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習慣用犧牲自己的方式來獲得別人的好感?

時間 2021-05-30 12:03:02

1樓:清淺

我自己應該就是這樣的人吧,別人有需要我幫忙的我都會盡力幫,甚至有時候我自己沒有我都想去借了給,或者之後多帶點這種東西,比如紙,盡力所能及給別人自己能給的幫助吧,就很奇怪,覺得自己改不掉對別人好

2樓:自由人

有意識的犧牲自己而幫助別人的人是乙個高尚的人,但許多人卻在無意識中不自覺的犧牲自己而迎合別人,這些人是失去自我的人,當然也不是說不能迎合,懂得社交的人並不會無腦的去阿諛奉承,別人說得不對耳,可以看關係回答或者不答,不需要去犧牲自己或者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去迎合從而獲得他人的好感。

3樓:到宿舍

可能有些人感覺自己存在感比較底,想取悅別人但是又怕取悅別人之後說錯話別人生氣從而讓關係變得越來越僵硬,所以才會才去自嘲的方式。

4樓:甜甜圈

我就是啊,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這樣真的很累。處處討好別人,但人家回你的可能不是好的:人家乙個不高興,你就是孤立一人;人家高興,你就跟著高興快樂一整天,覺得你倆關係真好,但第二天誰又知道呢

5樓:玖兒

若不是喜歡乙個人喜歡到了極致,怎麼會有人捨得傷害自己來獲得別人的好感。但即使你得到別人的回應,最後受傷的永遠是自己。何必要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呢?

捨得讓你傷害自己的人都不值得你去取悅。好好愛自己好好生活。

6樓:沐黎吖

因為從小被這樣教,也因為自卑吧。感覺說的就是我自己。

因為自己出生在農村原生家庭,爸爸媽媽還是有些重男輕女,自己下面還有乙個妹妹和弟弟。(你們想的沒錯,當時就是為了要個男孩子,媽媽被逼才生了三胎)。

我從小被大人說,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好吃的他想要就給他,你是女孩子,都是要嫁人的,弟弟還小,弟弟不懂事,弟弟長大了就好了。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是大姐姐,你要幫爸媽分擔一些,要照顧好弟弟妹妹……也可能因為這樣,多數家務都是我做,只要假期,就沒讓媽媽下過廚房,衣服都是我洗,那時候還沒有洗衣機,都是手洗的。就這樣委屈自己,從小照顧弟弟妹妹,知道高中住校讀書。

最令我心寒的是,去年我大三,因為疫情在家待了半年,弟弟性格十分囂張跋扈,都初三了,還對爸爸媽媽頂嘴甚至動手打架,我每天做著家務,叫他吃早餐要叫三四次,還罵我煩,每次吃飯一不高興就摔碗摔門。甚至有一天從學校回來,喊我給他倒水,嫌棄我倒的水涼了,就開始說道,數落我,我實在忍不了了,罵回去了,生氣的時候把手裡正在揀的菜葉朝他丟過去,他罵罵咧咧摔門而出,然後拿著鐵棒進來照著我的背就是幾下,由於我在和面沒有注意到,就被他打退到牆邊,我放棄了掙扎,丟下手上的東西回房間躺著哭,沒有吃飯,哭了一夜……(爸爸外出去包工不在家)

因為後背疼痛,第二天沒有下床,中午想要上廁所掙扎著起床下樓,妹妹乙個人煮飯吃過後,桌子都沒有收拾,就那樣擺在下面,也沒有叫我吃飯。自始至終都沒有人問我是不是傷的很嚴重,需不需要去醫院…… 第二天晚上媽媽回來,就責怪我,說我沒有做晚飯,沒有打掃衛生,廚房亂了……(當時弟弟打我媽媽回來看見了)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我就想知道,我小學六年級,爸媽出門做生意,經常乙個星期不回家,我假期乙個人照顧弟弟妹妹,照顧他們飲食起居,我什麼都要做,為什麼現在妹妹都高中了,也是假期,做個晚飯都不行呢?你是我乙個人的媽媽嗎?

還是說就規定了這些是都是我做?

三四天後,爸爸看完工地回來,(期間我也沒有下床,沒有吃飯,每天只喝水),也不知道弟弟說了什麼,爸爸晚上出門不知道在哪喝了點酒,進門以後,徑直衝到我房間,數落我很久,說我不應該跟弟弟吵架,應該讓著他,他還小不懂事,我還跟他一般見識,說我小心眼,都初三了,還小嗎?可能真的還小吧,然後就把我從家趕了出去……大半夜我乙個人在街上溜達……

現在雖然還是去上學了,但是人際交往中,永遠不敢拒絕別人,永遠害怕別人因為拒絕就不和我交朋友了,怕自己被孤立……

明明知道這樣的習慣不好,但是已經習慣了委屈自己,再也沒有勇氣改變了……

7樓:nobodyknows

因為在自己的心裡,自己的存在感太低了。

多看一看自己。不去正視自己的存在,一味地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看上去是一件很感人的好事,但實際上是在選擇逃避,因為和自己相處最長時間的就是自己。

正確看待自己的慾望和需求,才能正確認識對待別人,這樣才能繼續走下去,而不是在傷心的漩渦裡繼續沮喪。

8樓:清海和風

有人天生需要認同感,但自己暫時無力滿足這種內心的需求,或者說培養自己的自信這一漫長又單槍匹馬的過程要比勉強自己一下就能從他人那裡得來的認可來的更快更容易。(猜的)

9樓:桃花運換酒錢

這個問題問的讓人心疼~~~

犧牲自己來獲得別人好感認同的也要分很多場景,有些場景適當用下是情商高,有些則是體貼、無私,還有就是卑微、妥協、屌絲氣質.......能問出這個問題的大概率是最後一種吧

10樓:有所思

討好型人格。

寶貝,你太缺乏安全感了,要不斷的得到認可與肯定了才能安心。

你不知道的是,這樣反而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你都看不到自己,指望誰看到你?

自救也不難,方法只有乙個,愛自己。

11樓:有的人

那個人比較自卑敏感,就說在學校吧,都是乙個個小團體。你自卑不敢和別人打交道,就只能靠別人來注意你。別人怎麼注意呢?

你對她好唄,在她心裡,你就是她朋友了,她就會把你拉入她在的那個小團體。並且,你你付出著付出著就成了習慣,別人也會習慣你的付出,一旦哪天你心情不好,想收回一點「付出」,不但你朋友覺得奇怪,你自己也會覺得奇怪

12樓:

因為得到過相應的「好處」,比如感覺到有力量,有能力,證明自己厲害。也或許是,被幫助過,覺得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總之,人不可能持之以恆的做「無利」的事。所謂利不單單是金錢,有可能是心理需求。

13樓:

從價值角度。

什麼樣的犧牲,多大的犧牲?

乙個人捨身取義獲得全世界的好感,他賺了還是虧了。

有些人犧牲了自己的課餘時間去幫別人寫作業,換來別人的交好。他虧了還是賺了。

有些人犧牲自己尊嚴,真的得到女神的愛慕。他虧了還是賺了。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一方

ZY橋豆 確實有很多人喜歡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一方,說的難聽點就是聖母婊,道德婊,綠茶婊。但是我看了題主的描述之後,覺得你所認識的這位男生並不是這種人。在語言上他並沒有具有那種壓低自己強迫別人的感覺,在事件上也沒有表現出來有處理的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我覺得是不是你比較敏感想多了,或者是你屬於比較急性子的人...

為什麼有的人會習慣性否定自己?

幾字微言 心理學上就有這類解釋了 習得性無助行為,是指乙個人經歷了失敗和挫折後,面對問題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當乙個人將不可控制的消極事件或失敗結果歸因於自身的智力 能力的時候,一種瀰散的 無助的和抑鬱的狀態就會出現,自我評價就會降低,動機也減弱到最低水平,無助感也由此產生。 茹小記 否...

為什麼會有人習慣地壓抑自己的慾望,表面上強裝得很平靜,生怕別人看出來?

果凍果 分兩種情況 一 因為他覺得這些慾望是不應該的。買喜歡的東西 亂花錢 主動面對喜歡的異性 放蕩不矜持 別急著打我,不是說就是A B,而是長期受壓抑的人對自己很嚴格,儘管他也十分羨慕主動任性的他人,但自己去做就會有這種詆毀自己的想法。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喜歡就買,想要就要,一步夠不著就多走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