名列前茅,是不會受歧視的,大家多半還會把他捧成悲劇的天才來歌頌,順便批判下萬惡的高考制度。

又比如體育學校的學生,一般看法也是文化課分數低,但只要說一句:國家二級運動員,嗯,大家就高看一眼了。

2樓:BBBBB HHHH

大陸藝考的機制造成的的藝術生分數低很多。

大陸大致是這樣的:每年12月左右進行藝考,各個藝術院校先對學生的藝術水平進行考核,確定出能夠有資格報考本校的學生,通常入圍的已經很少了,這批人然後再根據參加高考。

3樓:

其實可能理解有誤或者大陸網友答非所問。

大陸的「藝術」錄取門檻不算低,就我所認識的朋友基本是本二以上學歷,他們都是「特長生」,大陸高中有體育,音樂,美術篩選,一般學校老師覺得他們「特長」夠好,而且文化筆試比較吃力的就會建議他們去考特長,對文化筆試也是有分數要求的。當然最終是自己決定,有興趣最好。特長都是有經過苦練最終經過嚴格的國家級考試的。

還有幾乎不存在看不起的說法

如果你說的藝術範圍是「影視」,上面的都不算答案了。在台灣妳也看了不少新聞,北京上海「藝人」學校錄取大排場龍,門檻更高了,對那些勇敢追明星夢藝術夢的人,也幾乎不會有看不起的想法。

對不起,好像我也答非所問了。

什麼環境和因素造成了我國「大媽「這個群體?我們身邊的妹子們到了那個年紀會不會也會像現在的大媽這樣?

憨弟 題主也不用太過擔憂,事情有兩面 一方面,現在的大媽所經歷過的,是乙個和我們年輕人不一樣的時期 大媽過慣了 苦日子 自然會出現對資源過度貪婪,怕吃虧。所以能佔的便宜一定要佔,面子 道德什麼的都是 不值錢 的 於是就有了強行佔座 跳舞擾民之類的行為 在物質條件改善後的今天,這種習慣依舊保留下來,因...

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焦慮

被拒稿多次的PhD 能力難以匹配我們的慾望,大環境,都有,我前一段時間就是焦慮,也不知道想要什麼,稀里糊塗的讀了博士,然後最近想通了,畢業就行,之後再說 Susan Green 引起焦慮症的因素一 可引起焦慮症的常見因素是哪幾個?很多人在生活 工作和學習中都力求完美,而這種心態就是導致自己害怕出錯,...

是什麼造成了人與人的差距?

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我感受到了。我和我男朋友交往9年,一起從高中到大學到社會。讀書在同個大學。但是呢,我目前年薪5,6萬。沒有任何獎金,但是男朋友呢年薪十幾萬到二十幾萬。起步我們是一樣的。一畢業我工資2500,他也是2500乙個月。但我們不同行業不同公司。到今天我和他差距很大了。他還在增長。我好像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