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在網上的社交行為越來越豐富,網路上的人格是否會取代線下的人格?

時間 2021-05-29 22:56:12

1樓:新翼

不被熟人看見的自己,有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自己,現實的自己總會因為害怕或者別的情緒而不敢去做什麼,網路中的自己,畢竟熟人還是比較少的。更能反應真實的自我。

2樓:梁鴻儒

網路提供了乙個擴充套件環境讓參與者探索自己人格中更多的可能性。

兩者並不是對立的,你可以想象成上班的你喝回答家中的你,現在是多了乙個網上的你。

3樓:Felania Liu

好問題!先貢獻乙個比較有趣的視角,以後有時間再寫。提出「人類社交圈的容量是平均150人」以及「是閒聊讓我們的大腦進化」的羅蘋鄧巴在「Gossip and Social Grooming」中曾說現代都市缺乏自然生成的社交關係,結果「現代的城裡人只好愈發依賴肥皂劇裡頭現成的虛構家庭來感受社會生活和社群歸屬感」。

追星也是同樣的心理補償機制。

但是正因為如此,

「一方面,冰冷的電子高速公路讓人們不再像面對面交流那樣謹言慎行。生氣時言辭更激烈,挑逗更隨意。正像我們越來越熟悉的「路怒症」那樣。

困在金屬車架裡頭,車裡的人比行人路上的路人更容易氣上心頭;切斷了面對面接觸,無法快速細讀微妙的細節線索,失去了社會交往中維繫合作和團結所需的自控。匿名的計算機互動顯然讓人們隔得更遠,約束更少。「網怒症」成了必然結果。

知道對方不能報復,唇槍舌劍越演越烈,而在車裡就不敢這樣,更不要說面對面的時候。」

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其實都還是這同乙個人,只不過由於螢幕提供了保護而導致部分行為特別激化而已。

羅蘋鄧巴,「閒聊八卦,推動人類進化的主要動力」,《第九區:社交理毛》第26頁

4樓:龍澈

網路上的人格和線下的人格都是乙個人的人格,只是人在網路上更不會隱藏自己,更容易誇大自己,而正因為有網路這個平台,人才把自己和生活中不一樣的一面展現出來,沒有這個平台人還是會選擇隱藏自己,至於會不會取代線下人格,兩種人格都是在同乙個人身上,而在現實生活中只是缺乏引出隱性人格的機制。

5樓:Mason

對待的人不同,所在的環境不同,人的表現都不同,可以把網際網路看做一種更開發的環境,環境影響人,這是毋容置疑的。網際網路會影響到現實人格,屬於正常情況。但是做人原則,價值觀,和道德底線在網際網路環境也適用,所以不用擔心。

6樓:愛喝奶茶的妹控

看看網路上的鍵盤俠和聖母們的比例再回頭看看你周圍會上網的人就知道個大概了.....(噴子不論是網上和現實都是特別多~)

現在的網路雖然很多有實名註冊,但是這並不影響鍵盤俠與聖母們發揮他們出色的本事.....也不能取代他們的現實的人格.. 因為在網路上,想說什麼可以說,想做什麼也可以做,但現實不同,你會因為怕得罪人而不會指出上司(偏自我類)的不足,也會因為自身條件問題做不了許多你想做的事....

拿起滑鼠你可以是敢於1人面對整個世界的王者,放下滑鼠你還是乙個躲不過菜公尺油鹽的人類.....

所以網路上的人格多是真實的或是情緒宣洩的,如果取代了現實的人格,那網路上的人格帶來的愉悅感和自由感就會消逝......你也將面對更多本我所帶來的交際問題......

7樓:

工作中的你跟回家後的你是不是有明顯不同?有沒有誰取代誰?

網路與現實也是一樣!實名制也允許每個人帶起面具,夾起尾巴,沒人會把最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的。

8樓:高天

小的時候經常聽到乙個詞,叫做「兩面派」。那時候這個詞是乙個貶義詞,常常用在小孩子身上,說他們在家長面前乙個樣,在老師面前另乙個樣。

後來長大了,每次想到這個詞都不禁莞爾,難道乙個人,真的應該在所有人面前言行都保持一致,才是乙個好人?在爸媽面前,在領導面前,在同事面前,在好友面前,在情人面前,在兒女面前,在知己面前,在路人面前,都是乙個樣子?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兩面派」不過是對乙個正常人的本性做的客觀描述罷了,確切的說,每個人都是「多面派」,在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人,本就應有不同的狀態。在面對戀人時保持著面對師長的尊敬,那不叫有禮叫迂腐,面對陌客時帶有面對情人的熱情,那不叫真性情,那是耍流氓。

而在這麼多形形色色不同的面相當中,又有那個是所謂真我本我?有的人認為在自己毫無顧忌的情況下的狀態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並不認同。我認為,每乙個面相,都是真正的自己,又不完全是真正的自己。

這些面相加起來,才是乙個完整的人。

無論你乙個人在家的時候多麼齷齪下流,只要你在別人面前保持禮貌尊重,就跟那些在家和你一樣,在外和在家一樣的人完全不同。不能說你們的本質都是相同的只是你在偽裝,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示出合適的自己本來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看回題目,無論是網上的我們,還是線下真實生活的我們,實際上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不能說哪乙個就更接近我們的性格。在某個狀態下我們的行為模式,更像我們自身在某個平面的投影,從中可以對我們的真實性格略窺一二,卻總看不齊全,畢竟少了個維度。

網路世界和線下的真實生活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網路的世界裡,作惡的代價很小。你去黑人家,罵人家,嘲諷人家,都不會帶來什麼實際的後果。也正是網路的特性,把人身上「惡」的那個部分放大了。

可是看著乙個人網上作惡,就說他本性如此,卻又少了幾分基礎。

因為網路世界還有乙個特點,就是你只能看到乙個人的一小部分。你在網上看到的人,大多都是他分享給你的願意給你看的部分;或是他不小心洩露的只言片語。而無論是善還是惡,又都是多少經過了「匿名制」的放大而展現的。

我們通過這已經被放大的小小細節,去反推理這個人的全貌,從邏輯上看,怎麼都不大行得通。

實際上,在我看來,網路也不過和師長、同學、父母、兒女一樣,是我們真實自我的乙個低維的投影,或是說一部分。任何人都無法通過網路的行為反推出乙個人的全貌,我們也很難說由於網路使用的多,網路行為就更接近我們本身的性格,網路人格更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人格。

然而,恍惚間,剎那時,我們習慣的那一面人格卻真真地會影響另一面。就像我們放學後會下意識地叫陌生人同學,或是假期時管年長的人叫老師,再或是和幾個狐朋狗友出去花天酒地後回家時不經意的放肆。而當我們習慣了網上的肆無忌憚,口不擇言,真的到了真實生活裡,還能及時剎住車麼?

為善,是一種習慣。並不僅僅因為作惡有代價,更是因為沒有代價的作惡,也終有一天會侵蝕掉我們善的那個部分。那時的我們,就很難控制有代價的作惡了。

隨著機器的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越來越便宜,演算法的重要性會越來越低?

Rihothy 說最基礎的排序。我用當代中等配置筆記本 八代i7 8g記憶體 給一千萬個隨機數排序,冒泡演算法根本算不到盡頭,估計算到電腦壞掉都算不出來,快排估計我寫的不好,用了5秒,堆排在我極致優化後只要1.7秒 Dhealth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大資料領域或者解決複雜問題時候,必須要考慮演算法...

隨著身邊親人的年歲越來越大,就會越來越怕他們的離開,請問大家都是怎樣化解這樣的情緒?

寵我滴車天津 聚散終有時,來一場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要離開,我們掌控不了什麼時候,也無法阻止,老去死亡都無能為力,我們能做到的是問心無愧,減少遺憾,增加他們在的時候那種開心時光,那是往後餘生的珍藏,放在心裡可以陪伴自己到死的,所以,活在當下。 白開水加點糖 家庭條件好就多陪陪他們,和他們嘮嘮嗑,話一下...

現在網上對太平天國的評價越來越低了嗎,為什麼?

tt xx 首先說我個人對這些人的定性,就是一些烏合之眾。那為什麼之前有相對好的評價呢?因為歷史的迭代過程是有規律的 社會動盪到極致,有一群人出來起義,如果起義成功了,社會就能安定最少幾十年。人們是報著這個幻想來理解起義的,而參加起義的人短期內也的確能吃上飯 反正短期內有的是資源可以搶 最終,這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