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乙個人,是以意識還是以肉體?

時間 2021-05-30 01:04:17

1樓:悉達多伽利略

人格跨時間同一性問題。

家人以你的樣貌、言行舉止、是否也愛他們來區分你。

公司以你的能力和行動效益區分你。

法律以DNA和腦功能記憶區分你。

自己不會去區分自己,自己只會選擇自己的不同性格,或選擇自己不同的成才之路。渴望和計畫自己成為好人、或強人、或善人、或名人、或商人企業家、學者、之類。。

如果失憶,遺產或法律追究要看具體國家法規。他人對失憶者的看法取決於當地社會文化。

2樓:Fancy

以社會關係,因為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係。

這種關係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也包括與一些陌生人的關係,最最重要的是與社會組織的關係。

失去了意識,但這個人的社會關係還在繼續;失去了肉體(例如去世),這個人的社會關係依然存在並且發展變化著,同時也在與現存者作用著(簡單的例子:他死後的遺產繼承、新任領導選舉以及他人對他的評價)。

題主設想的情境中,B是A的記憶出現問題之後產生的,二者占有同乙個肉體(表現在外的感性形式),這也就決定B的社會關係多是從A那裡繼承過來的(當然不會完全是,只要他的實踐一開始就會變化),而意識紊亂以後他通過實踐對自己社會關係的改造依然多是以A的社會關係為基礎的,這種關係同時還在作用於他並進一步將他塑造(「我是你媽媽啊,你不記得我了嗎」「啊……你是我媽媽……」),塑造的物件毫無疑問包括意識。當A的記憶恢復的時候,AB都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他的社會關係早就發生了重大變化,究竟是對誰不公平呢?

3樓:peng chen

所謂A、B完全是文字遊戲,人類的一切概念都是以體驗和感受為基礎的,而體驗和感受每個人又是不一樣的。你題目中前因後果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剩下的就是每個人自己去感受了,而這個感受對於那個人本人、他的父母、他的朋友、旁觀者等等都是不同的,為啥非要在語言層面上給大家尋找乙個統一的結論呢?就像遇到乙個水果,你非要弄清楚它是蘋果還是梨,但是你已經看過了、摸過了、吃過了,它就是那個樣子、那個味道,在文字上給它乙個定義很重要嗎,而這個定義你還沒有辦法讓大家意見統一。

代表乙個人的是肉體還是靈魂?

熟番茄太可怕了 出了意外截了肢的你還是你嗎 割了雙眼皮開了眼角墊了鼻子的你還是你嗎 胖了四十斤的你還是你嗎 夏天曬黑了的你還是你嗎 禿頭了的你還是你嗎 安了心臟起搏器的你還是你嗎 五十年後的老了的你還會是你嗎 拼圖者 對於他人來說代表你的是肉體,因為這是他人唯一能確定你是誰的方式,哪怕你變胖了,變禿...

你最羨慕的乙個人是以怎樣的姿態活著的?

謙謙公子,溫潤如玉。大概是步步前期裡面八爺的那種型別。算是廣富盛名,卻待人謙和禮讓 算是小有所成,收入不凡,但是很低調從不自傲從一而終,和自己青梅竹馬走到最後 很少生氣,很少和人有矛盾,任何事情都很優雅地提意見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投入進去很享受 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生活很有趣 聲音好聽,人長的好看 目...

我們都是以學歷的高低來詮釋乙個人的文化 知識 水平嗎?

linlin愛剪輯 這個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學歷越高說明他在某一方面有很高的認識,而不是說他的文化水平很高,他在其他方面的認識可以會很低,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中農大網路 一般來講,學歷高的人,知識面也會比較廣,而不是只涉及專業知識。當然,也不能絕對地以學歷高低來詮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