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世界使人變得現實,還是理想難以實現使人變得現實?

時間 2021-06-02 23:56:22

1樓:文三曉

是需求層次讓人變得現實!

假如乙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

李澤厚講這是吃飯哲學,餓極了會想吃人的。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階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這就解釋了為何人民公社運動難以成功的原因,因為精神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但是肉體上的需求仍然是最低層次的,這種矛盾最終的解決還是以解決溫飽問題為首要任務。

人類集體很難跨越低層次需求,直接過渡到最高層次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但這個需求通常是在其他基本需求滿足之後才能到達。

當人希望跨越其他層次直達理想時,他會不時的受到其他層次需求的困擾。說窮不改志那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2樓:肖身客

都對的吧。

面對現實,就是要變得現實啊。現實,不是我們想的貶義詞,那是沒有能力的自己說的話。

如果真正自己厲害強大,理想和現實,會融合平衡的。

那樣就是你想要的理想狀態。

有麵包也有詩與遠方。

3樓:秦勉

失去了靈魂的活性使人變得很現實。

除了愛天馬行空的、浪漫的、富有詩意的、崇尚感覺的、喜歡毒品的人,其他的無論人好人壞,感興理性,是不是性情中人都很現實,大家都在實踐自己的現實。現實的對立面不是感性,而是空想。

現實的對立面不是感性,而是空想。

不論乙個人求名求利還是求感情,這個人都很現實。

我很急躁是因為這裡有誤區。

我超級不現實。我特麼腦子有泡我。天然自帶魔幻藥體制。

4樓:痛仰

太侷限於現實的人往往會缺乏想象力從而就缺乏創造力,所以世界可以讓有想象力的人成為創造者,讓功利的人更現實。可以說世界是一面鏡子,照射出了你是什麼樣的人。而理想和現實並不矛盾啊,有創造力的人可以去追隨愛好,成為科學家或者藝術家等等,當然有可能成為做白日夢的人;太現實變得功利的人可以想方設法地賺錢,成為商人,當然也可能成為市井小人。

能不能實現理想就看你怎麼做,有沒有方法,能不能持之以恆地學習付出了。

做人是理想化還是現實點好?

Wahahaha 當你窮困潦倒,就放下一切浪漫去為麵包而活,這是個現實社會,你必須無條件填飽自己。當你能填飽肚子身上不冷,那有錢就去造唄,怎麼理想化就理想化 石上文 人必須有理想,這樣才會有前進方向,可是行進得看看路況吧?為了趕路,看見前面有坑你也跳下去嗎?繞開繼續前進,就是現實性,但是繞開的時候別...

是快樂使人分泌多巴胺,還是多巴胺的分泌使人快樂?

楚楚 好暈 多巴胺的閥值一旦開啟,你就和做數學題一樣,開始做加法就開心,下次想開心就要做乘法,再下次就要是開方才能找感覺 簡單生活,隨從自然不好嗎?多巴胺是定值,每次開心釋放一點,等以後釋放不出來了,就是抑鬱症 方圓美術畫畫村 我個人覺得快樂越追求越少,所以為什麼要急著追求快樂呢。快樂是多巴胺分泌時...

是這個世界變得浮躁了,還是我們變得不耐心了?

陳某 如果你是唯物主義,那就是世界變化太快浮躁了,影響了你的耐心 如果你是唯心主義,那今天這個世界還在重複昨天的故事,只是你失去耐心,世界也跟著你浮躁了。 annabelle 世界變得浮躁是科技產業的負面作用,如今生活到處充斥著快節奏,太過在乎外界的變化導致我們對資訊的接受量大大增強,同時也伴隨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