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德的「自律」到費希特的「自主」 城與邦

時間 2021-06-02 11:45:40

1樓:韋爾小草

在我的認知裡,

失真 (distortion) 是通過新增泛音 (harminic and inharmonic overtone) 實現的,

過載 (overdrive) 是通過將波峰切平實現的,而fuzz是通過把正弦波轉化為方形波實現的。

這三個都可以被視作廣義上的失真。

2樓:陳斌

查漏補缺的說一下,除了電路設計的因素,我們聽到的結他的失真音效還和音箱箱體的設計、喇叭的規格與型號以及Mic這三個因素有關。

3樓:伯康

吉他的失真音色是如何做出來的?這就要從乙個古老的故事說起了…

我們彈結他幹嘛?有人回答:「泡妞」。答對了。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乙個哥們發現:彈著吉他泡乙個妞、彈著吉他同時泡5、6個妞都得心應手,於是信心膨脹想同時泡100個。問題來了,吉他聲音太輕,100個妞不能都聽清楚。

於是丫給吉他裝了個「拾音器」,把結他變成了「電的結他」,再接到音箱放出來,擴聲,那聲音足夠100妞聽清了。百人斬成功。

值得指出的是,百人斬時期,在那哥們的主觀願望中,拾音器、音箱僅僅是用來擴聲的,擴結他的聲,是HiFi,儘管古代的Fi還不是那麼地Hi。

終於這哥們走上了一次泡1000個妞的康莊大道。古代的音箱功率實在是小了些,為了讓1000個妞都能聽到吉他聲,這哥們把所有能提公升音量的鈕都開到了最大。

見證奇蹟的時刻來臨了,音箱裡發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激越的、已經面目全非的、不像結他的結他聲。這種聲音是如此地勾人魂魄,1000個妞聽得如痴如醉。

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那叫過載音色,古時的人們可不知道。他們創造了那種音色,我們要感謝他們。

從千人斬時代起,連線電結他的音箱開始「主動」參與「製造」聲音,於是它的角色從HiFi轉變成了「電結他音箱」、轉變成了樂器的乙個組成部分。

如君不喜,請點「沒有幫助」。

康德的十二範疇是如何「從判斷的機能中產生」的?或者說,如何確保十二範疇的正確性及完整性?

楊光 康德從亞里斯多德的形式邏輯那裡出發,對判斷的型別進行了分類 1 量的判斷 全稱判斷,特稱判斷,單稱判斷 2 質的判斷 肯定判斷,否定判斷,無限判斷 3 關係的判斷 定言判斷,假言判斷,顯言判斷 4 模態判斷 或然判斷,實然判斷,必然判斷量的判斷當中,主要考察主詞的外延 質的判斷當中,主要考察謂...

康德是如何從選言判斷中引出上帝的理念的

alert 對原回答作了一些修改和補充 選言三段論的形式是 p或q非p 所以q康德在先驗理想中分析的 選言三段論 是為了解釋神的概念是如何從傳統的理性推論中錯誤的推導出來的 傳統的推論 從可能經驗的總體 可能性 實在經驗的總體 實在性 再到獨一的理想 實體化 可能經驗的總體,相當於包含了p和q的 大...

如何從康德認識論的角度理解榮格八維?

蔣錚 Se 純粹直觀的雜多 Si 想象中再生的綜合 Ne 外感官直觀形式 Ni 內感官直觀形式 Te 先驗宇宙論,先驗神學 Ti 理性神學 Fe 道德神學 Fi 道德法則,實踐理性 大概這樣? Atoms18432 沒關係。內在概念相差過大 揚棄MBTI基本理論與測試辦法的16張圖 知意情之認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