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人會做壞事嗎,道教學說是怎麼避免人做壞事的?

時間 2021-05-30 07:25:20

1樓:拿破崙一世

東漢末年,太平道張角黃巾起義,張魯軍閥割據。

北周時期,道士張賓與焦子順都幫助周武帝興道滅佛。在周武帝死後,楊堅起兵滅週時,由於他們向楊堅密告受命之符,幫助其奪取政權,因而在楊堅當上皇帝後,便被封官。

李淵起兵時,樓觀道士齊暉和茅山宗領袖王遠知向李淵預告受命之符,為其效力。

趙匡胤起兵,華山道士陳摶為他爭取群眾。

南宋中後期,丘處機依附成吉思汗,通過依附蒙古來發展全真教,向成吉思汗講「清心寡欲,固精守神,止殺保民,布法推恩,以孝治國」等建議,同時也為蒙古征服山東,河北積極獻策。

2樓:無色城主

懂得越多越知道應該怎麼合理處事,所以習道越深越不容易與人衝突。道德經是善人之智慧型,也只有心底善良的人能修到比較高深的境界,惡人也能修道,悟道之漸深,善與惡的差距就愈小,惡人也可能在各種經歷之下棄惡從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賦予人的,不光是智慧型,還有力量,惡人要麼恃力,要麼恃智,善人有這兩點,惡人就沒有辦法了,然而善人還有更高層次的東西。善與惡都是悟道,有時候還會發生轉化,變成惡人行善,善人造大惡,能成功者都有自己的理由,這個過程好比悟道,悟出什麼就看各自的心性,惡人不足取是因為無論智力還是武力,這些東西於道來說都很渺小,侷限於此,進境也會低微,往往與悟道無緣。

3樓:

金闕遊記自序

自古以來,流傳「舉頭三尺有神明」,天界分有五個方位,稱之為:東天、西天、中天、南天、北天,中天又稱:「昊天」,乃《玉皇大帝》之所居,也是天界最高行政單位「金闕」的所在地;然而《玉皇大帝》所辦公的殿堂,稱之為:

「凌霄寶殿」。

觀察各天各淨土的某些區域,或有遊記方式已然呈現於世人之眼前,然而「金闕」這處天界行政之布達總單位,至今尚未有任何書籍或遊記垂降著作於眾生面前,於是經過善知識的提點,讓筆者開始思惟到「金闕」確實有必要做乙個訪遊的必要,但「金闕」乃是機關重地,豈能任意進出得了,於是筆者秉持虔誠之心,許多次的懇切祈求上天慈悲能夠予以答應傳輸「金闕」與天界各行政單位的作業奧秘,終於在多次的爭取之後,獲得《玉帝》之首肯,並慈悲敕旨開放各天某些部門進行訪遊,並且玉皇大天尊御駕親自接受筆者之訪問,遊記中更針對「儒宗神教」〈鸞堂〉緣起傳述給世間人有進一步的了解,以及《至聖先師孔夫子》校訂春秋,《關聖帝君》閱讀春秋,直至《關聖帝君》接受五教聖人之推舉,榮任《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如何以九五至尊,成為「儒宗神教」〈鸞堂〉之五聖恩主之首。

目前許多皈依在鸞堂的修行人,並不知道鸞堂之「五聖恩主」是哪五位恩主,更完全不明白鸞堂是由哪一位恩主所開始振興,以及邱長春真人拒絕第十七代玉帝之敕封果位,雷公受感動願護法真心修行者不令忍飢受凍,點點滴滴將於《金闕遊記》訪問玉帝以及相關的恩主等,務使大眾閱讀到《金闕遊記》,能夠有所收穫,閱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悟,閱讀多遍有多遍的提公升,使現代的眾生及修行者,對於鸞堂能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對於身為現代人應有的態度及精神,都能得到無比的法益。

筆者:邱原章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十七日〈星期一〉

金闕遊記

鸞門:著書普化&濟世救苦:::::封面內

自序一

目錄二

金闕遊記著書玉旨四

齊天大聖序文五

子貢夫子序文五

第一迴游訪南天門觀將士操練::::六

第二迴游訪南天門將士休憩處::::九

第三回金闕訪玉帝論寶德因緣:::十二

第四回玉闕訪主宰談鸞門禮節:::十四

第五回南天普度府採訪鸞務院:::十八

第六回南天普度府採訪振文院:::廿一

第七回談普度意義論精進修持:::廿五

第八回論著書流程述普度真義::廿八

第九回降育德真經述著作因緣::卅二

第十回談惡鄰惡行訪證道仙佛::卅五

第十一回東天修真閣論著書流程::卅八

第十二回東天孝子亭論歸真孝子::四二

第十三回東天忠臣廳論忠臣資格::四五

第十四回證道歸真府談考核條件::四八

第十五回十八代玉皇世界之因緣::五二

第十六回關聖觀春秋尋安邦之法::五五

第十七回東天公升降府論評核功果::五八

第十八回積德修善果錫福延壽元::六一

第十九回關聖具武德忠義成武聖::六五

第二十回至聖孔夫子述文聖真義::六八

第廿一回邱長春真人修子之恩公::七一

第廿二回訪先天雷祖談護法修子::七五

第廿三回監察修道子宜守口淨心::七八

第廿四回南天將帥部守衛與維安::八二

第廿五章訪齊天大聖述災劫原理::八五

第廿六章哪吒三太子掌南天中壇::八八

第廿七章中壇之任務御魔與除妖::九一

第廿八章楊戩擒精怪調御為護法::九四

第廿九章魔祟與苦難業報之一環::九六

第三十章鸞門之扶鸞緣起孔夫子:一○○

第卅一章孔聖創鸞門子路煆正鸞:一○三

第卅二章至聖孔夫子著春秋因緣:一○六

第卅三章春秋之妙義仁義禮智信:一○九

第卅四章關聖之前身春秋伍子胥:一一二

第卅五章玉帝已安排述育德真義:一一四

第卅六章世人失五常天災人禍多:一一七

第卅七章因果大清算討報與考驗:一二○

第卅八章鸞門之著書啟迷與向覺:一二六

第卅九章鸞門渡賢良依止眾鸞書:一二九

第四十章鸞門之首重三綱與五常:一三二

第四一章君為臣之綱君賢與臣忠:一三六

第四二章父為子之綱父慈與子孝:一三九

第四三章夫為妻之綱夫和與妻順:一四三

第四四章存行仁之道求仁即得仁:一四六

第四五章真義之內涵非禮勿言行:一四九

第四六章禮儀之妙道日常生活中:一五二

第四七章善用妙智慧型處處現吉祥:一五五

第四八章鸞門之沒落主因在正鸞:一五八

第四九章信乃功德母失信則枉然:一六三

第五十章邱真人修道艱辛之歷程:一六六

豁落靈官王天君跋文:::::::一七二

天上聖母跋文一七二

金闕遊記完書玉旨::::::::一七三

無極五方證道院:簡介:::::::一七五

金闕遊記著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登台 100年7月27日

聖示:今夜恭接【著書玉旨】,命本道院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可。 吾退!

欽差太上老君降

詩曰:金樹銀花揚寶德。闕收忠義好鸞生。

遊方洞府諸淨土。記述人間珍貴情。

聖示:今夜, 吾乃奉玉詔前來貴道院,頒布著造新書使命而來,願神人盡心戮力,以弘揚正教,興化四夷。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位居九五之尊,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查爾南贍部洲台疆宗教興盛,尤其鸞門之

普化更是琳瑯滿目,雖然大道普傳,道降于火宅,人人有機會入道聞法,修身養性,但卻鮮少有眾生知悉天運之由來,何況在這世道裡,尚有許多國度之宗教受到限制;因此,特敕旨一道,擇令《懿敕寶德大道院》再度著作醒迷入悟、導偏扶正之天下奇書,以正天下視聽。

茲敦聘西方三聖之一:觀世音菩薩為主著仙師,命宣筆:邱生原章為主著正鸞,題其顏曰:

金闕遊記,擇定於辛卯年七月初四日起開著,直至書成為止。在本書著作期間,甚願大眾卯盡全力護持,日後書成將普化於四大洋洲,屆時護持者、樂助者、流通者各有應得之公升賞,並且閱讀者另有不可思議之福德也。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辛卯年六月二十七日

齊天大聖降100年8月3日

詩曰:新書立說天恩浩。金闕因緣露聖章。

遊記明揚勤教化。重昭五聖鸞門光。

序文欣喜貴《懿敕寶德大道院》再度奉旨開著新書,書名為:「金闕遊記」,實乃應天運重新宣告,令新時代之修行人與眾生們得以明白鸞門對於新時代之重要性與使命。另外,觀察鸞門著書立說,普傳孔孟思想,並視機破解五教之各時期教義的迷思,以避免各宗教之間的盲目摸索。

然而鸞門弘揚至今,道場林立,個中興衰,難以測度,溯其因由,無非是人員懈怠不前所致;更有道場並非鸞門,卻以鸞門混淆視聽,造成正統鸞門五聖之無發揮餘地。難怪乎!鸞門興衰,此起彼落。

因而本書:「金闕遊記」,除了披露鸞門五聖之來由,進而重申鸞門之宗旨、應運及其使命,以廣勸人心,以期挽風化俗。更藉本書使普天下之一切人種,知悉鸞門五聖為何以關聖帝君為首之「恩主公」,更以本書令世人明白「恩主公」之名詞從何而來,唯有人人追溯本源,正本清源之下,世道才有祥和之日也。

除了五聖恩主公必須重新宣揚而植入世人心田之外,尚有一位不可或忘之聖真,即是:天仙狀元邱長春真人,為新時代修持正教者之模範,尤其是依止鸞門修行之仁人君子,於生活上能夠不虞匱乏,雖然普遍並非太富裕,但因為依止鸞門修行,便可生活不虞匱乏,此位聖真於本書「金闕遊記」中,將予以鄭重披露,令世人能追慕聖恩之浩瀚無垠也。

齊天大聖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辛卯年七月初四日

子貢夫子降100年8月10日

詩曰:金蓮映德清心志。闕教鸞台布書鄉。

遊化陰陽增義理。記傳世道天下揚。

序文賀喜貴《懿敕寶德大道院》再添新書之著作,本書承蒙上蒼畀重,題名為:「金闕遊記」,實乃應天運而重新宣告。

前期之序文,《齊天大聖》已有說明:本遊記中將闡述到修行人之大恩惠者,即是:天仙狀元邱長春真人。

茲因邱真人在世時苦修苦練、苦度苦化,歷經千般苦處,世人不識活神仙,無人供養,大餓七十二回,小餓無數次,導致邱長春真人成道之後,為了爾後修道子著想而不願受封成仙,當場感動到雷祖〈又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立願護持各教門之精進修行者,使不斷炊之德澤,日後將有詳細談論,雖然此段因緣常有傳述,但時日一久,世人易忘。

如今正值重申之際,又鸞門正名為:「儒宗神教」,何以稱「儒」,又何以設「教」,其因緣為何?將來於遊訪中將有所批露,以解普遍世人之疑惑。

另外,鸞門應運於現代,擔負五大正教之適機,指迷向覺,破愚入智,提公升新時代眾生修身指南,闡述新時代眾生養德、德性歸真之不二法門。鸞門之使命與因緣將於本遊記中做乙個詳細的說明,另到目前為止尚對鸞門不了解的人們,有乙個正法依循,方免持續生活在自譏毀他的日子裡,造成分別、計較之心盛,非但不能昇華,反而墮落而不自知。

本遊記尚有一項重要說明,那便是《懿敕寶德大道院》應運之因緣,及《懿敕寶德大道院》在新時代的鸞門,重新弘揚的領域扮演著什麼角色與使命,都將在本遊記中進行一連串之披露,讓鸞門在新時代有普遍受到社會各階層之正確認識,而不被似是而非的視聽,給混淆了鸞門應有的本質也。

子貢夫子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辛卯年七月十一日

西方觀世音菩薩降 100年8月17日

第一迴游訪南天門觀將士操練

聖示:今夜, 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南天門」。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公升空,望眼一片星光閃耀,又有流星交錯,編織出一幅美麗星夜。但見前方一座城門,往返進出者非常密切,於城門口更有將士盤查往返之天人。〉

菩薩啊!您看前方有一座城門,站在城門口有不少將士,正在盤查往返城門者的身份,並予以核對身份,學生沒帶護照,萬一被查獲攔截下來,這可是要學生怎麼辦才好?

菩薩:進入這個城門,由本座帶著你,是不必護照的。

邱生:這樣啊!跟在菩薩身旁,真是到哪都方便。不過,這個城門的情景,倒讓學生感覺好像回到古代一樣。

菩薩:賢生所言無誤,現在來到的這座城門,正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古城,從遠古時代便已經存在,說是回到古代也沒錯。

邱生:那麼不去現代城堡,反而到了古城,是不是這座古城價值非凡,還是被認定為世界奇蹟的建築,亦或是有什麼歷史軌跡要傳給世人做紀念的呢?

菩薩:非也。來到古城,並非要找什麼歷史軌跡,但傳達給世間人能夠更了解這座古城,倒有其必要性哦!

邱生:那麼這座古城到底是什麼城名呢?

菩薩:賢生且抬頭望去,城門的上方橫匾寫些什麼?

邱生:啟稟菩薩!學生近視,看不清楚。

菩薩: 吾有望遠丹、甘露水,爾快服下。

邱生:〈邱生接過望遠丹,配飲甘露水,頓時眼前一片光明,清楚可見城門上之牌匾書寫著:「南天門」三個發著金光閃閃的大字,而眼前原來立著的石碑,亦書寫著:「南天門」。〉

原來,這座古城就叫做:「南天門」,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整個城門皆由紅磚堆砌而成,但這紅磚看似如同寶石一般,並非一般的紅磚。

〈師生步行走進「南天門」,但見眾將士迅速肅靜,紛紛下跪,言道:「末將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諸位將軍守關辛苦,免禮了!

守將:菩薩啊!傳聞陽世道場《懿敕寶德大道院》正鸞將於今時游訪本城,不知身旁這位年輕人是否就是道場的正鸞?

菩薩:正是《懿敕寶德大道院》的正鸞生:邱生原章是也。

賢生啊!快見過守將大人。

邱生:晚輩參見守城將軍聖安!

守將:賢生何須多禮!快請進內城。

邱生:〈一行三人步入城內,但見城內廣闊無比,於城內亦有守衛的天兵天將們,在左右兩側各有一些提供休息之處所。

另外,左邊有迴廊,迴廊旁有階梯可通往城門之上,一行人登上「南天門」之城門上頭,向外望去,前方真是浩瀚無垠,再往內望去,亦是無有邊際,雖然隱約可見不少建築物,卻擋不住遠方的遼闊。

不一會兒時間,中庭上聚集許多隊將士,正在集合,看齊的看齊,點名的點名,最後所有將士原地散開排成操練隊形,而且部隊的前方乃有將軍帶領著。〉

將軍:眾兵士聽令!扎馬步開始!「左拳正擊!左拳收回!」「右拳正擊!右拳收回!」「左側腿!收回!」「右側腿!收回!」

邱生:請問守城將軍啊!在這個「南天門」之內,為何要有將士們操課呢?

守將:大德有所不知,軍人乃是以捍衛疆土為職責,而「南天門」更是擔負捍衛五大天之重責大任;因此,定時操練將士,一來提振將士們的精神與士氣,再來便是不讓將士們覺得無聊、枯燥,閒逸久了,拳腳功夫可是會退化的。

另外,固定操課能使整個場面充滿一股威儀,爾看了操課以後,現在覺得如何?

邱生:〈邱生仔細觀看,覺得操課中的將士們動作一致,無論是揮拳、踢腿、舞棍,每乙個動作都非常整齊,絲毫不苟且,點滴不馬虎,操課之場面真是壯觀,在這裡操軍可比人間來得嚴謹,完全靠真材實料。

觀察操課之現場,還有特殊武藝之部份,此時正有鐵頭功之訓練,有一位將軍一翻身,頭擊五塊大琉璃瓦,琉璃瓦之厚度各有十公分厚,瞬間將五十公分厚的琉璃瓦,用頭給震斷,並且裂得整齊,令人讚嘆不已。又有銅牙鐵齒之訓練,但見一位將軍口咬粗麻索,有數個石鐘就這樣被粗麻拖著走,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能這樣動起來,真是非常不簡單,功夫真是了得。〉

守城將軍啊!為何「南天門」要有這些特殊訓練的人才呢?

守將:大德有所不知,本城負責天界第一道關隘,乃是天界的玄關所在;因此,特別選擇精英之天兵天將,加以特訓,並部署一部份於本城,以司守衛之職。

菩薩:賢生可知門戶把關乃非常重要,若是把關不力,則整個團體就容易被入侵,甚至於被侵占,最後被瓦解。

菩薩:沒錯,就是這樣。凡事從剛開始就必須謹慎,才能使有志一同者,有共榮、共進之妙。

今夜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了。

守將:恭送菩薩!大德慢走!

邱生:學生拜別守城將軍!

菩薩:〈師生離開「南天門」,登上蓮台,往陽世間急駛,……。〉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降 100年8月24日

第二迴游訪南天門將士休憩處

聖示:今夜, 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南天門」。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公升空,大地一片寧靜,天際之間星光閃耀,清風陣陣,令人心曠神怡。不一會兒時間,蓮台落定,前方已是「南天門」。

師生跟隨大隊人馬排隊,準備進入「南天門」,很快的人馬紛紛湧進;師生步入城內,正巧《齊天大聖》正在值班。〉

大聖爺:原來是菩薩到來,未出遠迎,失敬!失敬!眼前這一位年輕人想必就是陽間道場《懿敕寶德大道院》之正鸞宣筆:邱生原章。

菩薩:大聖守關辛苦!在吾身旁這位正是《懿敕寶德大道院》之正鸞生宣筆:邱生原章。

賢生啊!還不快見過大聖爺。

邱生:晚輩久聞大聖爺威風凜凜,戰無不勝,甚為敬仰,今時有幸再見大聖尊容,真是三生有幸。

大聖:你這個年輕人真是會說話,今時就破例,由吾親自引領四處遊訪。

邱生:能得大聖爺親自引領,晚輩真是更添光榮!

菩薩:有勞大聖!

大聖:菩薩何勞客套,快請隨吾來。

邱生:〈一行三人漫步於中庭,大約進入二個城池,皆為重兵把守,在這第三進卻與前二進氣氛不同,感覺少了肅殺之氣,反而多了一分祥和。

在大聖爺的引領下,於這第三進右廂房廊道間坐下,此椅俱皆上等檀木所製,客桌則是琉璃打造,隱約可看到廂房內一幅山水畫,亦有詩詞、曲賦之作;而第三進所有壁間皆以水晶所砌,或紫、或紅、或黃,皆各自呈現美妙景觀。〉

大聖:大德啊!你感覺這裡的氣氛怎麼樣?

邱生:回稟大聖爺!晚輩深覺此處祥和多了。方才,還看到一些女兵提著琴,有月琴、有二胡、有古箏、有小提琴及笙,奇妙的是居然還有吉他,連「西索公尺」都有。

菩薩:賢生怎麼可以將樂器直呼:「西索公尺」,不可如此失禮。

大聖:久聞邱生原章直爽,今日果真名不虛傳。不過,樂器各有其名,雖然陽世間有被使用在喪事裡,但這些可都是原本做為喜慶專用的哦!

邱生:原來是這樣。晚輩見聞淺薄,今日承蒙大聖爺賜教,真是增添不少知識。

哦!對了!大聖爺,這裡應該還是「南天門」的區域吧?

大聖:是啊!這裡還屬於「南天門」的轄域內。

邱生:既然這樣的話,自古以來,「南天門」是軍事重地,怎能有樂器之屬呢?

大聖:你有所不知,《玉帝》深怕三軍將士們長期守衛城池,除了輪流上崗哨外,又經常性的演練操課,久而久之,恐怕三軍將士患了憂鬱症。因此,在適當時候讓將士們輪流有欣賞樂仙的表演,藉以紓解壓力、振奮精神;有時則讓一些對樂器感興趣的將士們,盡情的舞動樂器,以排解憂鬱情緒,這能使值班成員更有朝氣。

邱生:原來,天上也有這麼人性化管理,真是幸福啊!

大聖:是的。現在的天界不像以前的單調,不過卻都是層層分明,人人秉持該歇則歇,當班時間則必定各自盡心盡力,任誰也馬虎不得;稍有不能配合,則必後送至其他單位,恐怕屆時就不得清閒。

邱生:適才適用,都屬各自爭取,因此,便得以實際表現為主,必定設有層層考核吧?

大聖:凡事盡心,就能享受應有之待遇。

邱生:那現在當將士的就更有福了,只要盡心盡力,福德總是相隨。

大聖:這麼好的單位,俺替你留乙個職缺吧!

邱生:大聖爺愛說笑,晚輩比較適合東城簽個檔案、西城看看巡巡、北城聽聽法,現在想到北城便到北城、想到西城便到西城,要是有這種缺額,請大聖爺為我保留。

大聖:這樣的缺,除了收發,便是《主宰》,該不會你想……。

邱生:這個是大聖爺您想出來的,並不是我,千萬別害到我哦!

菩薩:時候不早了,你二人就別再閒聊了。

邱生:拜別大聖爺!

大聖:恭送菩薩及邱生回道院!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降 100年8月31日

第三回金闕訪玉帝論寶德因緣

聖示:今夜, 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訪遊「金闕」,拜謁《玉帝》。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公升空,大地一片寧靜,然而東方卻有霞光陣陣,為寂靜之天空增添光彩不少。

不一會兒時間,蓮台落定,眼前有一座宮殿示現,階梯便有千餘階,每階有左右兩位將士站崗,而階梯正面分有五道,每道階之各階梯乃各有二名將士站崗,光是正面階梯站崗將士就接近萬名;在階梯之中庭有九龍蟠雕,全以純金打造,階梯則為琉璃所砌,而宮殿大柱皆是檜木,另外宮殿門板亦乃檀木製成非常的厚實,牆壁俱為純金砌成,上方則舖琉璃瓦及寶石點綴。在廊間站崗之將士為數不少,此時已有值殿仙官出宮門迎接。〉

仙官:下官參見菩薩聖駕千秋!

菩薩:仙官值殿辛苦,快請免禮!

邱生:晚輩參見仙官聖駕千秋!

仙官:大德無須多禮!菩薩快請入內,大德快請入內,《玉帝》已等候多時。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仙官:二位賢師生請。

邱生:〈師生步入宮殿,只見前方紅地毯鋪路直達內殿之上,在這宮殿內部寬廣無比,文武百官諸位仙家排班靜候,中殿上有階梯計三十六階,龍椅居於正中之內,《玉帝》正襟危坐,閉目養神,看那紅光滿面、不怒而威,顏容未笑而覺慈祥,如此正氣凜然,令人身心俱皆深沐於法華,心中肅然起敬,法喜充滿。

仙官引領師生入座,然後上前稟告。〉

仙官:微臣值殿仙官啟稟《玉帝》!《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帶領陽世道場《懿敕寶德大道院》之正鸞生宣筆邱生原章前來遊訪。

玉帝:值殿仙官快請菩薩及邱生入座。

菩薩:感恩《玉帝》賜座!

玉帝:菩薩本自逍遙,如今為世間之教化,萬里著書,有勞辛勤。

菩薩:著書教育人間,本是份內事,何敢言勞!

玉帝:菩薩自在無邊,今時更顯慈悲威儀,令人嘆不能及,請就座!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

玉帝:原來是宣筆,久違了,快請就座。

邱生:謝《玉帝》賜坐!

〈此際,席上每桌各有仙酒、仙果,還有好茶;另有一隊仙子,人人手持羽扇,舞出一曲羽扇舞,情境美妙。邱生落坐一旁,飲上仙茶一杯,頓時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感覺全身輕鬆起來。〉

菩薩:賢生還不快提重點!

邱生:學生明白!〈此時,邱生向前,跪於丹墀。〉

學生有事呈稟《玉帝》!

玉帝:賢生何事?直言無妨。

邱生:學生以茶代酒,恭敬《玉帝》仁德無邊。

玉帝:難得有賢生敬茶, 吾賜賢生玉液一杯。

邱生:學生受寵若驚,但這玉液,學生可否帶回與大眾共飲?

玉帝:難得賢生有此心意,日後另有安排,汝盡情飲用無妨。

邱生:請示《玉帝》!《懿敕寶德大道院》之因緣為何而來?

玉帝:論起《懿敕寶德大道院》緣起之因,應該溯及二千多年前,主要是唐朝玄奘取經說起,話說玄奘取經於西方,此時期的眾生慧根尚旺,稍作暗示,便能有所醒悟,隨佛法普傳東土後,便開始道興佛衰、佛興道衰,歷代有興佛滅道、興道滅佛者,與世尊所說無分別心,違背甚深,造成後世之修行者眾、護道者寡、行道者多、得道者鮮,此皆教爭分別所致,也就是行者喜歡自讚毀他所形成之後患無窮。

更早之緣起,乃商末紂王之無道,修道中人各事其主,道道相殘,法法相滅,未思道化人間,反而助紂為虐者大有人在;因此,萬仙會議,必須有法門負起教爭分別之化解,五教正法之適時闡述,普化乾坤。

因緣際會, 吾在甲子年受五教教主推舉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鑑於世間道德淪喪,創設鸞門,闡教普化,以挽天地災劫;又鑑於鸞門之興衰,更迭不一;因此,《懿敕寶德大道院》乃列為台疆鸞門第二梯次之首倡道場,以維繫鸞門法脈之不墜,兼而成為中流砥柱,代天宣化,普化眾生。

在新時代的到來,就是道德失守,有德者最為貴重之時代,設立《懿敕寶德大道院》,乃有其重要使命,願世間修子能共同體悟之。

邱生:感恩《玉帝》開示!學生受益無窮,十方大德更是增長見聞,感恩《玉帝》慈示。

玉帝:但願大眾能多少有些受益。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賢生快向《玉帝》辭駕!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菩薩慢走!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降 100年9月14日

第四回玉闕訪主宰談鸞門禮節

聖示:今夜, 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訪遊「玉闕」。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但見蓮台緩緩公升空,身旁一陣陣清風吹來,令人感到舒暢。星際之間,光明朗耀,往返之神仙急忙穿梭於大小雲城,真所謂:「披星戴月」,辛勞程度不亞於人間。

一會兒時間,蓮台落定,見前方有一塊界碑,寫著「南天」二字,以純金砌入銀牌之內,形成金銀普照之景致,並且界碑非常壯大,約有一層樓高大。

再往前約十里處,赫然發現眼前一座古宮殿式建築,在宮殿外有將士分成許多組別,五員一組,七組為一排,共有二十排將士,在宮殿外管制進出神仙的核對及檔案用途之引導;凡各項洽公予以事先分門別類,再交由各組之組員帶領進入宮殿。

此時,乃有值殿仙官前來迎接。〉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快請賢師生入內,《主宰》已等候多時。

邱生:〈師生步入宮殿,上頭有橫匾寫著:「玉闕」,非常大的金字,隨處都可見到金光的照耀,光線照在身上,感覺自己好像十八銅人陣的金人一樣。

當師生進入宮殿,乍見內部廣大無比,左右各有桌椅都非常矮小,似乎得盤坐,才能符合桌椅的高度,各桌早有許多神仙坐定,師生則由仙官引領之下落坐於最前方座位。〉

仙官:菩薩請稍待!小神先行稟報《主宰》!

菩薩:仙官先公忙要緊。

邱生:〈此時,但見仙官徐步走到中殿,步上七層階梯,在正中處有紅龍椅,皆純以黃金打造;在椅上坐著一位清秀書生一般的仙人,卻頭戴平冠,只是比《玉帝》的龍冠小一些,但能看得出是青龍,真是奇怪的搭配。〉

仙官:啟稟《主宰》!《觀音大士》已帶領陽間道場正鸞生宣筆邱生原章前來拜見《主宰》。

南天主宰:《觀音大士》已然蓮駕光臨,本座理當上前招呼才是。

〈話落,只見《南天主宰》立即起身,走下階梯來,……。〉

仙官:啟稟《主宰》!《觀音大士》及宣筆邱生原章已經引領入殿,正在殿下等候接見。

邱生:〈此時,但見《南天主宰》走到殿下之客席處。〉

南天主宰:〈此時,《南天主宰》先行稽首!〉

未知《觀音大士》聖駕光臨,未出遠迎,還望菩薩恕罪!

菩薩:《主宰》日理萬機,忙碌非常,倒是吾前來打擾,未知是否對公幹有何影響乎?

邱生:感謝《聖帝》熱情款待!學生一定會在很快的時間內,將桌上的所有茶果,都予以吃得精光,絕不辜負《聖帝》的盛情準備。

道教講輪迴嗎?

源椿 道門講化生,輪迴是不一定的,完整的魂魄才能輪迴,而且還有到草木石頭裡去的,修到鬼仙的程度可以奪舍,擁有一部分前世修行記憶,鬼仙其實就是鬼中王者,說仙有點高了。 靈異檔案員王曇 道教也有輪迴說,不過道教輪迴的基礎是因果承負理論。道教認為因果不是單純的一因一果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產生了乙...

六壬鐵板教是否屬於道教正法?道教承認嗎?

西羊 民間好幾種道士是不被道教承認的,因為沒有給錢,或是開道損了他們的 收入 利益關係,所以如此。但是不承認沒關係的,各人各家有各派的道法在。而且 道德經 說了道源於天地之間,並不是人製作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誰能悟道天地之間的執行規則,那不是悟道,悟道了那你就是乙個道家 或稱道...

道教中有魂飛魄散說法嗎?

雨後的竹筍 不知道道教有沒有這麼一說,你的根本問題是擔心過去發的那個毒誓會讓現在的你承擔魂飛魄散的後果。你過去發毒誓的時候是憤怒的,想要自暴自棄,但是你現在對未來是充滿希望的。現在的你是有執念的,不想在執念未有圓滿的結果前就魂飛魄散,因有此執念,你活著,現在的你僅活在一念之間,未來的你不知道會不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