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育對普通人和窮人的孩子是絕對公平的麼?

時間 2021-05-06 20:58:49

1樓:大盼

個人觀點:天下就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情。

教育,中高考,也只是相對公平。

窮人家的小孩可以通過高考,考上乙個好的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因為現在的考試,不單單是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在於對理論與實踐的綜合考察,從近幾年的命題上可以看出這種趨勢和變化(尤其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

補課短期來看有用,它能幫助學習能力差(不一定就是成績差)的學生迅速掌握刷題答題技巧,可以快速應考。長期來看,不見得有用,可能有害,因為它損害了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慾望,學生依賴於這種不勞而獲的獲得方式,大腦真的動起來了麼?沒有。

所以,我一直認為,教育是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的,大了說,為了祖國的下一代,小了說,為了自己的下一代。很多人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覺得我花錢報輔導班了,我付出了,為什麼小孩不感激,為什麼小孩不努力,技能家長可以請專業的老師去教,但是學習能力,需要家長早期的引導和培養。

2樓:莫道池水淺

戶籍政策

不同地區可能高考相差100多分進同乙個學校,更不用說高考大省和北京相比了。

學區房決定上重點高中的副本難度。

父母受教育水平

等等吧現階段肯定是不公平,未來會不會呢?

我要是普通人,我希望會公平;

我要是二代(包括但不限於紅,富)我會問你「憑什麼我幾代人的積累要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自己體會。

最起碼未來走向公平的道路會很坎坷。

3樓:dwze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有錢人可以花錢補課,花錢辦戶口,這一方面,教育並不公平

但是,教育對於窮人的孩子,是最公平的改變命運的方法

4樓:野曇花落

不可能的啊,這是想想就知道的事情。

但是起碼公平了很多。只要你願意學習。基本上九年義務教育可以完成。

認真一點點就能考上高中(當然重點高中很難!)(初中不學習的那一部分學生知識只停留在一元一次方程水平,二次函式是基本上不會的!講歐姆定律是聽不懂的!

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基本上也不會!)。然後上大學正常情況300分以上也能保證只要不太荒廢學業!

而這在以前的社會和現在大部分國家都是幾乎不太可能存在的!

還有四線城市一節課一小時1000元????北京普遍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吧!

5樓:樂此不痞

不是現在,一直都不是絕對公平,只是現在差距更小而已,教育改革只能縮小差距,差距不能完全抹除。

教育本身就是投入極大,回報周期長的投資,拉平差距,這種事情只有國家能做到。

就好比地鐵投入極大回本週期更長。

但也不成說絕對公平的在每個城市建地鐵吧

其實先進教育自古就是少數人才掌握的

現在在盡量拉小差距,不存在絕對公平。

6樓:怪子

補課對公平的影響遠低於出身。

學區房算是乙個因素,但是學區房主要看地區,如果只影響小學的,其實影響不算太大,如果直接影響初中的影響就大了。

當然如果出身在農村,還是留守兒童,影響就更大。

7樓:南袁

首先,個人認為,不光是教育,其他很多東西都不具備絕對的公平,因為受眾群體本身就有差異,所以導致絕對公平的難以實現。國家教育機構對待不同條件的群體,沒有歧視,一視同仁,給每個人學習的權利,畢竟有九年義務教育的保障,但是私人的教育機構,就像補課班,他們是商品,你給錢就能獲得,他們不歧視你的家庭條件,但是他們考慮你買不買他們,就好像你在去菜市場買菜,你給錢我賣你,我不管你什麼來路,但是你沒錢買我這菜,我不賣你,你不能說我不公平吧!

這種商品,本來的目的就是賺錢,商人本來就是為了盈利的,不可能像國家教育機構那樣,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普通人和窮人買不到或買不起的商品還有很多,絕對的公平很難實現,只能說縮小貧富差距,讓更多的窮人脫貧致富,享受更多的資源,國家也加強對私人教育機構的管理,私人教育機構在盈利的同時考慮自身的社會責任,就有更多的普通人和窮人能上的起補習班;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願意去提高教育水平較低的地區或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學生自身提高學習效果,這樣補習班的作用也就不在突出,上補習班也就不再成為急需;當然我們個人也要努力學習,我見過不少,自己好好學習根本不需要補習班的,條件不好就靠自己先天天賦加後天的勤奮。這事兒是乙個共同努力的事情,絕對公平是需要我們追尋的乙個目標。這也是國家扶貧的意義。

不公平總是有的,絕對公平也是不好輕易實現的,我們這些普通人,本身條件幫不了我們,就要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相應的資源。而且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大的能力後,完全可以回來建設家鄉或幫助更差的地區,這樣的人越多,公平越好實現!

8樓:1k小路子

為什麼總有人認為絕對公平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連勉強公平都是很奢侈的,只不過是因為你在中國,所以可以理直氣壯的bb。你要是在美國,連學費和生活費都拿不起,考上了也發愁。

考不上的概率更高,因為你們連教材都是不一樣的。

而且哪有什麼絕對,人總是得隴望蜀的,絕對公平後沒準想追求更大的利益了就。

以上,太睏了明天修改,溜了揮揮

9樓:

要看你說的普通是有多普通,窮人是有多窮。

現在最大的差距而且是決定性差距的就是學區房,幾百萬一套的學區房比樓上說的什麼美國學費貴多了。但學區房有特殊性,就是用完可以賣,等於存了定期,只不過有沒有利息或者倒扣利息就看運氣了。然後是一些人運氣好,就出生在好學校周圍有套祖傳的學區房,不打算賣的話就是實打實的窮人,但也能上好學校。

所以你要說公平不公平也很難說,只能說對農村出身的肯定不公平。

10樓:莫名其妙

沒有絕對的公平,也許國家的政策是公平的,但是到了當地,每個學校的情況不一樣,每個學校的老師又不一樣,學校的教育方式都差不多,主要是細節方面學校和學校,老師和老師又不一樣

普通人和富二代的差距在哪?

親身經歷,自己放下所有興趣愛好,拼死拼活加起來掙到的錢,以為達到所謂的 標配 在同齡人普通圈子裡覺得還有些成就感 人家年少揮霍,豪宅名車,通過婚姻就獲得雙方父母的支援的初期資產,而這個初期資產卻是自己平時遐想時的數字!前期的揮霍簡直是九牛一毛,婚後資產倍數增加,簡直是一種成功!落差感油然而生。為了以...

現在科研是不是對普通人門檻過高了?

zhaten11 科研這個東西確實降低門檻沒有意義。比如乙個研究所在某個領域的研究實力,並不是由它在這個領域有多少研究員決定的,反而極大程度上只取決於水平最高那乙個人的程度。這就是為什麼說乙個錢學森頂十個師。乙個領域的頂尖專家帶來的貢獻很有可能大於這個領域其餘100個普通學者。所以科研這個東西,降低...

普通人活著的意義?

已登出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困惑,寫下這段話不是解答,權當交流。古往今來很多哲學家都被這個問題折磨過,人這種生物,在地球的物種競爭中勝出,憑藉的是大腦,也恰恰是大腦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困惑。以地球的歷史看人類,人類太渺小了,在地球的歷史裡,人類史只占有極小極小的乙個片段 以宇宙的角度看地球,地球連顆塵埃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