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什麼匪夷所思地追求涅槃?

時間 2021-05-30 19:03:31

1樓:衝淵

涅槃=永死不生。不受後有。

並不匪夷所思。

佛教有個基本的觀念,世間很苦,每個生命的全過程中,快樂佔比都不大。既然很苦,當然就要尋擺脫的出路了。

覺得匪夷所思,是因為還沒輪迴夠。當輪迴夠一定次數,自然就會覺得什麼都沒有意義。新生命才會覺得啥都新鮮。

再好玩的遊戲,玩到一定時間,也該覺得無聊了。這時候就會想著退出登入了。所以慧根是什麼?開悟是每個人終究要面對的過程,是一種必然。就看你生生世世到現在,走到哪個階段了。

妄想不復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2樓:聖道與禪修

實際上,解脫意味著你不需要很努力才生起正念;

你不需要很謹慎才能揀擇接觸到的邪見;

你不需要很努力才捨斷對物質、人的欲求;

你不需要擔心無窮無盡的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

你不需要去任何別處尋找解脫和正見。

3樓:沉變

一切諸法皆如夢或說真實著我見

法從緣起非真諦若法滅盡亦非諦

以是方便得真實起法若實佛應起

如來智慧型不可得雖說諸法無顯示

雖治眾病無解脫如是名為善寂解

若使涅槃有分者諸佛聲聞應往彼

牆壁諸法無涅槃智者不應生戲論

4樓:二貝工人

佛家的涅槃、寂滅,乃至道家的虛無、混沌,是對道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特性的描述。

聽到個虛無、寂滅就認為和死亡聯絡起來,是後世對他們的誤解。

5樓:

人類中心主義:除人以外皆可犧牲

生物中心主義:物質皆可犧牲

物質中心主義:萬物為芻狗

智慧型中心主義:歸真

能力中心主義:萬相皆為用,追求科學力量,追求神通/通神

能查到教派/宗派大概有三百個以上的派系觀點,古往今來對世界觀的爭鬥從沒停止過

某宗派A的原教旨主義派系:除愛以外皆為虛幻

某宗派B的原教旨主義派系:愛盡涅槃,寂滅為樂,除了妙明真心外,空無一物。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需要證得這句話,哪怕觀察到一次也好)

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緣起性空(需要證得這句話,哪怕觀察到一次也好)

6樓:

錢好像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死不能。

你覺得匪夷所思,是目光太短淺。

祝你吃好喝好快樂每一天!

人都是追求快樂的,無一例外,吧。

首先佛教這個東西是後來人們整的,和道教教主老子李耳一樣,死後被人們挖出來供起來,對「佛教」「涅槃」有疑問可以看一下他的經歷,79年,怎麼出的家,期間怎樣求學,然後怎樣怎樣。涅槃是什麼?也是閉眼嚥氣,實無涅槃可得。

7樓:淨意道人

因為有地獄苦在後面趕著佛教徒趨向涅盤。

如果沒有地獄苦,那其實人世間雖然比較苦,但也還是能忍受的。你看,紅塵中的人們不是都苦中作樂、玩得很嗨嗎?乙個梗都能樂半天,雖然沒有什麼實際利益。。。

如果真是劇苦,那麼他們就應該是沒有這個心思來開玩笑了,是吧?還能口嗨,說明還沒苦到極致,還有那麼一點自由時間。就像是在呼呼地獄,那裡的眾生只能發出「呼呼」的聲音了,連哭喊慘叫都沒時間了。

但因為有地獄苦,所以一切生物存在的全部意義和目的,就應該都是為了擺脫這種極端的、漫長的痛苦(這裡說是應該,因為有些人是不信這個的)。

地獄有多苦呢?看看下面這段描述:

如是。比丘。若此人一日被三百矛刺。

彼因緣此。身心受惱極重憂苦。比地獄苦。

百倍.千倍.百千萬倍。終不相及。不可數.不可算。

不可譬喻.不可比方。

也就是乙個人犯了罪,被搗成肉醬,這種人世間最極限的痛苦,比起地獄苦來,也是如海中的一滴水,因為在地獄,你是被殺死後又會活過來受罪的,所以痛苦是無盡的。你想想你能承受嗎?平時牙齒痛都受不了了,磕破點皮就大呼小叫了,何況是這種痛苦呢 : )

8樓:護法居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

吾今後夜當般涅槃。汝等。今者最後見我。最後受化。最後合會。汝等。從今更不見我。我亦不復見於汝等。

汝諸比丘。止莫憂悲。一切所愛稱意之物皆當離散

諸比丘。生法有法有為法。差別法覺知法。因緣所生敗壞之法。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諸比丘。假使久住會當去矣。

諸比丘。凡有生者無不有死。一切諸行無有常定究竟不變

諸比丘。生死是苦涅槃是樂。汝若欲令未得者得。未達者達。未證者證。當勤求之。

諸比丘。勤修方便慎莫放逸。諸佛世尊以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余一切助道善法。

是故汝等當受我化

為什麼外國人覺得皮蛋匪夷所思?

居然沒有那種長毛的乳酪放在這個博物館?可能他們沒有類似的食物,所以比較陌生吧。然後因為是蛋,所以他們肯定要拿自己平日裡吃的各種蛋來作比較,或者用同樣的的評價標準來評價,可想而知,皮蛋能得到幾份。然後就是品嚐了,眾所周知周知,皮蛋在中國一般都是用來做粥或者做涼拌菜下酒,或者配著飯吃,或者配著饅頭等主食...

為什麼頻繁夢見沒沒聯絡的同學,匪夷所思

Lindsay 可能是你偶爾還會想起他們吧 也可能你跟他們之間發生過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平時思路清晰時,你覺得你忘了,其實並沒有。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嘛,人的記憶是不會消失的,但是會被隱藏。我也經常會夢見那些幾乎不聯絡的同學,其實挺感慨的,猛然回頭,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的路,遇到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

為什麼喬任樑能說出這種匪夷所思的話?

閻浮頂級大法師 單從文學角度來講,自取滅亡 有兩種理解,一種是 奮不顧身 甘願犧牲 死而無怨 但,自取滅亡 僅僅是 捨生 還必須加上 取義 才是 捨生取義 否則就成了另一種意思 自不量力 愚蠢 死不足惜 因為生命是那麼可貴,當然只有取義才足惜。若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輕生,則一概不足惜也。從後文 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