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沒有自性?

時間 2021-05-06 18:03:33

1樓:葉潛塵

萬法是無常的,五蘊是假合的。

時空是虛構的,三界是唯心的。

而心亦是假名,遠離種種邊見。

當知性本空故,而能起現萬法,

由是性遮障故,而入於無明痴。

故於此幻網中,復可修幻光明。

盡所有法轉心,無老死老死盡。

2樓:護法居士

諸菩薩觀擇法性。

無性是法性。法性無自性。自性不可得。

無決定性是法性。法性根本不可得故。決定事亦不可得故。但為起顛倒眾生虛妄結縛。有所知故。

說言法性。欲令眾生入無性故。故說是法性。

何以故。法性中無法性相。是法性從眾緣生。

眾緣生法即無自性。諸因緣中無有自性。諸因緣皆從眾緣和合顛倒故相續而生。

如來於此欲教化眾生說是法性。以世俗語言示無性法。

是法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但令眾生知見善不善法。以法性說離一切法相。知見畢竟空相故。

說畢竟空即是法性。

何以故。無所有是法性。法性中無決定有相。譬如虛空無決定相而數名虛空。法性亦如是無決定相。

破法相故說名法性。法性即是無性。

何以故。是法性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但屬眾緣與緣合故。數名法性說名法性。如眾生所知故。智者證知無性是法性

法性非合非散。法性中無法性相無多無少。以示性方便故。說法性名為性。若行者實通達是法性相。即知見無性。

是三界法性中無分別相。眾因緣和合故。分別諸法故。說是法性。示無決定性是法性。

智者非以法性相故見法性。法性是無生相。

何以故。法性中無有相。智者通達無相是法性。法性中無分別相。無相無分別故。說名法性。

法性中無有住處。無處無起無住無依止。是法性從本已來不生故。是法性無有生者。

何以故。法性中無性故。

又法性不以合故有。無合無散。無作無決定。名為法性。

菩薩摩訶薩觀擇法性如是。所謂無性是法性。

復應觀察。我所思念。一切眾生。性空無我。如夢如幻。如陽焰如眩瞖。

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性皆空本無有我。

凡夫無智。於彼妄執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脫生死

復應觀察。一切諸法。體相微細。皆悉空寂。

凡夫之人。以自分別。生諸境界。

自分別中。還自繫縛乃至未了心之自性。

齊爾許時。如在夢中。妄著諸境。

自性是什麼

德遵普賢 佛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受持佛經,就是回歸自性,怎麼受持?受是接受,多聽經明理,明白佛在經中講的真實殊勝義理,依據佛在經中的教戒落實到生活中 持是持有用上,怎麼持有用上,自己聽懂聽明白了,依據佛經,幫助別人也懂也明白,已經不會講經說法,可以把如理如法講解這部佛經...

什麼是自性戒?

普波居士 六祖大師說 心地無非自性戒 非指是非分別妄想心,就是說這個心要遠離一切顛倒妄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眾生本具的自性中,本具一切戒行,這就是清淨本心。只是眾生心不得清淨,分別妄想,造諸業行,才立戒規,戒除一切惡業因緣。若眾生一念覺悟,不在起心造業,何來立戒啊。佛法是心法,一切宗門皆修此清淨本...

什麼是佛的自性?

金毛吼 自性就是佛性,因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也叫佛性也叫自性。性,是性質 特性的意思。好比乙個鐵塊,鐵有延展性 導熱性。延展性和導熱性就是鐵的 鐵性 佛性具含一切的性,所有性質 特性都有,所以叫作佛性。佛性不但有延展性 導熱性,還有導電性 透明性 色彩性 彎曲性 直性 人性 獸性 覺性 悟性 懶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