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路車騎長途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6-01 11:20:53

1樓:西紅柿大師

每年都有八天川藏挑戰賽,可以關注,大佬們一天400km跟玩一樣。我一天跑300km就得準備後事了。人跟人真是有差距的。

騎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樂此不疲的心,對大佬們來說,一天400km就是家常便飯,沒什麼特別的體驗。

2樓:

前20後24的輪組斷條斷到想死

我估計20天的旅行輻條換了能有一半,可能是載重太大的原因;嗯,下次旅行換前後28孔直拉。

扎胎只扎過一次,但是補過後發現還是漏氣;不知道是我手藝不精還是因為公路車的高胎壓不適合補胎。

後剎車不完全復位,應該是線管裡面鏽蝕了,所以回位阻力增大。考慮下輛車換成油壓的剎車,但是油壓的公路手變售價太高了。

碼表架被顛斷了,應該是車燈太沉的原因,奉勸各位買車燈的話不要掛在碼表架下面,而是單獨用乙個下掛支架掛在把橫的下面——如果你們確定一次碎石路面一次鐵路都不過的話當我什麼都沒說。

在碎石路面上25c的輪組會打滑,下次我可能會換35c的輪組。

3樓:歡迎光臨

終於逮到我能正兒八經回答的問題了

先放圖為證

上個月才結束的西安——青海湖騎行

平時我都是市區找地方內刷圈速,一般每次騎行不超過40公里,均速在34左右(不要因為我車爛就開槓,麻煩拉下去看看我腿),

Yi情影響,宅家越來越無聊,突發奇想趁著還沒開學來一次遠途騎行,原定走318川藏線,但查詢天氣後發現318沿線都是雨季,於是放棄,轉身就開始規劃去青海湖的計畫,兩天準備,說走就走!

全程1020公里左右,用時7天,平均每天騎150公里左右,基本全程上坡,累計爬公升近8000公尺(只有定西——蘭州段下坡比較多,另外,第一天西安到寶雞沒用行者記錄,180公里碼表補圖如下)

因有別的事情所以忍痛放棄環湖,到達151基地就結束了這段旅程。車子郵寄回西安,人飛去外地辦事。

先說結論,體驗:

1.曬傷:騎山地還是公路在曬傷這方面差別不大,一趟下來我黑了八百個度是真的,哪兒曬哪兒黑,因為全程基本佩戴半指手套,手指已經兩極分化了,如圖(已經緩和乙個月了所以不太明顯了,手指末端明顯更黑)

2.體能:剛開始不是很累,每天合理安排6-8小時的騎行,個人體能的問題只有在100公里以後才會顯現,會比較累,我基本100公里以後每20公里休息一下。

因為每個人路線不同,我的路線7天有5天都基本是全程上坡,公路車平路以個人的體能一天200公里均速26問題不大,但隴西地區十萬大山,均速被拖累了很多。在這裡,公路與山地的區別體現出來了:

在爬山的過程中,我礙於沒有更大的齒比,只能用更大的扭矩維持運動,體能下降極其厲害,也因為我體重170斤太重爬坡劣勢。公路更輕但是長途爬坡中更加疲憊。(ps我真的是個死肥宅)

3.舒適度:騎公路跑長途就別指望舒適度了,腰痠背痛是日常,不管是山地還是公路,騎長途你得有個鐵打的屁股。

4.行李:公路車的行李沒法攜帶太多,只能安裝小梁包和乙個坐管尾包,總容積大概在12公升左右,導致我只能輕裝上陣只帶必必必必必必需品,另外動輒幾天的遠途騎行,絕對不能揹包!

第一天我郵寄到中途站天水的的尾包還沒有到貨,於是從西安到天水這兩天我背了十斤的揹包,翻過幾十座山到天水以後肩膀和腰真就不屬於我了。

4.在路上:一路向西風景還不錯啦,但我作為無情的蹬車機器,基本沒太關注景色。

路上遇到少量騎友,絕大部分都是山地車,從湖南出發去新疆的60歲老大爺,從台灣出發去哈薩克的台灣小伙汁,更多的是相遇時給我鼓勵的摩托騎士,有時騎了上百公里的疲憊,得到陌生騎士的乙個大拇指就會緩解。

最後,有一次說走就走的騎行真是一輩子難忘的事,路上所聞之事所見之人都於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放一些圖給大家看吧,順序依次為家、寶雞、天水、通渭、蘭州、海東、海晏、151

在家硬是給5L的水袋包塞進這麼多東西↑

寶雞,此時還可以看見秦嶺山脈↑

寶雞與天水間,甘肅界↑

天水至通渭,那天有突發情況延誤行程,所以只走了100公里,沒到定西,只能在通渭休整。

第二天從通渭出發,越過定西,狂奔180公里到蘭州。

蘭州至海東,途中遇到暴雨被淋成落水狗

海東至海晏,再次被淋成落水狗

海晏至151基地↑

到151啦!!!

151向西500公尺有一條免費去湖邊的路

我是無情的擺拍機器

天水山自成一體,只道不枉此行

祝各位騎友能安全的見到更多風景,認識不一樣的人,走更出彩的人生

補充:

1.很多騎友問我尾包,可直接在美利達官網搜尋「公路車尾包」,就是我這款。

2.關於食宿與行車車道:西安到青海湖沿路不算荒涼,最長的無人區我記得在甘肅境內,大概50公里沒有鄉鎮,只有村莊。

其他的地域每隔二三十公里就有鄉鎮,每隔100公里左右就有城市,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的路線和住宿安排好即可。國道與一級公路都有非機動車道(也可能是應急車道),美中不足就是石子雜物比較多,公路車騎起來容易爆胎,省道與鄉道比較混亂,注意安全。

3.公路車長途一定一定要帶氣瓶和補胎換胎工具,備胎帶3條即可,用掉1條就一定要找地方補充1條,保證在到達終點前始終帶著3條備胎,公路車太容易爆胎扎胎了。

更新

我換車啦!

新車美利達REACTO 7100e

原來好車是真的輕,抬腿40不接受反駁

祝大家越騎越帥,越來越強!

4樓:趙志豪

我乙個人帶帳篷負重40斤騎過兩次碳架公路長途第一回瀋陽-成都2600km

第二回沿海岸線瀋陽-三亞4800km

一路騎過14個省和港澳,100多個地級市。

乙個人住過天橋,祠堂,公廁,窯洞,工地,廢棄的草房,天台,海邊......

在公廁洗衣服。用礦泉水瓶扎眼洗澡。

一路上扎了三十多次胎,換過十來副鎖片,騎三個多月瘦了30斤。

體驗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感受到了許多人情冷暖。

5樓:崔寶明字明月

我沒有騎過公路車,我長途騎行選擇旅行車,介於山地車和公路車之前的主攻長途騎行的車型。只要路面平整,長途騎行對自行車的要求很寬了,什麼車都可以長途騎行。

6樓:請叫我六味地黃丸

在現如今基礎設施大面積提公升的環境下,

用公路車騎長途是非常省力的選擇。

除非是非常爛的爛路,騎公路車的時間,

會比其他車型少花至少10%以上。

能攜帶的物品越多,重量就越重,

這也意味著會花更多的時間在路上。

如果單獨行動並且無補給的話,

前期準備工作和行程計畫需仔細安排。

水壺最好備2只(1500ML),

能量棒,鹽丸,香蕉,肉乾,

除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

帶個備胎和CO2氣瓶即可。

7樓:廢墟上的麥子

去年國慶節從長沙騎行去衡山,200公里吧,9月份入坑公路車,10月份頭腦發熱幹了這麼件愚蠢的事情,裝備還好,騎行服捷酷,鎖鞋禧瑪諾RC5,手套迪卡儂那款99元的,車是大G的ADV1-KOM,改了THE ONE的一體把,禧瑪諾電變,VUELTA的55輪組。

談下感受吧,因為缺乏鍛鍊,身體出現了各種不適,首先是出現了腳麻的狀況,緊接著手掌開始有點痛,拿下手套後已經發紅,蛋蛋同時也開始發麻。因為天氣熱的原因,騎行褲坐墊已經濕透,屁股一直貼著濕濕的坐墊,特別不舒服。騎行到120公里的時候,左大腿有隱約抽筋的跡象,堅持5公里後抽筋摔車,恢復了半小時,繼續騎行,總用時11個小時完成騎行,晚上因為屁股長期貼著濕漉漉的坐墊,只能趴著張開腿休息(自行腦補)。

防曬措施還可以,護臂護腿面巾眼鏡,沒有曬傷的情況出現,中間喝了2瓶藿香正氣水。

總之在沒有體能的情況下,請慎重!多麼痛的領悟!

感受下我們長沙攔河壩的團練吧!高校聯隊的小夥子們全程破風,大概38的巡航40公里。

8樓:王月晗

只用公路車騎過長三角的短途,500km這樣的我只想說在長三角或皖南這樣的地方,公路車騎幾天還是很舒服的。

首先公路車輕快,就是為了鋪裝路面而設計的車型,我覺得三四天的旅程,公路車騎得比山地車要舒適。

夏天出去我就帶了乙個多特的15L騎行揹包,很小,裝一套短袖短褲,一套騎行服,鞋子一直穿的鎖鞋,因為上哪基本都是騎著去,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

至於路況不佳地區的長距離騎行,我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旅行車騎得更舒服

9樓:Jay Young

乙個月前公路車環台灣1200km 9天。半年前公路車環海南900km 6天。

這兩次長途騎行都是和山地車結伴。感受是在平坦路段和下坡路段速度優勢明顯,爬山劣勢(最輕的檔相當於山地的前二後三),對風向敏感(尤其是在台灣),以及最嚴重的:所有負重只能背在身上。

還有,公路鎖鞋行走不便,還要另帶鞋。至於普遍覺得的容易爆胎,我倒覺得山地車輪胎粗,被扎破的概率更大。

我覺得騎路況不是尤其複雜的長途還是旅行車好。25的圓胎,外觀跟公路基本一致的鋁架,碟剎,貨架,已經可以趴著休息的蝴蝶把,旅途會輕鬆很多。例如捷安特 Anyroad

獨自長途旅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GTGH 跟階段和個人性格有關。有的人性格裡喜歡獨處些,或者不懼怕交流些,那就更能接受獨自長游。有的人,會覺得孤獨,無趣。我偏後者。在某些階段,比如心情低落,可能會選擇這樣做靜靜心,再比如,閱歷逐漸多了起來,願意走走看看世界,都是可以的,注意安全就好。我可能偏後者。 大名王 也算是量身定製吧!今年乙...

男生體毛旺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看到知乎上有這麼多同伴,心理好受些。不多說先上圖 記得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乙個四川的老師當我們班主任,他那時候賊兇,經常打我們,我們就偷偷罵他,給他起各種外號,但是版本太多了沒有統一的叫法,直到有一次他上課穿短腿 他平時都是穿長褲 漏出了濃密的腿毛,我們才給他敲定了乙個外號 毛人 天道輪迴,沒想到...

用頂級(專業)天文望遠鏡觀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簡單 美國品牌星特朗天文望遠鏡大人小孩均可使用,這是一款護眼版產品。使用這款望遠鏡時,能夠望眼未來,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讓科技拉進你我的距離吧!星特朗天文望遠鏡白天觀景,晚上觀月,可以體驗天空的奧秘。看見了吧,月球環形山隕石坑,當然,配月亮濾鏡更清晰一些。還有太陽黑子 太陽神奇的一面,需要配太原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