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與原子,會不會是一環套一環?

時間 2021-05-06 22:16:44

1樓:瘋人院老院長

題主的想法很好,不要忘記,很多答主雖然已經過了題主的經驗,有了探索相關知識的過程,但這並不代表你們就是先進的一方,更不要忘了,所謂採用數學模型和實驗室資料的邏輯科學在在類歷史才區區數百年,幼稚的難以想象。人的直覺力同樣也是探索宇宙的尺子,直覺力也是宇宙分形的形式之一,也許未來,我們的直覺力被開發出來,便可以證實宇宙早被老祖宗探索過了,只是意識的全息體而已,也根本不是實驗室工具與理論所能丈量的。

2樓:Dean

量子糾纏產生時空。量子糾纏和量子相干形成宇宙的網狀結構。量子糾纏和量子相干形成DNA的雙螺旋結構。DNA是生命輪迴的載體。

3樓:zdhxiaoma

我理解樓主的意思是再往外還有一層類似原子或宇宙的結構,但那個結構裡面起主要作用的力可能超過了我們想象。這個事現在無法證明,因為我們對宇宙外面一無所知,就跟科學家不會證明上帝是否存在一樣。

4樓:xiaojing jin

這個想法我初中剛了解原子結構就有過,其他想法還有宇宙是乙個巨大的球,向乙個方向走,最後能回到原地,宇宙就是一種原子。

這個想法只是乙個想法,沒有多大的意義,既沒有證據支撐,也不能推導出有意義的結論,和佛教思想有些重合也沒啥特別的。

有個動畫片,名字忘記了,就是乙個大象和乙個塵埃大小的星球上的居民的故事。

5樓:陳輝

我初中就這麼想的。初中後,我覺得不對。如果乙個東西就是一團微小的天體的話,那它應該發光才對。

星系和什麼對應呢?黑洞和什麼原子對應呢?

6樓:熊然

高中輟學生一枚,5到6歲家裡借了別人家十萬個為什麼的光碟,特別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小學三年級看我哥初二的物理書介紹到原子與夸克時就在想,每乙個夸克再分下去裡面是不是就是乙個宇宙呢?家裡窮地方也偏僻,小學看過的課外書除了同學的幾本腦筋急轉彎,幾本十萬個為什麼,還有一些哥哥姐姐初中的教材,還有求我姐才給買的魯冰遜漂流記小學基本就沒有其他課外讀物了。

對了小學時看的好幾遍血吸蟲預防書至今好多地方都背的出。今年都22了。

7樓:Yehowah

星系結構和原子結構相似是因為同一種物理規律在起作用(角動量守恆,平方反比)。

分形宇宙的觀點在粒子全同、波粒二相性的角度看就顯得荒謬了

AI的想法其實算別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我們現在說還嫌早。我個人支援全面電子化,希望人類製造的機器能擁有超過人類大腦的資訊處理能力。

8樓:爸爸的大肚皮

題主的想法是合理推斷,但是並不科學。因為題主的猜想無法證偽!無法證偽!

無法證偽!說三遍,無法被證偽的結論和猜想就不是科學。注意,無法證偽並不是證明,好比上帝和地獄的存在,轉世等等,能夠被傳播和接受的宗教都具有無法證偽的特徵,否則漸漸就沒人信了。

9樓:「已登出」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

然而,我的答案是在人類認知尺度內,巨集觀上的規律與微觀上的規律有很大差異。化學尚且有同分異構體,你啥時候見過幾個星球黏在一起相互重疊?

10樓:

不會。完全沒有可能。

最簡單的反駁:

星球之間大小差距千百萬倍,所有電子大小完全相同。

引力表現為吸引,電磁有吸引有排斥。

高階一點的反駁:

天體尺度間主要受引力作用支配

原子尺度受電磁和引力2種作用支配

更小尺度需要考慮電磁、引力、強、弱4種相互作用。

從目前可觀測的900億光年到10^-18公尺,物質運動方式和作用機制完全不同,不存在什麼一環套一環可能性。

11樓:long way

//這不算民科吧,應該是乙個不錯的科幻命題,畢竟題主沒有說這是科學。

很有意思的想法,相信不少科幻愛好者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目前的基礎科學還沒有達到真正推演這一看法的水平(畢竟我們不能在宇宙之外觀察宇宙自身),不過畢竟還是乙個有價值的想法,從理論的對稱到物質形態的對稱,看來是乙個很適合強迫症的完美宇宙。

12樓:何夜無月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學而不思則罔。不要妄圖拿自己的能力去挑戰人類傳承下來的知識海洋。終其一生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有前輩在無數年前想過論證過甚至證實過,證偽過。

多想,也要多讀。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13樓:

有可能,這麼多回答說明了電子之於原子核和行星之於恆星完全不同,那也只能說明每一環的模型不同。或者說這麼問題可以換成:我們星系宇宙是否有可能是某個更高尺度或維度的基本組成部分?

在那種級別下,當前物理學本身就可能不再適用。

不過我們都曾這麼想過,最後覺得是不是不重要,而是整個問題根本沒有意義,即使是又如何?這本身是個不可證明的問題。

不過年少時亂想還是很好的,一堆冷嘲熱諷的是什麼意思呢?

14樓:

亞里斯多德時期。

有個人提出:有沒有人想過一件事,同一條件下,我們的比較重的物體比如鐵球、石塊的向下墜落和比較輕的物體比如羽毛等的下墜速度相同。會不會有這種可能,這個世界的物體是受同一種力的……

人們這麼回答:

「這種尋找存在感的智障思路我都闢謠過無數次了,真是忍不了,好吧我就再說一次: 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題主莫非你瞎了?」

「建議你去看看眼科」

「該不會是個傻子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5樓:黎塞留

有這個可能性,你現在的知識量不見得能支撐你認識這個宇宙。這論題下很多答案就是把不知道幾個字說的冠冕堂皇!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17世紀,你是牛頓一樣的出色物理學家,夠給力了吧!我來到你面前,我說我手上有個可展現給你看的世界(IPAD大小的計算機,假設發展到以後可以組建出人工智慧的世界,最後假如還有電),你的反應估計跟你現在看到這個問題的反應一樣。

你能用你的力學來證明我的IPAD麼。數學能麼?!你的理論能麼?!

那我這個是不是就不應該存在?而他確實存在,那你是不是民科?那時候的你是不是無知呢?

至少是可能實現,那科技再進一步呢,夸克尺寸的晶元,原子大小的計算機,超強的人工智慧,或者承載真人思維的電子世界!那算不算是一沙一世界呢!

16樓:vvbbbbbbb

實際上,巨集觀天體和微觀粒子的執行方式其實差別挺大。作用於巨集觀天體的主要是引力,巨集觀天體進行的一般是軌道運動,就算是在n體問題中,也只是軌道容易遭到擾動而已。然而原子的運動主要是布朗運動,其中包括無規則熱運動,基本沒有規律可循。

到了電子層面,我們連電子具體在哪都沒法知道,而且電子會在各個能級上躍遷,這跟巨集觀天體差別就更大了。你見過哪顆星球突然整個傳送到其他地方嗎?

17樓:程式碼

可能你覺得他們大多都是圓的吧?在國際空間站水滴和火苗都是圓的。從乙個點勻速向不同方向出發就形成了圓,水裡的石頭經過億年的沖刷變成圓的了。圓,是物質的初始形態。

18樓:熊哥black

如果乙個東西無法以任何方式觀察或者意識到,那麼在我們看來就是不存在的。你的問題在人類目前掌握的知識來看是不可能,因為這些尺度目前人類沒有辦法觀察或者意識到。

所以說這是民科思維的知識基於目前所掌握的資訊認定這個結構是錯誤的。等什麼時候人類能夠超出這些尺度來觀察世界的時候,你的問題可能就有答案了。

19樓:周繁林

其實我初中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我從來沒說過。相對論都有,在你之前怎麼會沒人想到這個問題。這種用來滿足好奇心的問題的價值不在於研究,在於把你引上積極求索的道路。

也沒必要嘲諷吧。

20樓:

其實這裡大多數回答並不是冷嘲熱諷,而是他們早已經過了這個思考的階段,現在回來再看自己曾經的這個想法覺得很幼稚了,如果他們嘲諷題主那其實也是嘲諷過去的自己,所以題主並不用太過在意。

有這種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不要沾沾自喜,因為有稍強模擬思維的人在學習到這幾種結構之後都會產生類似的推理,這大概可以算是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乙個例子。但是這種理論呢,就像陰陽學說一樣,看似解釋了宇宙萬物的真理但又像什麼都沒說一樣。科學講究的是真憑實據,嚴密論證,是一步乙個腳印走出來的。

過於空曠而遙遠的遐想對科學並沒有什麼指導意義,但作為科幻還是可以的。

21樓:

不知道題主的年齡和學歷。如果是沒什麼接觸過原子模型,就看過一些簡單的介紹的話,的確很容易有這種聯想。

你的想法就是2023年盧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體積是空的,電子按照一定軌道圍繞著乙個帶正電荷的很小的原子核運轉。為什麼盧瑟福要提出這個模型呢?

因為他完成的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散射實驗),否認了葡萄乾麵包式模型的正確性。這個實驗要求:①原子的大部分體積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乙個很小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在原子核內,且幾乎全部質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內部。

帶負電的電子在核空間進行繞核運動。

但是電子的圓周運動理論上要釋放電磁波,最後就會掉下去。這和觀察事實不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又出了波爾的量子化軌道。

可見,物理理論是乙個不停否定,不停適應新的觀察事實的東西。物理理論並不追求美麗,他只是在客觀的描述我們觀察到的事實。這也是物理和民科以及哲學的區別。

古典原子論,是由德謨克利特提出的。他認為原子的聚合實現萬物,對應的是空虛,給原子的運動提供空間。原子是不可分的,不可分別的。

現代原子論的起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波伊爾,拉瓦錫,道爾頓都還在化學層面。湯姆生的陰極射線說明了原子有亞原子結構,也就是葡萄乾蛋糕模型。

稍微了解一下科技史,這裡面和中國古人的思想有半毛錢關係嗎??

22樓:段譽

如果存在這樣的俄羅斯套娃世界,那麼這幾個世界可能也是無法交流的。因為對於我們而言的微世界,它們存在的時間可能太短以至於無法觀測到。而對於我們而言的巨世界,因為資訊所要傳達的時間太久,以至於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存活時間段內,無法感受到巨世界的實質變化。

人生會不會是乙個程式

935a 好像是!但是,至少有三個特點 一是人自己的程式,二是硬體軟體一對一,三是同步執行不是非同步。這些和電腦的單一形式邏輯不同。人的思維邏輯是神人佛,天地人,三才。多年前,一位叫俞根強的參透 道德經 的道生三,用康托爾集合論定義了三種邏輯型別,我轉貼他的定義。俞根強先生認為 道德經 包括了神佛邏...

原子裡往細看下去會不會是另外乙個世界?那麼我們所在的宇宙會不會也許就是另乙個空間維度世界中的乙個原子?

經典物理原子模型發展到行星模型,原子核外電子殼層分布 以後原子核裡核子殼層分布,這就是微觀。往大,太陽系九大行星 冥王星被槍斃了,前段時間據說又有一顆行星想角逐九大。繞太陽公轉 再往大太陽系自己也在銀河系中繞銀心公轉 還有河外星系 這是宇觀。世界不斷被探索和認知,猜想可以給毫無頭緒的研究乙個方向,努...

大一,孤獨會不會是一種常態

現在大一,覺得挺孤獨,剛開始還能和室友一起,後來,她們兩個突然就不要我了 可能她倆有共同喜歡的明星,我不追星,沒話題聊吧 剛開始很難過,像被拋棄了一樣,現在慢慢習慣了。乙個人也有乙個人的好 因人和環境而異,有人會跟上下左右前後鋪的朋友打成一片,有人安安靜靜過段時間大家一點一點接觸了解,有人可能喜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