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校園暴力,法律手段還是教育手段更有效?

時間 2021-05-29 22:51:08

1樓:笨笨

雙管齊下,實在沒用就直接死刑吧,這些人不僅沒用,還把有用的人給拖累了,把原本能做貢獻的人變成了廢物,他們不該死誰該死,可能我說的比較暴躁粗魯,但是這個問題真的非常嚴重,希望有關部門能慎重考慮諸如校園暴力之類的問題,不要讓他們再害人,拖累社會了

2樓:

校規和法律條文有衝突。

維護法律的秩序需要成本。

可以爭取,但是效果有限。

而且,學生是未成年人,有專門的未成年人法律。

此時監護人的態度也很重要。

不同法律條文之間也有衝突,也不是一句話能夠解決的事情。

儅發生違法事件時,未必第一時間需要法律的介入。

全世界人民都喜歡用「我很忙」以及「我們不熟」等等等這種來推卸掉各種責任,比較普適。

社會上很多人讓自己擁有更多權力的方式是去工作,等等等。而且還要借助別人的力量。

所以才會有「社會人」之說。

3樓:rko的女神

個人認為法律手段。

「解決」一詞我個人從預防和懲罰兩個角度理解。

從預防上來看,教育和法律都有作用,教育使人明辨是非可起勸導作用,法律其實也同樣且會進一步敦促教育(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只有立法才能進一步讓具備教育能力的人更關注校園暴力這個問題,避免讓自己的孩子(自己教的孩子)某天成為校園暴力的新聞人物,而非不痛不癢地圍觀。

從懲罰上來看,教育對已經發生的校園暴力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換言之,能靠教育喚醒的人基本也不會去暴力別人,而立法則可以給到施暴者真正的教訓,讓其知道校園暴力不是耍酷耍帥欺壓弱小的驕傲行為,而是整個社會抵制的不光彩行為。同時,從受害者角度來說,他不必唯唯諾諾在被欺凌後還考慮要不要告訴老師,老師會不會給自己主持公道,老師的教育能有用嗎或被那些欺負自己的人知道了怎麼辦等無助無奈的問題。法律應該是也必須是受害者尋求撫慰的有效路徑。

最後,那些會霸凌同學的孩子要麼是法律意識淡薄,要麼是無視法律,這樣的情況,還是讓其直面法律更為有效。

4樓:

無法量化的東西,無法判斷哪個更有效。

教育手段,你能控制別人家的教育嗎? 就算是老師,老師真的有義務提供家教嗎?老師額外支出的精力和時間,有錢拿嗎? 又有多少老師具備改正另乙個人的品德的能力?

法律手段,能震懾別人,但同樣不能控制人的心。

我認為,比起籠統地說法律手段,教育手段,不如設計乙個可執行的高效解決方案——也就是乙個規範化的流程。今後凡遇到校園暴力,一概流程化處理。

至於如何設計這個流程不是容易的事情,是我個人能力之外的事情了。

5樓:不需要名字

教育手段。

既然問題是何者更有效,那麼二者並重就不是乙個答案。

法律手段是事後補救,這個是顯而易見的,利用法律的威懾來管理本就是最後一張網,這也是法律謙抑性原則的體現。

教育是事前預防,讓你從心底裡不願意去校園暴力。

這個世界最難以管理的不是行為而是念頭。

杜絕了念頭就不會有行為,杜絕了行為,念頭可能還在,等待重新開始的那一刻

6樓:andrealeung

我覺得有效可以分為兩種:

1、一種是見效快,但是作用時間不長》法律手段;

2、一種是見效慢,但是作用時間長久》教育手段。

7樓:fascinating121

寫了很多又全都刪掉了,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你越長大你就越來越發現這個世界上三觀有問題的人太多了……(這不是想說我自己的三觀有多麼正確)乙個孩子思想的基本形成來自他們所接觸的方方面面,校園暴力想要解決是非常難的,不是說打在身上的才叫校園暴力。但是法律不能說小孩子罵人,小孩子不和誰玩這就犯法了,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何算是有效的教育呢,在這樣乙個大環境下,老師,家長的三觀都良莠不齊怎麼能保證孩子的教育呢?如果基礎都到達不了如何去談行之有效呢?我的想法存在一些偏頗,但我真的不會回答這個問題,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如果真的說要有乙個方法的話,那就是盡可能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當孩子從小就在充滿愛(當然不是溺愛)的環境下生長的時候,他做的事情自然也會充滿愛。

與其說要去教育孩子,不如我們先去教育一下我們自己。

8樓:愛吃和尚的肉肉

在16歲之前用教育手段更合適,那時候的學生心智不成熟,未完全成行,教育可以有補救作用,在16歲之後,適當的用法律手段進行懲戒,能夠讓他了解社會的規則,能夠對周圍的未成年人起到指引教育作用。

9樓:希及

法律手段作為強有力的輔助,教育手段促進學生的轉變。不過後者來的緩慢,個體差異性,與教師、家庭、社會乃至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絡。

個人認為,從小構造良好的環境能有效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最近有一種說法是,每乙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有乙個「問題家庭」,也許不太嚴謹,但有一定的道理。

教育手段決不只是學校教育而已,家庭教育同樣佔據很重要的部分。精神分析學派也認為幼年期發生的事情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總結一下,在現代社會環境下,教育與法律手段都不可缺,誰都不能保證一種手段能方方面面解決問題,二者相結合更好。

10樓:UpuP

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了。個人覺得先教育預防,有些學生知錯犯錯發生了就採取法律制裁,不然犯錯者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帶給別人的傷害

11樓:沈月半胖胖胖

個人認為法律手段可能更重要,但需要輔以教育。

能有校園暴力的行為一般都發生在心智成熟的人身上,對於他們而言,一定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當前教育體制下,他們接受的教育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更有思想品德教育。在我的記憶裡,小學就會思想品德課程,到了初高中,無論從學校還是家庭,個人的性格特點和行為都已經較為成熟,所以以此為基礎,要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教好了,那麼沒有校園暴力或者說程度是遠達不到暴力的,要麼沒有教育好,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偏激行為或者達到校園暴力的範疇的行為,再通過教育已經是難以改變的了。

校園暴力通常表現為群體行為,即存在強勢群體和弱勢一方,通常情況還有旁觀者,這個時候,教師和家長的作用就極為重要,要求他們了解學生(子女)性格,但是這一點通常都會被模糊化,畢竟老師管理著乙個大群體無法面面俱到,家長又忙於工作實際和子女相處時間不多,教育所能進行的干預不多,效果不大。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也是為了預防違法行為發生而存在的準則,強大的法律威懾可以讓校園暴力止步,但是這也依存於普法。真實案例和相關法律的普及,才能使法律手段起到應有之義,從而達到預防之效。但是這裡又離不開教育了。

威懾施暴方,為受害人提供求助途徑,並通過對旁觀者的教育,讓其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行駛正確的權利履行義務,所以,當校園暴力出現時,單純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難以達到徹底遏制之效的,需要有法律的約束和真實案例的警醒才能有效控制校園暴力行為的發生。

12樓:

兩者並施最有效。

法律某種層面是有溫情的,比如未成年犯罪不坐牢,如果單方面用法律,可以非常嚴苛,就沒人敢犯罪了,但顯然不行,因為還要靠人自身進步。在嚴苛的法律下沒有學生敢打學生了,但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比較輕微的犯罪,比如言語欺負侮辱。

現在網路上都議論校園暴力,但是學校裡關於校園暴力的講解教育少之又少,大部分只是口頭的不許,沒有關於人性人生的解讀,這是乙個弊端。

13樓:付心買酒

我個人認為,沒有絕對的一方有效,只有適不適應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人吧。

有些人,因為一些原因,個人家庭環境的影響及個人性格的一些因素,用法律手段有效,但有一些人用教育手段有效。這就好比每個家庭中的孩子,只有自己知道怎麼教育他最為有效,但有時候,因為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而忽視了對自己孩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現如今,校園暴力頻發,從根源上來說,父母一方有很大責任吧,他們從小就是家裡的寶貝,不允許他人對自己有一絲不好。還有一些是因為父母缺少教育,為了家庭經濟生活,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導致他在青春期產生一些不好的處理矛盾的方式。

法律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震懾作用,一定程度上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但是中國法律對這校園方面的立法過於單一,處罰力度治標不治本,不符合實際需要。起不了多大作用,最後,如果處理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教育手段,怎麼說呢,校園暴力的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嘛,我看不是哇,如果真的是,校園暴力又怎會頻發呢。教育手段應該與時俱進,多樣化,適合現代教育的理念和興趣,找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專家進行教育,讓他們能夠從中改進。

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海涵。

14樓:TONY

教育手段為先,法律手段在後。意識決定行為,所以教育的無形作用比單純的法律手段更有效,若只用法律手段,思想意識不解決,即使很多人鋃鐺入獄,也會有人前仆後繼地犯罪

15樓:王令王令

法律手段更重要,我相信,我們從小的教育裡不包括校園暴力,既然還是發生了,法律手段或許更有效,傷害別人並不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16樓:涅槃人

這種問題從來就不是單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整個社會的氛圍的影響。當這種事情發生時,如果你去看一下當事人的家長,你就會清楚家長會有很大的因素。但是學校老師的放縱也是造成這種事情的原因。

所以需要全社會人都重視才行

17樓:明心

三方會審,定其性質。無知者,理論教育為主。頑劣者,暴力教育為主,理論教育為輔。卑劣陰暗者,法律手段為主,暴力教育為輔,兼以理論教育。

18樓:Estrella68

首先感覺這個問題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目前的法律並不能完全有效解決校園暴力,暴力程度在法律以下的可能只能用教育來解決。有的傷害程度,可能並沒有達到法律介定的傷殘鑑定標準,譬如說乙個女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扇了耳光,這個在法律上和傷害程度都達不到量刑標準,如果學校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批評教育,不知情或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師,這件事可能就過了,畢竟沒有造成大的影響。

但這個女孩子的個性正好屬於內向敏感型,這個傷害可能會延續幾年甚至幾十年,做為家長該怎麼辦?坦白的說,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可能會選擇以戰止殺,當然這個也是有度的,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也要跟孩子把道理講清楚。因為我深知對於還只能依賴父母的孩子來說,我們的保護對她(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

19樓:四十又冬

瀉藥。這是我第乙個回答emmm還是高中生回答的不好請見諒。

教育手段吧。對於這一點來說我支援人性本善這一說法。我認為不管是誰只要教育的好便不會走偏成為我們心中的壞人。

校園是乙個小型社會,越長大你就會越覺得這個地方的黑暗之處。可是有光明的地方必定會有黑暗,我們只能盡力控制卻不能完全消滅它。所以我認為只有從根源上的思想去控制。

比方說,在我們學校,確實是很多很黑暗的地方。可是你會發現其實那些人也並非一無是處的全是壞人,他們可能會進行校園暴力,無非是為了年少時的義氣風發和好朋友的鐵關係。

其實我以前也受到過校園暴力,是為了什麼呢。是我一句口無遮攔。越長大越覺得禍從口出,所以我現在一般不會亂講話也不會去附和什麼觀點。

其實我很自私,明哲保身。那段時光我也不想再提及再去回憶。我只知道後來他們就放棄了找我麻煩和整天在校門口堵我。

我也感謝那段時間我的同學我的好朋友們,一直對我說你不要怕我們放學和你一起走他們不敢來欺負你的。後來度過了回想一下也還好吧,最多就是打我兩下又有什麼呢。抱歉我是乙個有點喪的人,不咋愛惜自己。

跑題了,我說這件事的目的就是說,很多時候的校園暴力可以避過的。實在沒辦法可以找找老師求助。在學校大多老師真的是乙個很好的幫助你的物件。

而自己本身也要管好自己的嘴和言行舉止。一般正常人不會沒事找茬。但還有的就是你太優秀了他們嫉妒而已。

所以別怕啊少年少女們,你要相信,大多人會針對乙個比自己差勁的人。他們是不屑的。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SOHO 設計師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基本利益?

馬里潛 其實soho的工作方式在中國很多時候依舊被視作兼職或者是遊手好閒的無業遊民的別稱。但是作為設計師來說,如果有好的接單渠道,作為一種相對自由的工作方式,soho依舊是令人嚮往的。但是當你被甲方勒令改稿改的沒脾氣,甲方拖款拖到天荒地老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他喵的得有四海八荒之內幾萬年的壽命才能做...

種在山上的作物被偷,如何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秦很圓 首先要進行土地確權,如果不能證明土地所有權的話地上物的損失追回的可能性約等於零。土地確權之後看看有沒有上保險,如果上了找保險賠付。沒上保險想辦法聯絡農業部門和街道鄉鎮的精確扶貧部門看看能不能得到救濟。如果都不行再去報警並上報村委和鄉鎮綜治部門看看如何追回。最後積極補種將損失降到最小並且聯絡一...

高中生能否用法律手段處理學校突然降班問題?

姜泉 瀉藥,法律上是空白,至少法律還沒能力對學校的教學活動管理到絲絲入扣的程度。我初中時 大概1999年左右 學校也分過班,但只是在晚自習時分開。當時是每個班的前三十名在一起,後三十名在一起,前三十名的班晚自習仍然上課,後三十名的班自己自習。但可能是有人投訴,只搞了半個學期就停止了。當然也可能不太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