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精神病人》這部電影?

時間 2021-05-06 17:08:15

1樓:

看完了這個電影,也看了幾個影評。

首先,我認為導演想借乙個人因為自己的自卑懦弱想要幻想自己強大而臆想殺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關係膚淺疏遠的諷刺。

在和保羅艾倫吃飯的時候,提起Patrick, 保羅的評價是那是個nerd。這個評價是和主角瘋掉後和律師聊的內容一致的。而且這幾個人最後一幕因為預訂不到飯店就哪兒也不去,能看出來這幾個人其實在華爾街社會地位也不高。

在電影裡反覆出現預訂飯店的情節,反覆表現主角壓根預訂不上那家餐館。

單純就精神疾病的發病過程而言,電影基本沒什麼刻畫。所以導演可能更想以這個題材來諷刺社會人際關係的冷漠吧。最後那個中介的態度其實很正常。

中介就是為了把房子推銷出去,來了乙個莫名其妙的人很自然說別給我添麻煩。乙個中介能處理那麼多屍體?有些人太過於陷入神秘論。

總的來講,7點多的評分還是比較客觀的。沒那麼神,也沒那麼差。

2樓:

Patrick到底有沒有殺人,那要問作者。電影中既有他殺了人的情結,也有一些證據表明這是他的幻想。由於對作者及其思想不了解,就不去揣測作者的意圖。

Patrick是個精神病人,精神病人的現實檢驗能力是缺乏的,當他在想象中認為自己殺了人,那麼在現實世界中他就會認定自己殺了人。這就構成了現實和想象中的精神等價原則,想象等於現實,現實等於想象。

3樓:

又乙個殺人誅心的寓言故事。

其本質與賽博朋克共通。

男主角比希特拉要厲害那麼一點點。

看完電影後,大家應當就更能理解「學而不思則罔」了。

而片尾出現的里根則更需要讓大家反思為什麼系統整體也出現了「學而不思」的潮流。

4樓:vivienne zhu

劇中他的臥室中出現了美國畫家羅伯特·隆戈Robert Longo標誌性的作品,這是畫家在「男人的城市Men In Cities」系列中的一部分, 作品既具象又抽象,畫中人物搖擺不定的身體看似在舞蹈,又莫名散發死亡的氣息。

這樣看來,畫作好似描繪著男人扭曲的精神狀態,完全適合劇中貝特曼披著精英皮的連環殺手設定。

vivienne zhu:人在畫中遊-電影中的名畫梗(下)

5樓:三元的antthigh

《美國精神病人》

他不是膽小,因為我膽小、內向,而他不是我。

他是自戀,渴望被崇拜的人。他無法忍受世界不在乎他,更何況比他更優秀。不管現實實際如何。

他作為「『上流社會』的一部分」礙於禮節,不能表達他的不滿,因為禮節也是他自戀的一部分。

所以,他選擇忍耐、沉默。

電影表達的應該是他心理超載之後的內心爆發吧。

連爆發都是在內心,因為在意別人的看法,多麼自戀。

然後第二天,我發現我心態崩了,崩的那麼輕易。就因為別人一句可總結為:「我不好」的評價。

我憋的想打人,摔東西…希望別人注意到我的異常,所以表現的更異常。然而別人要麼在等什麼,要麼在玩手機,都是不在意的表現,在我看來。

以前是我恨這個世界的傻、漠,而現在我開始怕我自己的偏執,或是更恨。

都怪這個電影。

精神病人還有明天嗎?

藍色莉莉安 對於結婚,我認為人這輩子不是必須要結婚,結婚不是一件到了某個年紀就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更沒有適婚年齡這種說法,乙個時代有乙個時代的標準,如果按標準來,那結婚不就是傳宗接代嗎,越是在事業上優秀的人就越把結婚延後,甚至不結婚,如果乙個人能滿足自己的所有,那便不用結婚。然而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兩個人...

精神病人可以結婚嗎?

已登出 案例 小楊計畫今年與女友小周登記結婚,但是女友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小楊聽朋友說患有精神病的人是不能結婚的。對此,小楊感到疑惑,他認為女友的病並不是經常發作,意識清醒的時候表示願意和自己結婚,難道不可以嗎?那麼,他們能否結婚呢?法律解析 可以結婚。間歇性精神病人如果在精神狀態正常時,能夠對婚姻作...

如何看待精神病人與社會的關係

白影人 抑鬱狀態,做參賽作品的數量震驚了導員,獲獎數量震驚了團支書,後來這些獲獎作品成了簡歷的一枚特色。翻譯一下 抑鬱狀態,不願人際社交,但喜歡想,很喜歡想,一直一直想都沒關係,想到情深處開始哭,作品乙份乙份的出,不停出不停哭。現在好了,奇怪的是,那些靈感少了好多,靈感隨著病好隨之而去了?總結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