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境界》裡的「 人的一生只能殺乙個人」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6-01 00:45:30

1樓:幻想biu

應當這樣理解:

如果你不殺人,你將可以殺死自己(保留殺死自己的權力)。

此時,你一生中殺掉的那個人,就是最後的自己。

如果你殺了人,那麼你在其他人身上用掉了自己的死,就沒有殺死自己的權利了。

此時,你一生中殺掉的那個人,就是你殺死的第乙個人。

2樓:

人只能殺自己殺掉自己未來的可能性盡到自己做「人」的責任從這引出乙個話題人該不該為天生揹負的罪而活 (俯瞰風景)還是恣意妄為(殺人考察)

另一種說法是殺人和殺戮區別殺一人是道義殺多人就是無義之舉 (痛覺殘留)

我傾向於前一種式和爺爺一樣殺人衝動必須按捺自己作為殺人鬼的一面才能作為「人」而活下去

順帶一提fgo裡的布倫希爾德對「通過殺人來表達愛」有了合理合法的歷史上神話上解釋(大義)..要不然憑空扔出這個命題只能讓人懵逼

3樓:觀察者

只能殺一人,我認為的解釋是在沒有殺人之前自身是人,而殺的第乙個是人,這個人是你所賦予其人的資格,因為他和沒殺人的你有同樣的資格。而殺人後自身失去了人的資格,這個資格也是自己剝奪的,所以這時自殺也不是殺人,因為此時已失去了人的資格。而只有人殺了人才算殺人。

所以不是人的東西殺了人也不是殺人。那只是屠戮。

就如所說「人一生只能殺一人」希望把它留給自己,永遠不要失去作為人的資格。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4樓:

「人一輩子只能殺乙個人。」是這樣嗎?

「是的。因為這最後會殺死自己,所以我們只擁有殺人一次的權利。」為了自己?

「正是。人一輩子只能承受一人份的人生價值,所以大家才會為了願諒那些無法走到盡

頭的人生,用尊重的態度去看待死亡,因為生命等價,就算是自己的生命,也不是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那麼,爺爺呢?

「爺爺已經不行了,我已經殺了好多人,我因為承受殺害他們的死亡,所以已經無法承

受自己的死亡了。爺爺的死,會在沒有任何人承受的情況下,前往空虛的地方,那可是件非常寂寞的事。」

只能殺一次嗎?

「嗯,能殺人的次數只有一次,在那之後就不帶任何意義了。僅僅只有一次的死相當重

要。如果你殺害了他人而用掉自己的死,將永遠沒辦法殺死自己,也無法作為—個人而死去。」 首先式的爺爺是雙重人格,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存在,破壞否定自身的雙重人格,最終混亂掉成了殺人鬼,被關在兩儀家的私獄中,所以臨終前也告訴式了,當你殺死別人的時候自身會陷入混沌,自己的死自己已經無法負擔,沒有了生為人的尊嚴,死後的靈魂也將失去意義,最關鍵作為覺醒起源者很有可能回不了頭了,所以當初式自身追幹也的時候選擇了被車撞……然後織選擇了替式死,另外黑桐直到最後都一直不讓式殺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時候的式內心又充滿了空洞,儘管還是陷入殺人衝動,但也只是為了獲得活著的實感,所以打巫條純粹為了救老公,日藤乃順手幫忙當個大夫,無非荒耶把老娘逼急了根源式啟動抹除了其現世存在的概念,然而從來不殺人,因為一直恪守爺爺那段話。但是白純是個另類,把最願意接受這樣算是異類的式的黑桐幹了,所以式在最後也決定了揹負起這份所謂殺人的責任,因為黑桐能填補其內心的空洞,自身接受了黑桐,於是把白純殺了……

以上但就劇情說的,至於真正的含義……我覺得蘑菇其實想告訴大家:作為正常人不要殺人……

5樓:雪神焰

殺乙個人也好,殺兩個人也好,屠城也好,說到底都是殺人。但殺的第乙個人是殺人與不殺人的界線,而「不能殺人」是式姐的原則與底線,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就相當於「殺死自己」。所以「人只能殺一次人」,那個人便是自己(意志)。

在殺死自己的意志之後,「殺人」便不再是「殺人」而是「殺戮」,因為人(自己)被殺掉了,剩下的肉團便是野獸(單純的本能)。

個人見解。

6樓:Aaron Wu

這句話是兩儀式的爺爺臨終前說的。其實還有後半句。

人的一生只能殺乙個人,而這個人就是自己。

看前面半句話好像雲裡霧裡,看後半句話就可以有點眉目了。人之所以為人,是乙個人的自我認知,人有著良知。人一生只能殺死自己,其實就是說,想以乙個人的身份死去,就乙個人也不能殺,因為你殺了乙個人,就可能殺第二個,成為殺人鬼,失去良知,破壞了身為人的底線,就沒有資格以人的身份死去。

不過是嗜血的動物死去罷了。

式的爺爺之後還說到,爺爺已經不能殺死自己了,因為爺爺已經殺了太多人。這也就是說爺爺已經不認同自己作為人的身份了。所以他需要提醒式要永遠記得人的底線。

對於乙個雙手可能玷滿鮮血的黑道家族來說,這不失為一條好的傳世箴言。

7樓:

在殺了人之後,自己會揹負罪孽,無法再作為乙個「人」活著,也無法再作為乙個「人」死去。

殺人就會用掉自己的「死」。

所以不能邁出這一步,這是無法挽回的錯誤,無論怎麼道歉都不會被原諒的因果。

這唯一的一次要用在自己的「死」上。

空之境界裡有很多的「殺」,

白純裡緒殺了人之後起源覺醒,而後作為乙個殺人鬼活著,作為乙個殺人鬼死去。

淺上藤乃有殺人慾望和沒有殺人慾望時判若兩人,在與兩儀式的決鬥之後,有殺人慾望的那一部分死去了,但依然在揹負罪孽。

兩儀式在痛苦和絕望中殺了白純裡緒。忍耐了很久的殺的慾望終於破功。本來以為她無法再回到曾經的生活了。後來,黑桐幹也說,我來替你揹負罪孽……

ps 很久之前看的,諸多細節已經記不清楚,如有錯誤請務必提出~以上~

8樓:梁一

可能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從0變成一,是無中生有,是作為人的最大的挑戰,而從1變成2,是人變成非人,兩者是質的變化,2以後就只是量變了。作者說,你殺乙個人,是因為那個人導致你的心理,已經到了不殺他,就無法變得正常,是要付出巨大的決策與代價,需要足夠的理由來殺他,從0變成1,而變成1之後,你想收住不讓1變成2,則也會十分困難,一旦變成2,則必定會有3有4,那就成了殺人鬼,已經不再是人了。所以,人一生只能殺乙個人,殺了兩個人,必定不會停止殺戮,會殺第三個,第四個,作者認為,這樣的人,就不再能稱作人了。

打個比方,如果你在堅持跑步,突然有事,一天沒有跑步,然後第二天你如果還沒有去跑步,那麼就有可能你會偷懶很長一段時間,第三天,第四天都不去跑了。但如果你只是一天有事,第二天去了,那麼就不會太影響你的跑步的堅持。同樣的道理,你一直不會殺人,某天出了十分特殊的情況,你沒辦法不殺人,你殺人之後,出現了兩種情況,要麼保持平時的自己,永遠不會再殺人,相當於繼續跑步,若跑步再偷懶一次,偷懶一次就相當於殺了第二個人,可能就會導致以後不會再跑步,以後殺人成癖。

從一種習慣,變成另一種習慣。

一些推斷不怎麼嚴謹,能理解意思就行,作者其實說的也不是特別嚴謹,為了自己保持嚴謹他加了一些前提,我忘了具體是怎麼說的了,大概意思我想和我想的差不多。

9樓:

奪取他人性命的事情誰都沒有這個權利,殺人就是錯誤的行為,是無法抹去的罪。如果非要說誰可以做那就只有完美的神才可以審判他人的生死。

但是我們都不是完美的神,在第一次奪取他人性命的時候就會在自我的所擁有的事物的價值與他人性命的價值之間進行衡量。

你在用你在殺人時所喪失的東西與他人的性命進行著道德上的交易,這種承受著內心拷問同時摧毀生命的行為被稱作殺人。這種拷問也只有第一次殺人時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在你之後的每一次憑藉你第一次所得出的答案摧毀著生命時,你已經不會一次次接受拷問與衡量,你在用答案當做藉口去殺人,這就不是殺人,而是不折不扣的殺戮了。

現代人一生只能窩在乙個角落裡掙扎 繁華 謝幕嗎?

被華麗麗的題目吸引了。我覺得不會。和過去相比,現代人反倒擁有更多的條件和資源避免爛在乙個角落裡淪落一生。網路的發達,和交通的發展,使人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看更遠更美的景色。世界也以更豐富的層次和更廣博的面貌呈現。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我們看的到很多,但擁有的卻很少。所以很容易在這種對比中感覺到自身的...

你是否有所謂的一生之敵,相愛相殺之人?

小卒子佩什卡 T49和AMX13 90 兩者相遇必有一場惡戰 不是49將1390一發入魂就是1390抽死49有種你別跑啊!有種你打歪啊! 喵帕斯 我小學的乙個同學,我們是學前班小學都是乙個學校,在學前班分剛入學的時候,我和操場上乙個不認識的小孩在操場上跑步撞一起了,後來就打起來了,等打完之後去班級裡...

你是想一生只遇到乙個相愛的人,還是想一生花花草草,情緣不斷?

禪意 一生一世一雙人,是美好的期許,卻很難實現,這需要雙方共同遵守曾經許下的約定,而生活有時不會允許我們遵守,這是常事,但是遵守與否,的確只是自己的事。如果是我,我更希望是前者,人有很多種想法,但卻不一定實現,但是要堅守一輩子的諾言,一定需要很長時間去思考,做決定。經過深思熟慮的事很少有錯。 幕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