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兆申院士88個工作站的問題?

時間 2021-05-31 03:13:05

1樓:

老李啊,雖然這些年能有點人脈為自己保駕護航,但吃相不要太難看啊。[太陽]

還有少喝點酒,喝太多不僅影響腦迴路,精神也容易出問題...

膠囊內鏡是乙個時代的中間產品,未必是未來的趨勢,除非膠囊是核動力的,而且病人得足夠耐餓,還得保證每次能成功拉出來...

安翰的核心也不是那三個工程師,而是叫吉朋松的董事長(中途低價入股安翰),其身份不是很不清晰,貌似善於做老幹部工作,這其實是安翰擅長的領域(取巧,走上層路線,體驗較好,風險低,雖然相比胃腸鏡可能無效)....至於吉某是不是『商幹』什麼的?就沒有興趣去了解了)

2樓:

到處都能看到這個問題和相似的文章,想必發文者是想打擊安翰和李院士?

如果僅僅是工作站的問題,那希望打擊面更廣一點,乙個院士很多任務作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網上隨便搜搜都能看到,比如付小兵

3樓:

混了消化圈很多年,見慣了腥風血雨。

令狐和雲生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

澍田在協和消化年會上近乎直接打臉地吐槽貴齊在腫瘤醫院開展早癌篩查;

院士與大國工匠之間的貌合神離;

醫學會和醫師協會之間劍拔弩張的勢不兩立;

太多了。

我只想說一句:別讓踏實幹事的人心太涼。學術上的事,止步於學術即可。不要扯政治。

資本的世界,誰也不比誰乾淨。

比起講了一輩子整合醫學的樊院士,李老闆是個實幹家。

4樓:曹先安

1.建院士工作站是好事,可以促進基層各個方面的發展,彌補基層高層次人才的缺失,但是這麼短的時間建這麼多,就難免讓人懷疑其目的和有效性;2.希望國家盡快出台規範院士工作站的政策;3.

對李院士本人網上還有其他比如抄襲、變相推銷醫療器械等問題,建議國家去調查,明正是非

如何看待李蘭娟院士評價明星的話

扯淡。首先,明星掙得錢是從觀眾的娛樂消費來的,觀眾掏錢然後製片方和明星分錢,這是市場的產物。而科學家掙錢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發明或發現有實用價值事物從而通過專利費,你的專利有價值有人用自然不缺錢。另一種是直接拿國家的錢,這類人大多國家提供研究資金儀器,並且有薪資和其他一些優厚待遇,這些人是國家雇用的,...

如何看待李言榮院士卸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就李言榮校長而言,沒接觸過,沒見過,沒感受過為學生著想的舉措和規定。相反,在學校的時候,覺得有些地方出賣 可能嚴重了,畢竟還是給學生留了一些。學生利益。當然這可能是學校的問題,畢竟乙個人可能管不完2個學校。就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而言,聽同學說,包括自己去感受到的設施 一些活動舉措,還是挺好的。 歐陽十一...

如何看待材料機械等學科有3個及其以上院士僅僅得個A,而農業大學乙個院士沒有的學科就可以A

因為機械材料這種工學地位肯定是數一數二的,即使在計算機當道。尤其機械是工學之祖的存在,所以提機械,肯定有老牌名校,清華,上交,哈工大,華中。祖國東南西北差不多均勻分布。A 即使200所高校參評,A 前2 就是只有4所,你如果能進A類已經很厲害。農業怎麼說呢,權重低,而且TOP大學都不玩的,所以就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