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學科未來與哪些學科結合最有發展前景?

時間 2021-06-03 15:46:41

1樓:散破陰霾

人工智慧,資訊化,大資料。

例如類似於小庫強排這種軟體,輸入地塊資訊後可以直接批量出方案和匯報檔案。(當然,這個軟體還遠不夠成熟,只是覺得是乙個很好的方向)

作為乙個有城市設計和城市更新工作經驗的人,我認為在目前的城市規劃工作中,太多工作都是重複性和毫無技術含量的,只是現在的計算機和軟體模型沒辦法進行智慧型化的批量處理,才導致了巨大的人工工作量。

2樓:櫻桃味的智子

1.認知方面

比如水文啦能源啦經濟資源啦交通啦

事關國土安全和分配的……

這些會和資料緊密結合…特別是咱社會主義國家……所以AI肯定有2.感知方面

還是設計大舞台

人工智慧這種本質半導體1001010的東東和人腦這種複雜的量子系統說白了還是兩件事。就算你是神經網路演算法和人腦也是兩個東西兩個系統。

設計永遠是個下限很低,但是上限可以說摸不到的工作。而且只有某些人類最擅長做的東西。

3樓:沉默的真實

慣性思維下無非就是工程學、電腦科學、人工智慧

發展的眼光來看,城市規劃的核心是滿足人的需求,而不是控制人的行為,即使是要控制也是需要依託人性來引導,而不是通過規則來強制

所以,個人覺得城市規劃真正的跨學科綜合發展,更應從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層面去聯絡和交叉

城市規劃專業有哪些好書推薦?

張詩銘 城市規劃實在是太雜了,我個人認為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讀。如果是對GIS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 基於GIS的數量方法與應用 然後因為芒福德和雅各布有互相battle的趣聞,而且芒福德是個很有意思的雜學家,產量還挺高,也可以讀讀看,城市文化 之類的無論是不是規劃專業的人都會覺得有意思。至於...

城市規劃史上出現過哪些重大失誤?

用失誤去評說城市規劃史上的所有城市試驗都很失禮。人類研究了很多動物群落,來摸清楚社會的線索,但是人類搞不清楚由無數個自己構成的城市。站在現代的視角來看,柯布西耶和沙里寧大概是白痴。但是正是因為前人做了足夠多的探索,做出了足夠多的貢獻,生產了足夠多的失敗,才讓整個世界在理解並馴服城市這 巨獸 的路上越...

在未來的城市規劃中,綠化帶是不是將會取消?

此夜何極 它可能不叫綠化帶這個名字,但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除非路面或牆面材料能做到吸收大部分噪音,或者車輛能無聲駕駛,或者下墊面滲水率提高。以上,乙個在學城規生的妄言。 青山應如是 操多心了,綠地率也是城市規劃的控制性指標之一,是必須達標的。綠化帶取消可能只是綠地形式改變了,可能覺得路邊綠化帶不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