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朝皇帝會追封父親帝位,這是個例還是大多這樣?這樣做有什麼含義嗎?最高追封到什麼輩分?

時間 2021-05-31 15:01:24

1樓:碧海風

個例還是大多這樣—— 各位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會追封。

有什麼意義—— 我不是專業歷史學者,不太懂。

最高追封到什麼輩分—— 一般是父祖或至四世祖,當然也不乏更高的,只是有些不可靠(不能確定是其先祖,或是身份存疑),甚至是附會(過於久遠,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

主要朝代,求別槓,主要是精力有限,沒法把所有追尊皇帝都列全。

除開國皇帝追尊先祖為皇帝外,後世皇帝追尊開國皇帝以上先為祖皇帝者亦列入,但不包含因「旁支繼位」等情況而追尊生父一脈為皇帝者。

除皇帝稱號以外,亦列入諸如追封王、公等稱號的開國皇帝先祖。

若有遺漏或錯誤之處,煩勞各位指出。

曹魏

曹丕立國,追尊祖父曹嵩太皇帝,父曹操武皇帝

曹叡即位,追尊曹嵩養父曹騰高皇帝

孫吳

孫權立國,追尊父孫堅始祖武烈皇帝,兄孫策長沙桓王

晉朝

司馬炎立國,追尊祖父司馬懿高祖宣皇帝,伯父司馬師世宗景皇帝,父司馬昭太祖文皇帝

劉宋

劉裕立國,追尊父劉翹孝皇帝

南齊

蕭道成立國,追尊父蕭承之宣皇帝

南梁

蕭衍立國,追尊父蕭順之太祖文皇帝

南陳

陳霸先立國,追尊父陳文贊太祖景皇帝,兄陳道譚始興昭烈王

北魏(高能預警之一)

拓跋珪立國,追尊以上數十世的先祖為皇帝,其中有很多位的身份存疑。

成皇帝拓跋毛

節皇帝拓跋貸

莊皇帝拓跋觀

明皇帝拓跋樓

安皇帝拓跋越

宣皇帝拓跋推寅

景皇帝拓跋利

元皇帝拓跋俟

和皇帝拓跋肆

定皇帝拓跋機

僖皇帝拓跋蓋

威皇帝拓跋儈

獻皇帝拓跋鄰

聖武皇帝拓跋詰汾

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

文皇帝拓跋沙漠汗

章皇帝拓跋悉鹿

平皇帝拓跋綽

思皇帝拓跋弗

昭皇帝拓跋祿官

桓皇帝拓跋猗

穆皇帝拓跋猗盧

平文皇帝拓跋鬱律

惠皇帝拓跋賀傉

煬皇帝拓跋紇那

烈皇帝拓跋翳槐(拓跋珪伯祖父)

高祖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拓跋珪祖父)

獻明皇帝拓跋寔(拓跋珪父)

北齊

高洋立國,追尊祖父高樹文穆皇帝,父高歡太祖獻武皇帝,兄高澄世宗文襄皇帝

北周

宇文覺立國稱天王,追尊父宇文泰太祖文王

宇文毓即皇帝位,追尊祖父宇文肱德皇帝,改尊父宇文泰太祖文皇帝

隋朝

楊堅立國,追尊曾祖父楊烈隨康王,祖父楊禎隨獻王,父楊忠太祖武元皇帝

唐朝(高能預警之二)

李淵立國,追尊四世祖李熙唐國宣簡公,曾祖父李天錫唐懿王,祖父李虎太祖景皇帝,父李昞世祖元皇帝

李治即位,認為李唐一脈為老子後裔,追尊老子諱李耳太上玄元皇帝;另改尊李熙獻祖宣皇帝李天錫懿祖光皇帝

李隆基即位,認為周朝上御史大夫李敬為老子之父,追尊為先天太上皇;又以舜帝臣子皋陶為李唐先祖,追尊為德明皇帝;再以十六國西涼武昭王李暠為李唐先祖,追尊為興聖皇帝

武周(高能預警之三)

武曌立國,認為武周一脈為周朝王室後裔,追尊周文王始祖文皇帝,又以周平王少子為四十世祖,追尊為睿祖康皇帝;另追尊五世祖武克己嚴祖成皇帝,四世祖武居常肅祖章敬皇帝,曾祖父武儉烈祖渾元昭安皇帝,祖父武華顯祖立極文穆皇帝,父武士彠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此外,還追尊夏啟齊聖皇帝

後梁

朱晃立國,追尊四世祖朱黯肅祖宣元皇帝,曾祖父朱茂琳敬祖光獻皇帝,祖父朱信憲祖昭武皇帝,父朱誠烈祖文穆皇帝

後唐

李存勗立國,追尊曾祖父朱邪執宜懿祖昭烈皇帝,祖父李國昌獻祖文景皇帝,父李克用太祖武皇帝

後晉

石敬瑭立國,追尊四世祖石璟靖祖孝安皇帝,曾祖父石彬肅祖孝簡皇帝,祖父石昱睿祖孝平皇帝,父石紹雍獻祖孝元皇帝

後漢

劉暠立國,追尊四世祖劉湍文祖明元皇帝,曾祖父劉昂德祖恭僖皇帝,祖父劉僎翼祖昭獻皇帝,父劉琠顯祖章聖皇帝

後周

郭威立國,追尊四世祖郭璟信祖睿和皇帝,曾祖父郭諶僖祖明憲皇帝,祖父郭蘊義祖翼順皇帝,父郭簡慶祖章肅皇帝

宋朝(高能預警之四)

趙匡胤立國,追尊四世祖趙朓僖祖文獻皇帝,曾祖父趙珽順祖惠元皇帝,祖父趙敬翼祖簡恭皇帝,父趙弘殷宣祖昭武皇帝

趙恆即位,認為道教神祇趙玄朗為趙宋先祖,追尊為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遼朝

耶律宗真即位,追尊開國皇帝耶律億祖父勻德寔玄祖簡獻皇帝,父撒剌的德祖宣簡皇帝

耶律延禧即位,追尊耶律億四世祖耨裡思肅祖昭烈皇帝,曾祖父薩剌德懿祖莊敬皇帝

金朝(高能預警之四)

完顏亶即位,追尊父及開國皇帝完顏旻以上七世先祖為皇帝。

始祖景元皇帝函普(完顏旻七世祖)

德皇帝烏魯(完顏旻六世祖)

安皇帝跋海(完顏旻五世祖)

獻祖定昭皇帝綏可(完顏旻四世祖)

昭祖成襄皇帝石魯(完顏旻曾祖父)

景祖惠桓皇帝烏骨廼(完顏旻祖父)

世祖聖肅皇帝劾裡缽(完顏旻父)

肅宗穆憲皇帝頗剌淑(完顏旻叔父)

穆宗孝平皇帝盈歌(完顏旻叔父)

康宗恭簡皇帝烏雅束(完顏旻兄)

徽宗允恭克讓孝德玄功佑聖景宣皇帝完顏宗峻(完顏旻子、完顏亶父)

西夏

李元昊即皇帝位,追尊祖父李繼遷太祖神武皇帝,父李德明太宗光聖皇帝

元朝

忽必烈即大元皇帝位,追尊曾祖父也速該烈祖神元皇帝,祖父成吉思汗鐵木真太祖聖武皇帝,伯父窩闊台太宗英文皇帝,父拖雷睿宗景襄皇帝,堂兄窩闊台子貴由定宗簡平皇帝,兄蒙哥憲宗桓肅皇帝

明朝

朱元璋立國,追尊四世祖朱百六德祖玄皇帝,曾祖父朱四九懿祖恆皇帝,祖父朱初一熙祖裕皇帝,父朱世珍仁祖淳皇帝

清朝

皇太極即大清皇帝位,追尊父努爾哈赤太祖武皇帝

福臨即位,追尊努爾哈赤四世祖孟特穆肇祖原皇帝,曾祖父福滿興祖直皇帝,祖父覺昌安景祖翼皇帝,父塔克世顯祖宣皇帝;另追尊叔父多爾袞成宗義皇帝

2樓:

大多都這樣。

其實主要是為了方便。古人非常重視禮法,皇家出於統治目的需要搞若干的祭祀活動,而子君父臣在禮法上會出很多bug——如果開國皇帝生父還活著,比如劉邦他爹,麻煩會很大,已經死了的沒那麼麻煩,但如果不追尊帝位還是會導致很多禮法問題,不是人死了就可以當他不存在了那麼簡單——所以其實給死去的先祖尊追封帝位就是最簡單的方式,可以解決掉絕大多數禮法問題。

另外乙個現實問題就是避諱,開國皇帝給先祖追尊帝位,也就順理成章要求所有臣子避自己父祖的名諱,不然臣子避不避諱又是個禮法上的爭議問題。

至於追尊幾代——一般是太廟能塞幾代就追尊幾代。更早的祖先算是已遷祧的遠祖,不需要單獨祭祀供奉香火,換句話說也就不存在與當朝皇帝之間的「禮」的問題,也就不必要再追尊了。

一般而言是,天子七廟——但七廟不是七代,多數朝代草創之時七廟採用的是一祖二祧四親廟(二昭二穆)的配置,後世等到真正做過皇帝的後代君王進入太廟之後再擴容。而所謂一祖二祧四親,一祖通常可以虛位(習慣上太祖位留給開國之君,在開國之君本人還沒有達到親廟代數上限之前,太祖位可以虛設),二祧一般留給功績卓著的後代君王,不會給開國之君的祖先長輩,所以大部分朝代開國時一般都只有四親廟——所以與之相對的,多數開國皇帝都會追尊四代先祖。

3樓:tom

天子七廟,應該是稱帝的標配吧。

《禮記》:「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一些窮兒們,混到這個份上,都很難堪、難看啊。像什麼朱溫、朱八。。。

最搞笑的是侯景,連七廟是什麼都不知道,全憑他的政委王偉給他生造祖先。「眾聞鹹竊笑之。」

4樓:瀾冰白羽

不是個例,是普遍,有些不方便追封的,會編一些這皇帝小時候的特殊故事。

沒什麼含義,就是兒子當皇帝了給自己爸爸臉上貼金。比如朱元璋追封了四代先輩,朱允炆、嘉靖追封自己爸爸。

最高無上限,可以把同姓的,已經死去名人追封,皇帝追封幾個死人而已,沒人會管的。

5樓:

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追封自己的爺爺司馬懿為高祖宣皇帝。

唐明皇李隆基追封老子(李聃)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追封傳說中李姓的先祖皋陶德明皇帝

武則天的武周政權,追封周朝開國天子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姬昌(西伯昌)為始祖文皇帝

追封夏朝開國君主齊聖皇帝

宋真宗趙恆追封道教神祗趙玄朗(就是《封神演義》中的那位趙公明)為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6樓:

基本上除了兩漢及兩漢的延伸蜀漢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有追封的,一般是向上一至四代。

追封更大程度應該順應「天子七廟」的要求,追封四親、二祧和始祖。

最高追封當屬武周,追封到了伯益,這可是和夏禹同時代的人物。還有李隆基,追封到了皋陶,這個比夏禹還早。

比如:曹丕追封祖曹嵩為太皇帝,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曹睿再向前推了一代,追封曹騰為高皇帝;

司馬炎追封祖父司馬懿為高祖宣皇帝,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父司馬昭為文皇帝。

隋代楊堅是追封一帝二王:

皇考桓王尊號為武元皇帝,皇妣尊號為元明皇后,奉迎神主,歸於京師。犧牲尚赤,祭用日出。是時帝崇建社廟,改周制,左宗廟而右社稷。

宗廟未言始祖,又無受命之祧,自高祖已下,置四親廟,同殿異室而已。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廟,二曰皇曾祖康王廟,三曰皇祖獻王廟,四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廟

李淵建國也是追封四代(一公一王二帝):

己卯,追諡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

李治將一公一王追封為帝,李隆基又上追四人(畢竟皋陶、李耳、李嵩中間隔了無數代)

趙大同樣是四代(四帝),後來趙恆增加了乙個趙玄朗。

朱重八也是四代: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考曰恆皇帝,廟號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廟號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廟號仁祖,妣皆皇后。

金朝有沒有值得一說的皇帝?

老螺 中國古代的皇位繼承往往是父死子繼,在特殊的情況下,會出現兄終弟及。然而在大宋,宋太祖趙匡胤在有兩個健康而有才能的兒子的情況下,竟然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這就是手足情嗎愛了愛了 這件怪事還要從兩個故事說起。第乙個故事 太祖太宗的生母杜太后在臨去世之前,把哥幾個都找來,告訴宋太祖他之所以能得到天...

如何看待朝韓關係,朝韓是否會走向統一?

南統北不太可能,北是有核國家,無法武統,北方人精氣神,信念等是好於南方人的,和統也不可能是南統北。維持現狀,按照現在的亞太那肯定是維持現狀了。但這個需要美軍一直在東亞有存在。如果美國被擠出了東亞,那南北力量對比就瞬間失衡了。但是,如果任憑美軍一直在東亞存在,中國就無法崛起,這是個死結。北統南,有可能...

如何評價琅琊榜2的皇帝?他會不會不夠平衡朝政?

衍之 簡單看來確實冒險,首先長林想反是完全可以反的,有實力,有名望,且還是宗親。有答主說到南境穆王爺會擋住長林?看過榜一的人應當知道穆王爺和誰的關係更深一些。其次,長林是肯定不會反的,這一點皇帝也深知,兩人皆是靖王殿下帶大的,品行且不用說了。再來,我認為不是長林王府位高權重,而是老王爺,權利給的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