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少年藍皮書指出,近八成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在10歲以下,低齡觸網對當下未成年人產生了哪些影響?

時間 2021-05-06 10:52:44

1樓:冷月

我覺得讓孩子們提前接觸到網路挺好的,畢竟我們生活乙個網路的世界。

可現在網上有一些不好的東西會對孩子們的心靈造成一些影響,但是好的一面是能讓孩子們更快的了解世界。

對不好的一面,我覺得孩子爸媽多注意一下,燕過留痕,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可以偷偷看一下孩子的手機。

發現不好的,及時引導就好。

2樓:毅叔說教育

首先我認為未成年人首次觸網的年齡遠低於資料所表述,網路對於當今社會的意義不需要我在這裡贅述,至於對於未成年人產生的影響也絕非是網路本身能夠左右的。

網路帶給我們的是資源,而且是各種資源,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既有學習資源,亦有遊戲資源,既能通過網路了解大千世界,亦能通過網路知曉世間眾象。網路就是把雙刃劍,如何利用好網路資源,如何避免過於沉迷網路肯定是值得家長們、老師們共同面臨的難題。但無論怎樣,至少網路本身並沒有對錯。

3樓:霞Cccc

很早接觸網路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被家長從小學一直到高三都不讓碰電腦的孩子,可想而知那些孩子上了大學之後會怎樣瘋狂的沉迷電腦遊戲,沉迷網路,被壓抑了十幾年的好奇會瞬間淹沒孩子。

但是早接觸不會有這樣的顧慮,早接觸早免疫,越長大越見怪不怪,對各種事情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力了。

4樓:「已登出」

網路的影響好不好,在於監督。

我們的國家監督的很好,自由度也還行。但是沒有最近身邊的人的監督,大概率走向歧途。

父母應該理解,網路是個社會,而非一串數字。

所以,希望父母給孩子的手機配個時間監控。

內容上也應該有所限制。遊戲方面推薦教育遊戲,益智遊戲。

5樓:野貓子finger

我是兒童上網死硬反對派,理由有三:

1. 傷眼,近距離用眼極易近視

2. 傷身,長時間上網擠占體育鍛煉時間

3. 傷心,網路簡化了自然和社會的複雜度,讓兒童缺乏對別人的同理心和熱愛自然的品質

6樓:盜圖機械人

我親戚的小孩2歲就能拿著手機玩了,猛的一。

學習的能力是真的強,教說話拼音是輸入法教的。但是對網路的判斷性不是很好,需要人引導,但是我家的人都是木訥木訥的,也沒啥問題,放養試教育,也是我家傳統了。。完了現在拿著手機玩的比我還遛。

我妹也12了,7歲就能玩手機了,也是猛的不行,玩的手遊我都跟不上了。不過得控制氪金。。

你要問我接觸網路對小孩什麼影響,這是人類進化的一部分。

7樓:麥田裡的守護者

我們辛辛苦苦,累死累活不就是為了這嗎?

非要像我們一樣,初中高中不讓碰網路,沾上了就是網癮,被家長學校當du癮防備對待

結果嘛,高考查分tm的都是計算機查,去網咖的時候連開機都不會一群三好學生在網咖裡面瞪著倆眼發呆,靠網咖裡面的「痞子」指點這就是當年我所經歷的畫面,魔幻

8樓:中山市納智日用製品有限公司

網路上的資訊繁雜,有適合孩子看的佩琪小豬、學習資料,也有不適合孩子看的兒童邪典、暴力色情資訊,家長不幫忙篩選,很容易出問題。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看的乙個電影,如今想起來都會起雞皮疙瘩,做噩夢也會夢見,如果有家長在一旁引導說「這個小孩子不要看」就不會留下這種童年陰影。而且任何東西都如一把雙刃劍,別的東西也好,網路也好,要看怎麼利用,不是一味的一刀切,很多事情都是宜疏不宜堵的。

9樓:鄭哲瓊

可以說,00後就是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一併成長起來的,甚至是國內移動網際網路上的第一代「原住民」。

他們從小足不出戶便能看到各種新鮮資訊,甚至接觸到各類一手資訊,在這種情況下,從某些層面來講00後可能要比之前的任何一代都能早慧好幾年。

早熟好像是挺不錯的,但並不一定有利於他們的真正成長,尤其是很多事情都還沒有真正經歷體悟就被他人的只言片語所影響,甚至是被帶偏,而這種「填鴨式」的成長很可能會透支他們一部分實際感受生活的能力。

那麼個人認為,在孩子有乙個比較全面且正確的價值判斷體系後再自由上網,才是比較安全妥當的。

10樓:

10歲以下觸網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我不太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乙個高中生首次觸網的經歷。

我到高中的時候首次觸網,看著周圍的同學熟練的開啟主機,我卻犯了難,摸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們是用什麼神奇的魔法把顯示屏喚醒。隔壁同桌看出了我的窘境,默默側過身來幫我按了下主機開關。

第一節微機課,老師讓我們先學習一些拼音輸入法,練習用不同的手指敲擊對應的字母。隔壁的同桌指法嫻熟,飛快的打出螢幕上對應的字母,指引著青蛙蹦蹦跳跳到達指定的荷葉上。而我卻伸出兩個食指,一下一下的敲擊著鍵盤,ADKF....

而因為對鍵盤上字母的陌生感,我總要看完螢幕然後逐個逐個的找對應鍵盤上字母位置,等我找到它再果斷的出擊時,那個字母也早已消失在螢幕前。

11樓:唐菓子

作為中文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千禧一代的我只後悔沒有更早一點接觸網際網路想當年開啟電腦,螢幕上映入眼簾的還是XP的藍天白雲草原,Google仍在,那時大概QQ還未流行,部落格大熱,(我當時也寫了自己的部落格哈哈哈)那時中文網際網路的世界依舊是一片藍海

乙個時代過去了。

但是也可能是在那個時候吧,對技術的熱愛已然在心中種下種子。

12樓:小雄先生

從我看到的小學生來說,如果有乙個手機或電腦,他們是很樂意去玩的。想想成年人都這麼沉迷,小孩子的話肯定缺乏對應的認知。

玩手機或平板的話,可以看到他們出去玩的時間大大減少,到最後不太願意出去玩。

我有個侄子,暑假在我家,每次叫他去公園玩他都不願意。我不知道他在家裡有小夥伴的情況怎麼樣,想想應該是要好一點的。

孩子少了和同學一起玩的時間,或者說不願意出去玩。我想肯定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起碼他們和別人打交道的時間變少了。不交朋友也可以自己在家玩玩手機,到最後不敢交朋友,人是社會動物,再某一瞬間肯定會感受到孤獨。

但是未來的事說不准。單從娛樂上來說,上網和出去玩都是一種娛樂方式,所以說不准哪一種童年的生活方式更為好,或許到了以後回想,網路就是這代人的一種特定生活方式,沒有什麼影響。

我回憶自己的童年和小夥伴一起放風箏,每天放學一起玩的日子是很快樂的。說不定現在的小學生到以後回憶自己和同學開黑打遊戲的日子也很快樂。

13樓:

別有什麼不好都怪網路,真的,低齡觸網在有良好的父母監督教育下是好事情,反之不然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小時候是個非常喜歡看書的男孩子,有個舅舅家裡有非常多的藏書,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借書看

初一的某一天,我借了一本我至今忘不掉的書:賈平凹的《廢都》

我借這本書不為別的,就是覺得廢都這個名字比朝花夕拾來得帶感,符合我的中二病

然後一看就出問題了

我初一啊!我未經人事的小夥子啊!我還停留在懷孕就是男女親親睡在乙個被子裡關個燈就完事兒了的程度啊!

書裡沒事就剝個蔥(賈平凹對脫絲襪的描寫)沒事就栽個蔥(賈平凹對把腿豎起來的描寫),初一的我看得面紅耳赤毫無抵抗力!

於是我就這麼「懂事了」

直到初三我們語文老師說《廢都》先別看。。。

你看,如果當時我爸媽知道這本書說的是什麼,早點攔著我,我可能就不是乙個LSP了對吧!

當然應該也不可能?

但是其實你模擬網路一樣的,有父母的監督和良好的教育,網路就是個好工具,反之就是引人墮落

沒錯吧?

14樓:蝸牛去Spa

這個問題我有過思考,以下是我幾點想法

①首先最讓我擔心的是孩子們的視力,現在很多小學生都帶上矯正視力的那種眼鏡,究其原因:手機,平板,電腦,電視……這簡直是一種可怕的事情,我悲觀主義的認為:如果這樣下去,人類要根據環境而進化,數字產品將讓我們以後後代的眼睛進化成什麼樣子!

很多小孩才幼兒園,父母想讓孩子安靜的方法非常簡單,給他手機玩他就乖乖地坐在那兒玩。給孩子玩手機一定要適度,還有盡量能投屏到數碼電視上的,投屏到數碼電視上,數碼電視對視力的傷害比手機要小的多。

快樂失去了養分。現在小孩子上網很明顯的一種情況是玩著手機遊戲,或看著動畫片。城市方便人們工作生活的同時卻拉長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遊戲所刺激大腦神經產生的多巴胺遠沒有孩子們正常玩耍而產生出的多巴胺有營養。如果童年裡遊戲的快樂佔了一大半,那這樣就是很危險的。

③反思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我的小時候那時智慧型手機還沒問世,家裡只有電腦,當年關於電腦毒害了許多人的話題也是經常聽見。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家庭是怎樣讓電腦沒有對我產生影響的呢。

電腦沒有設密碼,上學周一到周五我也能玩,也沒說不給我玩電腦遊戲,但是玩遊戲有時間限制。那時我爸還會時不時拉我一起下象棋,一起看脫口秀,拿著書跟我說書上的故事。到最後我迷戀電腦嗎?

一點沒有,我知道遊戲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我就會迷戀上遊戲這樣很不好,而且相比於電腦遊戲外面會有更多有趣的事。那為什麼現在很多小孩迷戀上了手機呢?第

一、現在家長們已經一天到晚離不開手機,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榜樣,你的孩子自然會迷上手機。二、這種情況本質上是父母嫌麻煩不知道怎麼耐心的陪孩子溝通交流,一哭二鬧的時候,就把手機拿出來,讓孩子通過手機安靜下來,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要多溝通,一定要耐心不嫌麻煩。

15樓:遊達客Duck

我算是接觸電腦和網路比較早的,7、8歲就跟我哥砍傳奇,最早玩的網遊是《石器時代》

後來夢幻西遊,熬夜玩,通宵玩,點卡全靠零花錢攢起來

後面是MOBA遊戲的出現,開始接觸3C這樣的地圖,然後到DOTA

妥妥的網癮少年了那會,我爸給我砸壞了兩台電腦,一台PSP以及數不清的漫畫和動漫光碟,然鵝,這有用嗎?我媽過一星期就重新給我安排了。

這種對網路的成癮,100個磁爆步兵都解決不了,現在快而立的年紀了,看了桌面上的遊戲圖示,都懶得點開,每天下班回去擼擼貓,鏟鏟屎,然後找一些老電影看看。

熬到10點半左右就哈欠連連,網癮早就沒了,所以能相信磁爆步兵網戒中心的家長才是反智的,他們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年輕的時候也因為某些東西成癮過。

站在道德和家庭的關係的制高點,把孩子送去電療,簡直就是石樂志。

16樓:三分之一生活

隨著網路及可以登入網路的裝置(電腦、手機等)的普及,這個年齡一定會越來越小。

但未成年人上網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限制和引導。網路的開放性讓任何人任何年齡段的人可以獲得相同的資訊內容,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的天性,但是恰恰就是這種好奇心會讓他們檢索任何內容。

所以希望未來能用開放的心態對待未成年人接觸網路,用嚴謹的狀態規劃未成年人的網路使用。

如何評價美劇《藍皮書計畫》(Project Blue Book)?

慎獨 就熬夜追完第二季被氣到,求出第三季 總是看到有人吐槽魔幻,劇情拖沓 我覺得還好啊,挺現實的 現實往往是這樣,真假參半。凡事都不能絕對,更何況我們都不是當事人,無從判斷。不能因為100起與異文明的接觸中有99起人為造假而全盤否定,也不能因為有一起真的而全盤接受。不能用謊言掩蓋真相,也不能用謊言揭...

有人用過《公考複習經驗及答題方法藍皮書》嗎,怎麼樣?

已重置 中公教育友情提示 不管讀書做題,最重要的就是理清思路。在最後一周,不可能再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一遍。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對各個科目的知識體系做一次最後整理,梳理知識框架,把握好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頭腦清楚地走進考場。如果平時就有整理知識體系習慣的同學,這個時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畫的思維導圖或者框架結構...

青少年近視?

近視防控小助手 青少年的近視眼,常常是由於用眼習慣不當而引起的,比如經常玩手機或者電腦,或者看東西比較近,以及房間裡面的光線特別暗,也會造成這種情況。如果已經近視了,就應該及時配戴近視眼鏡特別這個度數一定要準確,要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李福生 現在近視度數屬於中度近視,需要長期佩戴眼鏡。平時學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