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屬於作者還是屬於 我 ?

時間 2021-05-09 09:02:55

1樓:醜色

對於作者來說是屬於自己的。他靠著自己的想象,文筆塑造的乙個個世界,人物,都是他第二人格的延續。傾注了他的心血。

對於你來說,當你把自己放進這個世界,代入這個人物,用自己的人生去判斷「書」的時候,他就屬於你。就相當於上學一樣,老師講的,你能說是屬於老師的還是你的呢??無非,懂了就是自己的,不懂那就不懂咯。

2樓:阿怪

亞瑟·叔本華《讀書與書籍》: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

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於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有許多學者就是這樣,因讀書太多而變得愚蠢。經常讀書,有一點閒空就看書,這種做法比常做手工更會使精神麻痺,因為在做手工時還可以沉湎於自己的思想中。我們知道,一條彈簧如久受外物的壓迫,會失去彈性,我們的精神也是一樣,如常受別人的思想的壓力,也會失去其彈性,又如,食物雖能滋養身體,但若吃得過多,則反而傷胃乃至全身;我們的「精神食糧」如太多,也是無益而有害的。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再塗抹的黑板一樣。讀書而不加以思考,決不會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淺薄而下生根,大抵在不久後又會淡忘喪失。

以人的身體而論,我們所吃的東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餘的東西,則因呼吸、蒸發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營養亦同。

況且被記錄在紙上的思想,不過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跡而已,我們也許能看到他所走過的路徑;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些什麼,則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

3樓:愚人上愚樓

寫作的時候是-作者。

在你最初的閱讀,接受資訊的時候,依然是-作者。

當你通過這些文字和資訊引發共鳴和思考的時候,屬於-我們自己。

當我們把這些糅合在一起的資訊二次、三次傳達給其他人的時候,這時候共同屬於我們和被接收資訊的他人。

4樓:雞湯拌可樂

當初我也曾想過這個問題,我寫的書到底是屬於我,還是屬於這個故事的主角呢?

於是在起初的一段時間裡,我都把我書中的主角當成我自己,然後還曾一度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可是當回歸現實之後,我發現,原來我並不是我書中的我,我們的之間的經歷天差地別,這才猛然想起,我是我,他是他。

後來經過思考,我發現,原來書中的他,只是我腦袋裡的嚮往而已,他只是屬於我的幻想,只屬於我的書中。

5樓:周子休

一旦我把文字寫於紙上,那些文字便不屬於我了。這是某個作家說的,但人名我忘了。

所有你知道了吧,書是屬於我的,每個人讀都是不一樣的書

6樓:Aaron

書應該是:作者-文字-讀者,三位一體的。

作者因靈感和思維而創作,生成文字,由讀者來閱讀、解讀、體驗。於是,作品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生成。

天才讀出天才,庸人讀出庸人。

有時候,我們在某個年齡,讀不懂一本書。到了年長,讀進去了,能感受了。那是因為經歷了人世的變化和年歲的增長,心靈與閱歷有了更多的積澱,才同那本書到了同乙個層級。

讀書,是在書中去尋找自己。在書中找到了與自我共鳴的東西,才會欣賞、喜愛、認同這本書。

書是屬於作者還是讀者呢?

我的答案是,書屬於:造物主(上帝)-作者-讀者。作者是中間的橋梁。

這個答案你滿意嗎?

7樓:poem

是「作者-語篇-讀者」的三方。語篇方是作者和讀者都可兼用的第三人稱視角的解釋和推理,作者寫作時是由第一人稱視角往第二人稱傾說,讀者閱讀時是由第二人稱視角往第一人稱傾聽並由第一人稱視角往第二人稱視角再創作式地重新解讀。

未來屬於我們?

夢幻逝影 這個看不到未來是指以後無法步入婚姻的殿堂?還是男方不夠優秀,無法打拼出以後共同生活所需的物質基礎?無法步入婚姻的殿堂,我建議趁早分手,及時止。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愛,既然注定無果,何必留念? 都在來的路上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感覺是對的,那就離開吧,女人的感覺很多時候還是很準的。很多時候女孩子在談...

屬於我自己的世界田壇

Miaka飛呀飛 蟹妖。最親近的人分析起來最簡單也最難。簡單是因為朝夕相處,熟知對方的一切優點和缺點,理解對方的喜怒哀樂,洞悉對方的堅強和軟弱,並知道對方性格塑造的歷程。不僅僅知道對方人前的光彩照人,更清楚對方在卸下所有偽裝之後的樣子。比如我奶奶,是乙個很護短很節儉卻很有控制欲的人,因為她自小失去母...

文化到底屬於民族還是屬於世界?

LiRceBy 高三文科生,明天綿羊二診考文綜,就用政治教材回答,順帶複習了 1.文化是世界的 聯絡觀原理四 政治必修三 文化與生活 講到,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 國家的文化共同組成,世界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即對應必修四哲學概念中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從這一角度說,世界文化相對於各民族文化而言是...