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熟讀書籍,為什麼有的人就能迅速應用於實戰,而有的人卻只能停留於紙面上?

時間 2021-05-06 06:52:58

1樓:李雲歡

與天賦有一定的關係。

天賦,就是人感知客觀世界規律及應用的能力。所謂天才,即是指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直接領悟客觀世界的規律(包括戰略規律),並很快能熟練運用的人。譬如法國的聖女貞德,天國的聖靈東王楊秀清。

次一等的普通人,學習到實踐的要經過一段相當的距離。至於那些知識看似豐富但是生活中一無是處的,則是飽學的敗將。

2樓:民法學人段清泉

其實,我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可能的區別是,有的人把書讀的很死,只是背書,或者很膚淺的談一些理論。有些人是在仔細地體會涵詠,所以遇到實戰才會運用自如。

寫戰爭論的克勞茨也只是乙個官兵。錢鍾書雖然寫了圍城,可是和楊絳的婚姻也很幸福。所以,有些人是直接經驗多,有些人是能夠敏銳地把握間接經驗進行創作,有些人依靠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做事,有些人按圖索驥,做的很一般。

3樓:呂春秋

能背下來道德經,就能得道嗎?讀兵書容易,體會貫通卻要天份閱歷機緣。二則,兵法半科學半藝術,沒法套公式求解。

廉頗白起這種粗人,打仗都是實在招式,以實勝虛,以勇勝怯,踏踏實實。反之孫武韓信這種謀戰派,斷河拔旗唱歌招數變化眼花繚亂,天地人之力盡為我所用,以弱勝強時候也根本不挑兵。沒有對勢的深刻理解,沒有對天地人之力的運籌帷幄,項羽那種單靠部隊交鋒就是以低維戰高維。

其三,還有更高維度的兵法,伐交~子貢救魯。再高維度的兵法,伐謀~折衝樽俎。再高緯度,商戰~管仲戰衡戰準戰流戰權戰勢~五戰而至於兵。

再高緯度,誰能達到~那麼高簡直可以得道成仙了。

4樓:政治委員

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人物、事件,來分析事情,書上雖然說會提供許多重點,但那些理論是結合作者的年代和事件進行的分析做出的結論,具體到一種新情況,書上的理論並不能實際體現,出誰主誰次,或者還有一些新情況並未有相關真的理論作指導、需要當事者進行仔細的觀察認真的分析才能作出合理的推論,進行有效的實用方法,才可能作出有效的判斷。這裡涉及的知識是相當多的,如果是戰爭可能有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心理、科技、等許多知識,只有在適當時候吧握住自己的優劣、才有可能提高自己戰勝的機率。

5樓:

單論讀書,個人有個小體會。

一本書,剛到手時,讀的一種感覺。

兩三年後,再讀,又是另一種感覺。

三五年後,尤其親歷一些與作者或書中所列相同的事件,再讀,原有的感覺變淡。相反以前一直忽略的,作者文筆中看似隨意寫的樸素詞句,卻能生出微言大義的感覺。此時常感慨,這本書原來如此!

注,只有那些作者付之心血的作品,才有上面的節奏。

6樓:吳好夫

書有兩類,一類是實用工具書,一類是人文養性消遣書,一類是資訊知識,可快速發展變現,另一類如同白公尺飯,吃了不能立馬長高長胖,但十年八年可以長成英俊少年

7樓:疏狂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山川雲物,高人以之助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可見事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要以識趣為先。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罷了。

8樓:小釦

首先要肯定個體差異,看同樣的書有不同的結果是正常現象。方法也有不同,每個人的生存環境不同,造成後天習得的學習方法不同。個人生存環境不同,工作的時間冗餘不同,個人投入的時間也不同。

每個人接觸的環境不同,環境給人的啟示不同,涉獵的其他知識不同,融合知識的程度自然不同。造成不同的原因太多了,不能一句話下定論。

9樓:棠梨葉

熟讀書籍和真正明白書籍裡的道理是兩回事。如果乙個人讀到「半渡而擊之」這個戰術,認為等到敵人渡河渡到一半再去攻擊他,就一定會勝利,於是這個人把這句話記下來了,那麼他就屬於熟讀書籍的笨蛋,因為他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半渡而擊,深層次的含義是你通過一些計畫與籌謀讓敵人相信了,這個時間這個地點去過河是安全的,他才會讓你半渡而擊之,不然都不是笨蛋,都讀過這句話,敵人憑什麼讓你不費力就可以截擊,如果敵人真的這樣做了,你就傻傻地去截擊了嗎?

難道不是敵人的圈套玩截擊你的?所以,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一定有著它獨特的智慧型在裡面的,熟讀與理解之間還有很多路要走的。

10樓:不眠之眼

同學,基本上來說,一切人類的複雜實踐活動,都是要靠練的,你以為看了桌球指南就會打桌球啊,你以為看了駕駛技能全套就會開車啊,都得練而且是大量的練。

兵法也是一樣,從看兵書到實踐用兵之間,存在著決不能略過的長期演練的步驟,能首次指揮大仗還打得挺好的,人家一定練過,不是悄悄的練過,就是很正常的練過只是史書上沒多寫、你看的時候忽略了。

從兵書直接到戰場然後用兵如神,這是個不存在的神話。你自己得練,你的副官得練,你手下領兵衝鋒的大小將領得練,整支軍隊的士兵得練——哪個環節不練,你都要掉鍊子。

11樓:張飛

看了很多人的答案,我覺得趙括絕不是乙個無能之輩,熟讀兵書戰陣,只是讓有了成為合格將領的基礎,而將戰爭上公升到藝術層面的大將之才,卻不是讀書就可得的,這裡的因素太多,而說很多人不讀書就可以成為大將,其實是一種誤讀,上面的答案中有列舉岳飛的例子,但你覺得能寫出滿江紅的人,沒讀過書?上陣打仗沒看過經典兵書?誰信?

還有說大學生幹不過小學生的,從統計概率學上講,成才的那個多?成大才的又那個多?再說人家沒上過學,不意味人家不讀書呀。

最大的可能是你讀的不夠多,讀的不夠深。。。。。

趙括絕對是乙個合格的將領,但他的格局鎮不住整個大軍,他爸爸的話也不是說他紙上談兵,而是他不夠謹慎,輕言兵事,而作為一軍主將,首先應該就是穩,而不是冒險。。。

12樓:王若楓

讀書就像吃飯,有人細嚼慢嚥吃下去,自己的胃又很強壯,飯就會變成營養、肌肉和力氣。

有人囫圇吞棗嚥下去,除了肚子脹,啥結果也沒有。

13樓:張三

想成為優秀軍事家無外乎幾條途徑:

1.自己摸爬滾打帶兵十幾年或更長在戰火中鍛鍊自己最終成名(經驗遠大於理論) 如廉頗李牧等

2.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學兵法(實踐檢驗理論理論指導實踐)。這類人如曹操諸葛司馬懿等

3.拜訪名師系統學習兵法相當於現在的職業選手如孫臏龐涓等

4.自己天分極高鑽研兵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唐朝李靖為代表其所研究的理論遠遠大於實踐這類人學到了兵法的精髓能在實戰中克服現實與理想不統一的迷茫

5.沒帶過兵很少指揮實戰,對兵法學習了一點就覺得才華橫溢戰無不勝如趙括等

總結想通過理論彌補實踐帶來的不足有個條件就是你所學的理論遠遠大於實踐可能發生的各種意想不到變化,由量變到質變充分融匯貫通。這樣你才能克服真實戰場的迷茫,感知戰場發生的微妙變化洞察機遇的到來和危險的存在,最終根據你深厚的理論採取敵人暫時無法理解而又有效的措施保證勝利。

14樓:六度萬行

有的人可以舉一反十,有的人可以舉一反三,也有的人一反不反!

有人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有人讀書破萬卷只能紙上談兵。

可以觸類旁通的智慧型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有的先知先覺,有的後知後覺,也有的人終其一生不知不覺…

15樓:Alan

沒記錯的話,因為趙國和秦國一樣,玩的是舉國之戰,簡單來說就是全國的資源基本壓在了長平,廉頗想用拖字訣,但實際上趙國耗不起,派了趙括,趙括實際上也是被耍了,趙國既然耗不起,趙括也只能無奈出擊,實際上那時候白起來到了長平這點,趙括並不清楚,結果,趙括也可以說已經盡力了,而且也重創了秦國的兵力,趙括在我的心裡,和漢武帝時的李陵一樣,是個倒霉的有能之士,而且和李陵不同,趙括是死戰到底,死的壯烈,並沒有對不起趙國,也並非沒有軍事能力。

16樓:孫辰

趙括未必是指揮能力不行,只是有太多的因素作用使他失敗而已。國內的政治壓力:趙王要求速勝。

國內的經濟壓力:再不決戰趙國經濟就快崩潰了。軍內的壓力:

誰也不願意看到乙個空降的軍二代壓在自己頭上,何況他的年紀也就和自己的子侄年紀差不多大。朝廷內部的壓力:藺相如自然是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被乙個年輕人所取代的。

何況秦國用了反間計,希望速戰速決,不然再耗著秦國也扛不住了。而且秦國還秘密派遣戰神白起來指揮部隊,白起的威名大家都知道,再加上全國總動員,這已經是大國戰的層面了。作為乙個初次指揮部隊的年輕人就要見識這麼大的場面,換誰也是很困難的。

但是趙括已經盡力了,用五萬拼掉了秦軍十五萬,最後身死沙場,導致指揮崩潰才致使四十萬被坑。

至於他父母說的那些話,就和鄰居對小時候的你說「你這樣學怎麼考得上大學一樣」,等你考上大學了,這話自然沒有用了,而考不上時就可以用來驗證他的正確。

其實題主的問題用現在職場的實踐就可以解決,道理都是相通的。

讀書有很多種,一種是讀為用,一種是讀為讀。成功的人屬於讀為用的居多。為什麼有些人一入職就能馬上勝任工作,而另一些人需要乙個適應期。

在學習階段的實踐不同很重要。拿計算機來說,有的人GPA可能很高,但程式設計很少,有的人基本上就是程式設計狂人,儘管他們可能都沒有專案經驗,你說在入職後哪個更能適應程式設計師的生活?

很多事情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成功的將帥,也是一點點的打出來的。黃埔四期的那位,也是從2023年的連長起步,一點點打起,直至55年的第三元帥。至於第一大將,也是從2023年的小班長起步,經過2023年1月率領千餘人突圍,到達閩浙贛蘇區的敗陣,一步步走向淮海之巔的。

當然未免有些以偏蓋全,但是小事都做不好,容易的事情都沒有做過,一下子讓你做大事、難事,還要必須成功,總是不容易實現的。

至於「同樣是熟讀書籍,有的人就能迅速應用於實戰,而有的人卻只能是書生?'舉乙個簡單的例子,你和你的高中同學都是同乙個老師教的,學的書也一樣,做的題也差不多,為什麼有人就能上清華北大,有的人只能上本三大專?相同條件尚且如此,何況不同條件不同時期,人本來就存在著相當的個體差異,要放到大環境大背景還有個人實踐中去

17樓:israel

我有種印象,中國這種書生,文臣帶兵而又有很好戰績的,中國歷史上太多,已經成了一種現象。

成功的例子有諸葛亮,陸遜,謝艾,陳慶之,祖逖,王猛,李靖,王明陽,于謙,袁崇煥,洪承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等

失敗的例子有謝晦,殷浩,趙括等。。。

我們看看非知識群體,行伍名將對謝晦的評價:

劉裕:謝晦數從征伐,頗識機變,若有同異,必此人也。

檀道濟:入關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練,殆為少敵。然未嘗孤軍決勝,戎事恐非其長。

戎事恐非其長。。。這怕也適用於諸葛亮。包括王猛初次帶兵也是險象環生。

領兵的書生通常性情冷靜有熟讀兵書哲學,精謀略有權變。生於亂世之中的沒準歷經離亂,有膽有識有才情,能文能武,比如劉琨,李靖,辛棄疾。軍事技術不專業的年代書生也能領兵。

但如果真碰到了同時期強勁對手的書生,比如遇見白起的趙括,或者遇見檀道濟的謝晦,便很可能打不過了。

為什麼同樣是讀書多的人,有的人是書呆子,有的人是滿腹書卷氣?

陶巨集開 讀書本身不會讓人變成書呆子。除非覺得書中更有趣,然後與社會脫節,不和人交往,這樣就會變得呆。但是大部分情況是,讀了書之後讓沒讀書的人覺得你變呆了,實際上並沒有。比如讀了書自己的審美提高了,對周圍的很多小打小鬧的 趣事 失去了興趣,會讓外人覺得呆。或者讀書了之後擁有了文化人的自尊,不願去迎合...

同樣是看書,為什麼有的人就能出口成章,條理清晰,還能給別人講的頭頭是道,我邊看邊記筆記還是看完就忘?

小海綿Rose 要知道質量變。能出口成章,條理清晰的人一定是積累的夠多,輸入的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輸出,你要把知識分享出來,才能加深記憶。方法 輸入 輸出 時間 心態 一萬小時定律 用正確的方法在一領域專注一萬小時,會取得一定成就。分享乙個法則 五小時原則 周一至周五,除上班時間外,每天抽出乙個小時...

同樣是學結他,為什麼有的人那麼享受?有的人那麼難受?

墨妖喵 啊這 此類問題怎麼又來邀我了?感覺學樂器這種問題看是不是自己喜歡吧 我反正出於給自己找樂子,給自己增加一點技能的目的學著玩罷遼。前兩個月剛開始學,按和弦按的手指疼,我也很嬌氣嚷嚷老師騙我這玩意兒一點不好學,回家跟爸媽撒嬌想要揉揉 甚至報名當天就不想學了!然而都交錢了,自己的選擇只能自己認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