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裡說乙個人進入群體之後就會被同化,如果這個人牴觸這個群體被強拉進去也會被同化麼?

時間 2021-06-01 18:38:30

1樓:

我沒看過這本書,僅就我的自身經歷而言我會說是的,如果不被同化那麼心理一定是備受煎熬,早晚有一天會崩的,沒有彈簧在極限情況下是不崩的,崩就意味著同化程序加速

2樓:一場大雨一場大酒

根據我的經驗,這個不會。

說一下我個人的經歷過得事情。大約是在2年前,我同學正式進入直銷行業,具體哪乙個產品,我就不說了。那會兒,我週六周天,確實是沒有事情,就被她拉到某個「培訓」會議去了。

進入會場,就看到上百號人員,在手舞足蹈的跳舞,一遍在跳舞,一遍在喊口號,人人都非常亢奮。就感覺在那個環境裡的人們,可以懟天懟地懟空氣,人人都會發財致富。要是按照一般人,會不會是被同化了呢。

我想如果聽過幾節課,經過他們的那些扣緊人心的營銷(你不掙錢,你取不到老婆,你不掙錢你要不了老,你不掙錢,你得了癌症醫治不了,你不掙錢,你什麼都不好),我那時候聽了真的想罵娘,不掙錢可能你說的都對,但是我幹嘛要跟著你喊口號掙錢。而且,還要詛咒我娶不到老婆,孝順不了父母,要不就是我父母得癌症。我心裡是非常牴觸。

我去了幾次,就在也沒去過了,而且他們加我的群,也把我提出來了。所以很明顯了,如果這個人牴觸這個群體被強拉進去是不會被同化的。

大量的個人聚在一起,並不足以構成乙個群體。要想具備群體的特徵,都有些前提條件起作用,我們必須對他們的性質加以確定。——這是引用《烏合之眾》的文字,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有前提條件。

在既定條件下,並且只有這些條件,一群人會表現出新的特點,它非常不同與組成這個群體的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特點。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轉到同一方向上,他們自覺地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裡。

就像你說的,乙個人非常牴觸這個群體,是沒有和這個群體的心裡表現同一方向,也就是說,他不屬於這個群體,也就不會被同化。

在大學裡,自己乙個人吃飯,乙個人上課,乙個人泡圖書館真的會被認為是另類嗎?

何豆豆QAQ 我就是經常乙個人,而且當跟著朋友一起的時候,也不會覺得乙個人吃飯的人就很怪,沒有人會那麼在乎乙個不熟的人,也不會去評價他。每個人都是為自己活著的,包括你看到的成雙成對的。 三分四離 不知道題主學校情況,但在我們學校是常態,每個人有不同的目標,各自朝著不同的路前進,沒有誰真的永遠和你同路...

進入社會之後你過了多久才適應了乙個人的生活?

兜兜驛站 乙個人的成長確實很辛苦。可能自己比較神經大條,抑或是周圍的環境比較簡單,乙個月以內就適應了工作。跳槽的時候,也曾謹小慎微。但是摯愛的家人和好友一直支援著自己,成長的路辛苦卻不孤獨。 Jacky Cheng 從小就比較自主,爸媽忙,都是自己做飯,高中開始住校就習慣乙個人,大學畢業以後剛開始工...

愛乙個人或者說不愛乙個人具體有哪些表現?

旖旎 感情是沒有辦法勉強的。當你真的愛乙個人的時候,你會心甘情願為對方默默付出一切,你也會對這段感情充滿患得患失的焦慮感。當你不愛乙個人的時候,你可能壓根就不想再見到他,你連多跟他說一句話的力氣都沒有。愛是相互包容和忍讓。當你越愛乙個人,你就越懂得包容他。如果你打心眼裡嫌棄或厭惡乙個人,那麼你會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