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音像這麼發達,教育這麼普及,語言是不是已經不會在發生演變了?

時間 2021-06-06 05:17:44

1樓:李小貓

語義方面,且不說新造詞和外來詞:

呀,這麼巧,你也在網上衝浪啊!

你是gg還是mm?

在嗎?呵呵。糧票排

喜大普奔

例子太多了不想補了,你自己也可以想想。

語音方面:

請問以下詞語的正確讀音你可以確定嗎?

氛圍、應屆、針灸、弄巧成拙、渾水摸魚……

你有時間(或者心情)乙個乙個糾正嗎?

你糾正了別人呢?

總結一下,語言的發展演變是不斷進行的。

個人瞎想:

新詞的產生多數是自上而下的(科技、文化、政治、藝術)。

外來詞、詞義轉化和讀音轉化多數是自下而上的。

對了補一句,計算機程式設計其實也是語言,當乙個nerd用二進位制語言向你表達某種意思的時候他可能覺得自己非常酷(就像在用克林貢語和你說話一樣酷),這也是自上而下。

還有就是兩種語言的融合(劉慈欣在《三體》中暢想過漢語與英語的融合),這個可以看作自下而上(而且已經在現實世界中發生了),而且大眾教育水平越高、外語水平越普及,這種現象越明顯(直接借入而非像sofa,hysteria一樣的音譯)。以上。

現在基因測序這麼發達了,還有必要學習測序的方法和理論知識嗎?為什麼?

周運來 數學已經發展幾千年了,還有必要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嗎?若果只是感興趣,可以不,如果是你的職業或學業就需要。術業有專攻,就看你攻不攻。 黃克非 有必要基因測序原理其實一直在更新和進步。每一次進步,會帶來新的測序方法,或者帶來新的分析方法,帶來新的視角。那麼新方法的優劣就是很值得分析的問題。合理利用...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還有人看印刷書麼?現在還買書的人是什麼心態?

欣懿 看網路資訊或者電子書,基本上都是一種 消費時間 的行為,這種狀態下,看書 和 看電影 打遊戲 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對於閱讀者來說,如果這本書對他比較重要,選擇印刷書可以更加深入地 閱讀 這裡的 讀 帶有一種 研究性行為 需要反覆翻閱 包括大幅度地往前翻或往後翻 勾畫 做筆記 調出某一知識線的...

為什麼現在高鐵網路這麼發達,春運還是很難搶到票?

Szhaoe 因為春運不是乙個技術問題而跟本上是地區發展不均的問題。只是交通技術的發展使得問題看起來被拖延了而已,既然幾個小時就能往返,那選擇背井離鄉的人不也就越多了嗎? 根本原因是人多。而高鐵的建成又吸引了更多的客流。更多的人出行首選是火車,火車票買不到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舉個例子,資料為虛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