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一天已不足24小時」?

時間 2021-05-30 02:58:22

1樓:粥粥

就是30天的假期中,前25天陪手機通宵,卻覺得「24小時有這麼快嗎?」最後五天翻出積灰的作業,寫到手抽筋,哭著說「一天要是有48小時就好了。」

2樓:鐘溪午

只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外在的「一天」的長短無論如何變化,乙個人的一生的分分秒秒都是一定的。

普遍適用的概念的內涵的變動會營造出人的主觀性假想,因為於時序上人理解和接受概念的變動都是需要一定「延時」的。

當人的心理還處於遲滯狀態,「一天已不足24小時」的概念轉變於理解上至少會有兩種出入,即乙個人的人生天數會多出一點點,於緊迫的日常上人會埋怨天長變短。

根據物理所描述的客觀現實的變動可知,人的上述兩種知覺體驗於時間的真實轉動是歧義的。為什麼人會出現這樣的偏差呢?因為人通常在理解事物時首先在確認實體對映於心的概念。

當概念過於在人心久駐,人就習慣了拿概念當作對標事物的尺度,因為某事某物通常有許許多多的概念來描摹自身,但當它自身發生了客觀變化後,人還會有一定心理慣性的使用概念為標準。

當乙個人試圖用概念來理解事實時,一定要確認「名實相符」這樣乙個大前提,如果概念的「名」和物的「實」是不相符的,就會給人編織出乙個大大的謊言。

3樓:messages

地球自轉加快,比以往的五十年還要快。目前的專業資料表示地球的自轉速率比以往都要快。

普通人可能感受不到,感受不明顯。可原子鐘精確顯示地球自轉一次所需時間目前已經低於86400秒。

原因可能是:可能與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有關。

【部分內容取自新華網】

一天 24 小時制是如何形成的?

說一下中國的時辰劃分,權作為參考。在中國古代,年的劃分,是根據星辰位置來劃分的。夜空的星辰,無論如何變化,都會經過一定的時間,回到原來的位置,再按照這個軌跡,再走一遍。這段時間,被稱作 一年 周而復始。月的劃分,是通過觀察月亮的圓缺變化。在星辰回到最初的位置之前這段時間裡,月亮有的時候,會月圓12次...

CTO 們真的是一天 24 小時都在工作嗎?

dragon 幾乎是吧。首先同意一下CTO的含義 技術總監 或總工程師 我就是列伯的技術總監,幾乎每年上班都在330天以上,或者說,幾乎每週末。要圍著時間安排schedule執行,不是在客戶方 授課現場,就是在前往的路上。有時候遇上航班晚點 車行路上出故障,還要半夜後到達,辛苦只有自知哦 要知道作技...

如果人一天連續24小時跑步,會發生什麼?

余明旭 絕大部分回答都認為會狗帶,但其實方法得當,以及確實訓練過,那麼連續跑24小時是絕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的。當然,不吃不喝連續跑是不可能的,但吃喝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停步。如果題主有興趣,可以搜尋一下24小時超馬 百英里比賽,這種連續跑24小時的很多。 虛禁止幻 會瘦,但基本都是水啦,還有能連續跑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