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真的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作的歌謠嗎?

時間 2021-06-02 05:09:10

1樓:百川東

按照李辰冬的說法,詩經是尹吉甫一人所作。也就無所謂歌謠說了。

至於歌謠說與士大夫作兩種解釋早有爭論。

民歌說的致命問題,在於果真如此,那周代的老百姓文化水平應是亙古未有,前後歷史所未見。

關於詩經作者的回答:

百川東:詩經的作者是誰?

2樓:湯慎之

這涉及到文學的生命力。文學最重要的在於共鳴。我看打工詩人的文字可以哭泣,而看到部分文青的文字則尷尬。

優秀的鄉村文學越來越少,而城市文學又沉浸於假想誇大與造作,迷茫瘋狂與放縱中不能自拔。首先要真實,而後要普遍,然後是精美與創新,這是我所謂乙個共產黨員的文學觀。不管社會怎麼發展,普通人總是佔了大部分的,而所謂上層所謂精英所謂文化人,到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何不食肉糜的只有那麼乙個皇上,身邊的太監與大臣都會掩嘴而笑。

民謠不一定是人民創造,但一定是得到了人民首肯而自發傳播的東西。而這一部分得以被人民傳播,在我看來,創造者便是人民。

3樓:滴滴嗒嘀嗒

評價歷史性事物時要將其放在一定歷史背景下,不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直白的看待《詩經》。

關於《詩經》,學術界獻詩說,采詩說,以及刪詩說三中主要觀點,而采詩說則被大多數學者認同。采詩說主要觀點是周天子派禮官採集民間詩歌,這是一種體察民情的方式。而采詩的物件一般來說是普通勞動人民,從這方面來說《詩經》很可能是勞動人民創作的。

當然這僅限於 《國風》,大雅小雅和頌詩一般來說是上層貴族下層貴族創作的。

4樓:姫漢舊邦

我也覺得詩經中的句子,一定有人提煉昇華。比如說,我看見水中有水草,隨著水流的方向擺來擺去,我也許會說:你看那水草在水裡擺來擺去多好看。

如果我受過教育,靈光閃現了,也許我會說:那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可是我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來如: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般的句子。

這只是舉乙個例子,我也知道徐志摩的詩句是從詩經里化出來的,而不是相反。

為什麼我們不能讓普通勞動人民活的更有尊嚴?

阿西吧啦哈 凡事都有兩面性,78年以前中國實行計畫經濟,工人社會地位高,工廠領導的工資也不比工人多多少,工人有尊嚴,人民縱使物質生活不富裕,但是貧富差距不大,精神卻富裕,78年以後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經濟發展速度快,GDP增速快,有了管理,有了技術,有了資本,國家和人民也富裕了起來,物質生活相比...

太廟改作勞動人民文化宮是否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奧古斯都 位於皇城南面東側的太廟與西側的社稷壇遙相呼應,乃明成祖遵循 周禮 左宗右社 的規範所營建,為明清兩代天子祭祀祖先之家廟,因此建築規格之高世所罕見 坐落於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之上的享殿是太廟最核心的建築,為面闊十一間的楠木大殿,規模上可堪與故宮太和殿 成祖長陵祾恩殿比肩,為古代東方三大殿之一,主...

大自然和古代勞動人民給我們留下的遺產,憑什麼應該收取高昂的門票?

翠西 只能說這是中國內地旅遊發展的弊端,靠門票增加收益。港澳台極其國外很多名勝景區都是免費的,或者只會收取很少的門票費。台灣野柳地質公園,門票100台幣 約RMB 22 超漂亮的風景,超給力的票價,分分鐘秒殺內地各大景區的門票 上圖鎮一下 手機拍攝原圖 此外,台灣很多景區是免費的,比如彩虹眷村,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