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路燈都是黃色的

時間 2021-05-31 10:09:30

1樓:10年太陽能路燈工程師

其實即便是現在用LED路燈,國標要求的色溫也是4000k暖白黃。而濕潤,霧多,霾多的地區還建議用到3000k黃光。

這是因為黃光的透霧性好,而純白光透霧效能很差。

這也是為什麼汽車的霧燈基本是用黃光的原因!

2樓:憤怒的考拉

以前我們這大面積金滷燈,色溫和汽車氙氣大燈一樣舒適,後來被全部換回古老的橘色高壓鈉燈,顯色極差,給人一種乾澀壓抑感,後來我和乙個亮化辦的朋友聊天時無意提及此事,他告訴我,橘色穿透好,戰時適合飛機迫降。我心想,怪不得除高鐵之外全部是噴成綠皮了,原來乙個是為了提醒我在這,乙個是為了隱蔽自身。

3樓:可長可短

考慮人的視覺感受唄。

從原始火焰到鎢絲燈泡再到現在的LED,基本遵循黃色照明這一習慣。

現在LED的燈具,顏色製作時是可調的,原光色是藍光,通過加入螢光粉從而中和調成白光、黃光。

我覺得原始社會中火焰給予了祖先一種對抗自然的力量吧,所以,基因通過慣性記憶,本能對黃色更有一種依賴感。

4樓:三尖兩刃刀

因為路燈是用的高壓鈉燈,鈉的焰色反應是黃的。為什麼要用高壓鈉燈呢。同樣亮度的燈,高壓鈉燈的成本更低,耗電更小。

有人說黃光波長相對比較長。紅橙黃綠青藍紫,波長一次變短。能穿透霧氣,但我感覺這不是主要原因,畢竟路燈是照明用的。

不是警示用的,紅綠燈的黃燈,汽車的轉向燈啥的用黃光應該才是這個原因。

而且現在其實也有那種慘白燈光的路燈了,是用的led。耗電更小。敷設線路成本更低,因為耗電小了,電線用細的就行了,省銅

5樓:希文

黃光透霧能力是強,但這不是路燈考慮的事情,路燈只考慮照度和光分布以及眩光,唯一的原因是傳統高壓鈉燈本來就是黃光的,這個是鈉燈的自身屬性,現在路邊的LED路燈都改成白光了,白光的光效更好,看上去更亮,壽命更長,鈉燈要全部淘汰。

6樓:tang xu

不同國家有不同需求,北美喜歡暖色2700K-4000K,南美喜歡冷色4500K+

中國路燈暖色居多大概和習慣有關,但冷色會更亮,對於晚上開車來說,4500K是比較合適的。

7樓:jack MR

不是黃色

是白色光但色溫偏低 2000-3000k(開爾文)左右

日出和日落的時候自然光色溫為3000k左右,正午為6000-7000k左右個人認為是為了延續日落時自然光的色溫

為什麼路燈的燈光多是黃色的而不是白色的?

希文 黃光透霧能力是強,但這不是路燈考慮的事情,路燈只考慮照度和光分布以及眩光,唯一的原因是傳統高壓鈉燈本來就是黃光的,這個是鈉燈的自身屬性,現在路邊的LED路燈都改成白光了,白光的光效更好,看上去更亮。 薛波 複製一下我的另一篇回答,略有不同,為了講通俗點有些話可能過於簡單粗暴,業內人士看看就好。...

為什麼走過路燈路燈啪的就滅了?

都是什麼鬼 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現在想想的確很詭異!我們學校最裡面挨著乙個 嗯怎麼說,應該算是一條小運河的某個地方,然後有圍欄,圍欄旁邊有挺多樹,裡面用木板鋪好,還有好多長椅,總是有好多小情侶在這個休息臺那兒你儂我儂的,人也不算少。雖然晚上那裡燈挺昏暗的,但是因為小情侶啊也不恐怖。然而,詭異事件發生在...

路燈為什麼不做成聲控的?

Guava 當你開車的時候,一閃一閃亮晶晶 然後lz就開始再現事故現場了 當時是這樣的,路燈一閃,lz兩眼一花,結果就聽到,嘭的一聲 已登出 單純的聲控路燈是很難做出完善的方案的。歐美開始做智慧型led照明方案,把led照明和物聯網結合在一起,理論效果很好。但這個解決方案還是蠻難,技術含量高,中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