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給台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時間 2021-05-06 23:04:55

1樓:忍者小神龜

看完之後,心情極為複雜。

1、感覺台灣可能收不回來了。

2、要時刻反省,警惕自己變成日吹……因為欽佩日本文化和一些社會制度,算是追星族,對日本有好感,買東西也習慣買日本的牌子,覺得便宜好用……當然不至於覺得所有都好,也從來不羨慕出生於日本或者可以移民的人。以後會避免買日貨,對於追星……哎,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才最快樂。

3、灣灣啊港港啊,我不知道祖國欠你們什麼了,城頭變幻大王旗,苦日子大家都有過啊,你們真的這麼討厭大陸嗎?但是我是真把你們當同胞啊!如果還當大陸是親人,我們自己關起門來怎麼商量都好啊!

如果已經是外人了,那真是傷了很多大陸人的心了……其實什麼窮台政策都不想用,希望大家能一起奔小康來著……

2樓:葉濤

17年和我老婆去了台灣旅遊,乙個星期走馬觀花,也接觸了一些台灣人,只能說有一點表面的印象吧。其實我覺得台灣人對大陸的態度是很複雜的,大概氛圍3類,數量最多的可能是無所謂的那種,比如乙個五十多歲的花蓮計程車司機跟我們說「議會打架什麼的就是政治作秀,當肥皂劇看看就好了,我不關心政治,只要生活過得好就是了」,我從他的聊天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幾乎沒有對大陸沒有什麼認同感,也難怪,近幾百年來中國只要一戰敗,台灣都是要被割讓出去了,荷蘭走了日本來,「亞細亞的孤兒」這樣的描述有一定道理,這是第一類人;第二類人是支援td的,如果你稍加留意,會在台灣接頭看到一些穿著文化衫寫著諸如「不關心統一,我只要台灣」等等寫著政治口號的青年人,這一點都不奇怪;還有一類人是和大陸溝通比較多的,在普悠瑪列車上鄰座的乙個大姐,據說經查跑大陸,對中國的認同感還是有的,說大陸台灣都是炎黃子孫,聊得比較開心,還說等將來我和我老婆有了小孩要送禮物給我們。總體下來,感覺台灣人比較有禮貌,也較為熱心,當然印象最深的是台灣的風景真的好,即使是旅遊景點玩下來也沒有國內某些地方的浮躁和唯利是圖,景點基本不收費,40塊台幣的盒飯很良心,特別是東部沿海的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坐火車一定要坐海線,將來肯定還是要去的,希望一直能保持下去。

3樓:西西里園藝師

PTT的chess版,雖然冷清,但是滿版都是日本將棋的內容,西洋棋(台灣叫西洋棋)的內容幾乎沒有,中國象棋則完全沒有。

4樓:龍之吟

追尋與感受。做學問的基本常識應是人所共知,理想與現實時常並不應和。愛國的老夫不僅時常被當局所擯棄,甚至也很難為普通民眾所接受;究竟是應隨波逐流還是堅守既有理念,無疑是極其困難的抉擇。

回顧過往經歷,老夫也曾表演過「只讚美不批評」行為,但事態推展已到無從逆轉之境,老夫還應做跟屁蟲否?

5樓:

中國年輕人雖然有一部分挺哈日的但也是平等的好感和欣賞

台灣年輕人似乎在日本主公面前似乎還沒從跪著的地上站起來。如果要選擇被統治他們寧願選擇日本而非大陸

6樓:

最主要是基礎建設,再來是社會文化與思想;根據某些口述歷史看來,懷念或認同前朝統治的現象是在長官公署治理失敗後才逐漸普及。

其實,台灣的人群(不論本土或否)在很多思想層面上仍多少帶有傳統漢族/華人特點。

國民黨接收台灣後是如何消除日本對台灣各種影響的?

有,比如人命地名的去日本化。跟我年齡差不多的人小時候看到的盜版機器貓是翻印台灣的盜版書。裡面野比大雄變成葉大雄,源靜香變成陳宜靜,出木杉變成王聰明,東京變成台北大阪變成高雄,日本地圖變成台灣地圖,太陽旗變成青天白日.以至於後來人美社那個43冊正版出來之後,小朋友們還會整理機器貓到底是日本的還是台灣的...

大家第一次去台灣,對台灣的印象如何?

佐佑 詐騙,真實的被台灣人騙過,當時在08年的時候和朋友一起承包乙個飯店,老闆是台灣人,當時飯店的廚師和服務員都是我們自己認識的朋友,都是我們自己叫過去的。乙個月承包費用大概9萬左右,廚師和服務員的工資獨是我們給。結果乾到第四個月的時候老闆跑了,他又是台灣人,想找他打官司都不行,逃回台灣了,最後就是...

如何應對台灣同學的敏感回覆?

李長 普通人沒必要對政治上的東西太敏感,可以拉拉家常,比如說 哦,這樣呀,那你的祖籍在什麼地方?你們家是什麼時候移民到台灣的?如果是必須要交往的人,那沒必要把問題談得爭鋒相對,你急了,就輸了。但有些原則還是得堅持的,不過也沒必要吧原則整天亮出來。 張真實 這個搞得那麼敏感幹嘛,好像人家一說他來自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